五邑祠堂调查报告

2020-03-03 14:14: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五邑祠堂调查报告

调查人:五邑祠堂课外活动小组

调查时间:2009年9月——2010年9月 调查地点:五邑地区

调查对象:五邑地区现存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祠堂。

前言:地处江门的五邑侨乡,是岭南文化一脉重要的的分支,特别是五邑地区的祠堂,也别具特色(民间俗语常有“鹤山祠堂南海庙”、“江门遍地是祠堂”等描述江门祠堂林立,风格独特的面貌)。但由于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方式的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曾经辉煌一时、包涵着众多传统文化的载体——宗祠,日渐淡忘在忙碌而又浮躁的现代人记忆中。由于人们对祠堂的漠视和不了解,五邑地区的祠堂大多处于“半荒废”的状态(除了祭祀或婚庆外,基本上很少人会想起祠堂),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很少会有人关注。

为了加深人们对祠堂的了解,特别是当今大学生群体对“祠堂”这些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借此唤起人们保护古祠堂、保护历史文物的意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我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部分五邑地区现存的,具有一定历史的古祠堂,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当地村民的采访,我们小组成员对这些祠堂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五邑地区祠堂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1、北宋初期到清朝中期:中国祠堂、宗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这几个阶段。先秦时期,宗法森严,只有天子、诸侯、贵族、士族才有建立宗庙的资格,庶民不得立宗祠。唐朝时期,由于科举制的推行、士族逐渐瓦解,官僚阶层崛起,开始允许六品以上的官员建家庙,宋时期,建家庙的限制逐渐放宽,至明清时期,庶民等人,皆可立宗祠以祭俸先祖。一时间,大宗巨贾者,宗祠庙宇林立,蔚为可观。(1)

五邑地区的先民,大多是北宋、南宋交替之际从南雄珠玑巷,随罗贵南迁定居于此的,所以五邑地区开宗立业、繁衍生息的发展历史大多是从宋朝开始的。但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期南粤地区基本上很少有祠堂的存在,多是在明嘉靖后期才出现的,五邑地区宗祠大多是在清朝时期建造的。对比我们小组走访收集的资料来看,五邑地区的古祠堂在清康熙年间建造较多,而明朝时期的较为罕见(新会钟氏祠堂),这与整个南粤地区祠堂的发展历程是吻合的。

特点:当时的五邑地区,受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影响为主,加上祠堂乃供奉、祭祀先祖之重地,是宗族的重要象征,祠堂的建造上大多“遵循古制”,祠堂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从我们小组调查取得的资料来看,五邑祠堂大多采用抬梁木构架,硬山顶、绿琉璃剪边,布局大多是三进或四进式,东西两廊贯通,院中有一天井,取四水归一之意。这些祠堂的差异之处大多体现在取材上的不同,如鹤山雅瑶的德明公祠、新会的钟氏祠堂(明朝),一般用一种叫鸭屎石的石头做为建造祠堂的石料。

第二阶段: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期: 清末民初,五邑地区的祠堂已经是星罗遍布,基本上是一村一祠或一族一祠,大大小小的祠堂数以千计,其中规模宏大、构造考究的祠堂不在少

数。例如开平的风彩堂,耗资数以万计,历时8年才完工,现为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西洋色彩的祠堂之一。(2) 特点:这一时期的祠堂,在继承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建筑的风格,且这一时期祠堂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仅是祭祀先祖、供奉先人的场所,更多的是起到育人教化的作用,“祠堂当学堂”的风气日盛。我们小组走访的7间祠堂中,民国时期基本上都做过学堂之用,至今有些祠堂的东西厢房还保留有当初教书用的黑板。这一时期祠堂的发展与五邑侨乡的发展密切相关,大多数的祠堂建造、修缮资金都有华人华侨的捐助。鸦片战争后,五邑地区的人们大量向外移民,造成了一个空前的移民潮。五邑华侨华人在海外艰苦奋斗、努力创业,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近现代文明,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西化对侨乡的冲击造成的影响非常之大,不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发生了重大改变,思想上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这从风采堂西洋化的建筑风格上可见一斑,清朝前期五邑地区的祠堂,大多是“秉承古制”,祠堂的风格上与岭南地区传统的祠堂差别不大,但清末时期,受西方先进观念影响,侨乡逐渐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把岭南文化、海洋文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这不单单可以从风采堂体现出来,开平的碉楼、骑楼更加鲜明的体现出了中西文化结合的影响。

