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声响起》录像课观摩评课稿

2020-03-03 06:04: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观摩录像课《敲门声响起》评课稿

兴义市向阳路小学 简义兴

2017年2月16日,贵州省小学语文刘波名师工作室组织学员远程观看了“全国青年教师语文观摩课最佳教学手段应用奖”获得者欧义赐执教的口语交际课《敲门声响起》,我也有幸得以观摩。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对我有一定的难度,经常抓不住本堂课的重难点,形成孩子们不敢说,不愿说,说话层面单一重复的现象,对于调动学生口语交际课上说话的积极性和兴趣也显得捉襟见肘。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特点:

1.欧老师的课独具特色

听了欧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整堂课气氛活跃,贴近生活实际,欧老师通过多次的表演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玩乐之中学到了知识。面对生活中的有人敲门该如何做这一主题,努力让学生认识到遇到不同的情况,要学会冷静思考,巧妙应付,辨别好坏,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进行口语训练,学会准确、巧妙地表述。整堂课通过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让学生能够达到清楚完整讲述故事,并在过程中自信大方地表达,展示自我,达到了教学效果。

2.整个过程清晰科学,环环相扣,层级提升,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课堂伊始,先是揭开课题,看图说话。老师出示四幅图画,亲切稳重的话音响起:“孩子们,故事就藏在四幅图画里,请认真观察一分钟。”一年级的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画,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完整表述,“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板书在便随堂而生成。接着欧老师创设了“敲门声第一次响起”的情境,在随机采访中渗透方法,让孩子们学会交际礼仪,礼貌应对。敲门声第二次响起了,乐乐该怎样做呢?在再次创设的情境中,一年级小萌娃们灵机一动,想到计策:得出个问题考考敲门的叔叔。在这样的模拟情境中,孩子们学会了简单应对,增强了保护意识,学习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当敲门声再三响起时,来的会是谁呢?是爸爸!此时此刻,欧老师马上转换角色,化身为孩子们亲切的“欧爸爸”。这次老师引导孩子们在脑海里重现情境,叫孩子复述前两次敲门声响起的情境,从中感悟道理。 课堂在“梳理故事,完整表述”中结束。孩子们把敲门声响起的故事讲给同伴听,讲给“欧爸爸”听,讲给全班同学听,回家再讲给父母听。在层层推进的情境设置中,在一次次扎实的口语训练中,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会了对待陌生人,学会了冷静思考,学会了冷静思考,学会了巧妙应对,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习得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3.情景真实,即兴表演,富有生活化。

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应用,欧老师整堂课都把应用融在每个环节中,即兴的对话与表演,既考察了孩子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又要学生学会完整清楚地表达。“王叔叔”“陌生人”“欧爸爸”这些形象都真实地体现在课堂中,仿佛我们真的体验到了乐乐在家的感觉。

4.音乐始相伴,兴趣终浓厚。

各种故事情境的出现,都伴随着不同的音乐形式,不管是开始熊大、熊二的出现,还是后面找朋友讲故事的音乐,即使是讨论交流完的归位指示都有专门的归位音乐。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不让课堂始终都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愿意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5.以奖代评的设计新颖独特,把生成的方法融进儿童喜闻乐见的奖状中。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欧老师给表现好的孩子授予“最棒小主人”和“最棒报警员”“最棒故事大王”,这些新颖的小奖状,让孩子们的成就感十足,更加享受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并得到认可的感觉。

一堂口语交际课一堂口语交际课要构思精巧、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口语训练的要求。

录像课评课稿

名师录像课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敲门声响起》录像课观摩评课稿.doc》
《敲门声响起》录像课观摩评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