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2020-03-03 02:39: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在高考后走进大学校园,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本应该勤奋学习,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沾染上了逃课的恶习。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还有人声称“没逃过课的大学生活不是完整的大学生活”。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本着作为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试图寻找出问题本质原因及解决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逃课现象,笔者上网找了一些资料,以下一段的数据来自于百度文库。

据调查,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大一的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然为50.5%。而且,所逃课程的比率也有差别,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这些话是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如此严峻的逃课比例,学校,授课教授,以及学生都有各自的看法及见解。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有不少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而这种不良风气和想法都在不断的影响着其他同学的观念。笔者在做了一些调查之后,对逃课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

(1)学生方面: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于新的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性。如果没有及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加之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大学生很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督。而毕业压力小,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使学生置疑课堂教学内容的社会认可度,学生学习行为呈现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现在盲目考证、盲目考研、等方面。

同伴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群体中的压力能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从逃课的行为上看,学生或是赞同他人看法,认为逃课是正常现象,或是特定情境中选择逃课,或是长期逃课而将逃课合理化。

(2)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的个人风格,与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面临两难境地:即如何选择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课程考核标准松散。考试题基本上是考记忆力,许多逃课学生都有考前“突击思想”以应付考试。

(3)教学管理方面:

对于逃课行为的放任。虽然大多数高校的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不太能得到落实。教师常常在学期开始是验证声明旷课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或者采取点名制,但实际上也并不一定严格执行。

大学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方式,根据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提高老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学与用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二、改善大学生逃课的建议

(1)对学校来说,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安排,减少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让学生过早地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所在的专业的社会动态。同时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

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体制,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更新教学内容,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建立或改革并健全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居主导地位,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思想。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任然沿用传统的方式,虽然高校的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但是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潜意识影响仍然存在。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将应试教育的思想运用在课堂上,缺乏教学的开拓精神。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老师最为他们接受,但是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教师比例相对比较小。随着新技术地出现和学科的交叉发展,这种机制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逐步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教学意见反馈不及时,教师接受意见是否改进跟踪不到位等等。这严重阻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意识的加强和教学思想的改进。

(3)把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监控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课堂管理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激情,来深深吸引大学生,让同学们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启迪和收获。很多教师追求教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照本宣课,而忽略了课堂管理,只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的遵守,而只有灵活、有效构建的和谐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气氛,将会积极培养学生的民主心态和潜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对课堂有一个健康心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大学生活应该围绕学业,围绕课程展开。学校应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进行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操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逃课率,提高教学质量。以上就是笔者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希望可以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减少有所帮助。

大学生逃课现象(论文)

大学生逃课现象系统分析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doc》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