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到*结束期间,可以说是祠堂发展史上一个灾难性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改造活动,把祠堂里的牌位推到了,“*”时期的破四旧,把祠堂里的木雕、砖雕、陶瓷、牌匾全砸了,一座祠堂就剩一个空壳的,也就是我们现今见到残破、空荡的祠堂模样,还有一部分祠堂拆了改造成粮仓(例如荷塘的勉济容公祠,据当地老人回忆,祠堂本来是四进式的,后来改为生产大队的粮仓,就把祠堂的后部拆了,现在存的祠堂只有原貌的一半不到的),有的改成了生产对或公社的办公地点(有些祠堂的墙壁上还留有当时生产队的会议记录或毛主席语录)。经历“*”这十年的动荡时期,五邑地区的祠堂能完整保存下来的极少,开平的风采堂是其中的幸运儿,基本上没受到多大的冲击,但其它祠堂就没这么幸运了,除了一部分早期是做学校或革命基地的祠堂在这场风雨中保存得较好外,绝大多数的祠堂原貌都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过后的,大部分的祠堂进入了“重修”的发展阶段,我们小组采访过的,现存较好的祠堂基本上都经过重修的,如果没有进入“重修”行列的,现在基本上是残破不堪了(例如鹤山雅瑶的植亭陆公祠,现是楼破人空,杂草丛生,一派荒芜之景)。

历经风雨之后的古祠堂、古文物,本应迎来彩虹的,但一部分古祠堂、古文物由于当地村委的忽视,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文物流失严重(例如、棠下良溪古村、植亭陆公祠等一些文物都曾遭盗),使本就残喘苟延的祠堂遭受更大的破坏。

特点:这一阶段的祠堂发展,可以说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虽历经“*”破四旧和文物流失的洗礼,但幸存下来的祠堂基本保存了原先的主体风格,对与研究当时的建筑风格、建筑水平有极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祠堂维系宗族血脉、连接海外华侨华人的根系依然在,她仍是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家园所在。我想这也是祠堂存在的意义所在。

二、五邑祠堂现状简述

五邑地区现存祠堂的数量仍非常之多,但保存完整的所剩无几,就连巴金先生曾执教的“西江乡师”所在地篁庄的欧阳氏祠堂也衰落不堪,除了太守祠经重修后,还保持原来的祭祀作用,其它祠堂基本是另作他用,有的成了民工的民房、有的成立柴房,“西江乡师”踪迹难觅。(3)

五邑祠堂现状可以分成两类的:一类是经过修缮的,基本保存了祠堂原先主体结构的风貌,修缮好的祠堂,基本上保持了其祭祀先祖、凝聚宗亲的作用,有的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出新的作用,如建成农家书屋、老人活动中心、德育基地等。另一类,就是处于“荒芜”状态的,基本上是村里没人管(有的是有心无力),政府不关注,任由自生自灭的,这一类祠堂中不乏极具历史价值的祠堂,如植亭陆公祠(准备申请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我想如果仍由这样下去,她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由于条件和能力的限制,我们小组成员没有对五邑地区的祠堂进行过大范围的普查,上述分类是基于我们小组实地走访和通过网络、电话采访等方式了解情况下做出的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目前就五邑地区祠堂的保护和开发所做的措施来看,蓬江区政府推行的“祠堂文化”试点工程是做得比较好一项祠堂保护工作。祠堂文化”试点工程,是蓬江区根据广大农村祠堂众多、基层单位文化阵地缺乏的现状,结合全区文化事业“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而积极创新的一项文化工程,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祠堂,将祠堂改建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围绕这个出发点,蓬江区政府积极开展“祠堂文化”建设活动,发动当地群众和海内外宗亲,募集资金,重新修缮了旧祠堂,使其重新焕发光彩,发挥新的作用。

蓬江区政府的这一项试点工程的效果非常明显,“祠堂文化”建设工程的推行,不但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支持,许多海外侨胞也踊跃捐款,不但解决了祠堂修缮费资金不足的问题,更促进了华侨与侨乡的密切联系。重新修缮过的祠堂,里面大多添置了一些文娱活动需要的器材、书籍等设施用品。我们小组走访的荷塘勉齐容公祠、里村施氏祠堂、外海五大祠、良溪罗氏祠堂等,都设立了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各种活动场所,这些活动场所的设立,一方面既丰富了当地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人们更加关注祠堂的保护与发展。(4) “祠堂文化”试点工程,为“祠堂”这一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如何在新时期开创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具有探究性的研究。“祠堂文化”工程的立意非常明确,就是把祠堂改建成村级的文化中心,把祠堂建设成新农村的文化中心。这一立点,充分考虑了五邑地区祠堂遍布的实际情况和祠堂在当地村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祠堂的场所,解决场地问题,另一方面,五邑地区的祠堂素有“祠堂当学堂”的传统,把祠堂改造成文化中心并不会引起村民的反感,相反,由于祠堂是敦亲睦族的场所,对人文社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把祠堂作为新农村建设文化中心,可以更好的引导农民学习新的乡风(这是五邑祠堂的一个特色,回顾五邑祠堂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五邑地区很多新的变革,大多是以祠堂作为中心引发的,例如,新式学堂的设立、革命活动组织中心等,大多都是在祠堂发起的,这和祠堂在人们心中重要的地位,密不可分)。“祠堂文化”试点工程就是把祠堂建设成为真正立足农村、村民又喜闻乐见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把新的活力注入到“祠堂”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中,让她在新的时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五邑祠堂发展的困境

蓬江区政府推行的“祠堂文化”试点工程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祠堂文化”建设的祠堂基本上得到了修复,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有的地方还成立了祠堂基金会的,专门负责管理祠堂的相关事务。这些祠堂相比那些未开发的、缺少管理的祠堂而言,保护得很好,各项活动的组织、筹办也逐渐的制度化。但这些祠堂的修缮、各项活动的开展,费用基本上是政府或当地村民筹集的,模式比较单一,且开展的活动形式单

一、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群众的需要。从我们小组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祠堂文化”试点工

程所开展的活动基本上相似,基本上按政府统一规划的配置,一些藏书、象棋、乒乓球桌、报纸,我们小组走访这些祠堂的最大感触是,除了祠堂的名字和内部的构造稍有不同外,一进去,感觉每间祠堂好像差别都不大的,这说明,我们政府在实行“祠堂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忽视了祠堂的特色!祠堂的兴衰与这个家族的兴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每个祠堂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这个就是她独有的特别之处。我们的“祠堂文化”建设常常忽视了内在深刻的东西,只关注于表象。“

祠堂文化”试点工程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在荷塘试点,但直至今日,这种模式并未推广到整个五邑地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输血式的模式,资金难题:

祠堂单体开发修缮,资金需求巨大,资金的来源单一(大多是村民募集和华侨捐赠),长期的维修、保护,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例如良溪的罗氏祠堂,单是重新制作一个牌位架,即花费18之巨,若非财力雄厚的宗族,如何支撑?)。

2、祠堂文化建设忽视“文化”的内涵,建的只是空壳,没有灵魂:

一座祠堂重新修缮好了,我们试问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海内外的五邑子孙踊跃捐款呢?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的宗族在这、他们的先祖在这片土地上,更深一层次的说,他们的根在这里!每当到了祭祀先祖的日子,这里总是汇聚了五湖四海的游子,他们回来不是仅仅参观这座建筑的,他们敬仰的是这座建筑内在的意义,是他身后古远而又神秘的传说!

3、“祠堂文化”建设缺乏“软实力”支持,传统文化缺少表演的舞台与青年一代断代,文化的传播遭遇寒流:

祠堂文化建设工程的开展体现了政府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心和行动,试点工程的立意也体现了政府前期的调研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祠堂修复好后,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知道,这导致祠堂文化活动的缺乏和单一。其次,有些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缺乏表演的舞台,大多数只能局限在祠堂内进行,这就造成了年轻一代与祠堂文化接触的隔离(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祭祀外,有几个常去祠堂的?)。而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主力是年轻人,假若我们当今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对我们传统的文化都不了解,那还何谈传承?

四、五邑祠堂的整合和整体规划发展

针对五邑祠堂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参考其它区域祠堂保护、发展的相关情况,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产业链发展的思想:古祠堂的修缮、维护支出是非常巨大的,若仅仅靠政府的补贴或村民自发募资做为资金的来源,一方面五邑祠堂众多,政府难以划拨如此之巨的资金,只能资助一部分祠堂,不利于其它祠堂保护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村民的能力有限,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祠堂文化工作的全面开展。解决资金来源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祠堂自己创造出价值,改输血为造血。五邑地区不少祠堂座落于保存良好的古村落中,这些村落本身极具历史价值,祠堂文化的开发应当结合整个古村落的开发进行。例如良溪的罗氏祠堂,把祠堂做为整个良溪古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古村、祠堂、农家乐等商业模式结合起来。在开发的过程中更好的保护、宣传古村落、古祠堂,同时也把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2、深入挖掘祠堂文化的内涵,赋予祠堂特色的侨乡文化:祠堂文化,传统意义上讲就是孔子的礼乐制度,突出的是祭祀时的所要遵循的规章和各项礼仪,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祠堂文化。五邑侨乡祠堂在吸收西洋文明时,融合本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侨乡文化,把礼乐制度所体现的宗族文化,发展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形成了爱国爱乡的“根”文

化、扶贫助困、厚德载物的“义”文化。(5)五邑祠堂不仅仅是承载家族血脉、宗族象征和宗法制度的载体,更是侨乡“根”“义”文化的体现所在,如何弘扬侨乡精神、赋予祠堂文化崭新的内涵,是我们推广祠堂文化的重中之重。

3、搭建民俗与学府交流的平台:让传统文化走进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了解、传承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让民俗表演的舞台成为大学生表演的舞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未来。政府和社会要做的,就是搭建好这个舞台。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观赏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祠堂文化(一般民间的祠堂都有些特定的民俗表演,如舞狮舞龙、折子戏、木偶戏等)引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大学生群体对这些文化的了解。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三下乡活动、或鼓励学生社团给乡村的祠堂或文化中心“送节目”,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例如,五邑地区可以以五邑大学作为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以五邑大学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学校,带动整个五邑地区的学府“送节目”巡演,而民间则以政府的组织为中心,组织特色的民间习俗表演到学校表演,创建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

注释:

1、尉迟从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21卷第4期,72~73页

2、谭金花,《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03期

3、江门日报

第6661期

B7版

4、蓬江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蓬江区关于开展祠堂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5、王克,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10卷第14期

五邑风土人情

五邑大学形势政策

五邑侨乡春节习俗

五邑大学交流心得体会

五邑大学实习工作总结

五邑大学羽毛球协会

五邑名人冯如

五邑大学票据管理办法

祠堂

祠堂

《五邑祠堂调查报告.doc》
五邑祠堂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