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

2020-03-03 02:11: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走班制的思考与建议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它打破了以往以整个班级为单位的行政班授课形式,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新组成教学班, 进行教学。无疑走班制这一学习组织方式为因材施教, 实现个性化教育搭建了实施的平台。但是,走班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会根据自己思考的问题,做出自己相应的建议。

一、走班制对于学校管理的要求

实施走班制学习, 将会打乱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方法, 由于要受到教学资源, 比如师资、教室、仪器设备等问题的困扰, 将会使教学计划、选课管理、学生注册、成绩的录入与公布等一系列管理方法变得较为复杂,因此, 学校需要通过建设学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实施走班制学习,会使传统学校的一些管理方法失效。由于走班制学习是教室固定,老师固定,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下课迅速并且及时赶到下一上课教师,需要将课间休息的时间适当延长,比如可延长到15分钟,进而使学生能够及时改到上课地点。 实施走班制学习,学校应该规定一个统一的时间,便于学生在这个时间段,能够在事自己的行政班级进行自习;学校还应该为每个班级设定固定的操场位置,便于学生在课间进行相应到的体育锻炼,同时方便于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

二、走班制对于老师的教学要求

在实施走班制的过程中, 必备的教师素质是实施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的必要条件。

学校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而学生对于此又是略知一二,因此当学生没能够选到如意的教师,就会对当前的教师产生种种不满,这对老师是一个很严厉的考验。走班制的上课将要使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要求更加苛刻。对于此问题,我有如下一些建议:

1、教师在备课期间,可相互讨论,并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及其他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案进行相应到的修改。

2、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当前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改善学生对老师到的看法,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来面对走班制学习。

3、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解决问题,还应该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从而完善走班制的教学方法。

三、走班制的年级与课程的设定要求

由于刚入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接受的教育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学校对于年级的设定应该给予更多的思考。

1、不应采取入学就进行走班制学习,而应该安排半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并在此阶段对学生阐述走班制的概念,从而使学生对于走班制有相应的了解。

2、在此阶段,学校还应适当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要求与设立课程之间的关系,去引导学生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进而去选择自己喜欢以及职业要求的课程,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3、不应该实施全部课程走班,毕竟走班制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成绩,改善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斟酌应该让哪些课程实施走班制。

四、走班制带来的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实施走班制学习,会使学生脱离行政班级到相应的教学班进行学习, 在陌生的教学班,会使部分学生不能融入新的环境,进而影响学习,而此举也会使学生与行政班里其他同学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 同时与班班主任的联系减少,使得部分学生的归属感缺失,不知道自己到底归属于哪一个集体, 最终影响学习效率。

对于此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并及时帮助学生改变其心理想法,使学生能够正视走班制学习的人际交往问题。

2、班主任应该定期举行集体活动,并要求全员参加,这样会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也会提高行政班级的班级凝聚力。

3、相应教学班的教师,应该将课堂搞活,让学生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快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从而以更好的心态融入教学活动当中。

走班制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发展方式,我们根据实施走班制学习的学校的发展,可以看到走班制的鲜活的生命力以及无与伦比的创新力。每一所实施走班制的学校以及将要实施走班制的学校,都应该积极借鉴早期实施走班制学校的相关经验,并且根据自身学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创造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走班制学习。 参考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组织方式的新探索-------“走班制”的实施与管理韩 艳 梅 普通高中分层走班:变革与收获

于允锋

走班制

走班制

走班制

走班制教学

走班制分析

分层走班制

走班制的基本问题

体育走班制教学

分层走班制教学

走班制教师工作总结

《走班制.doc》
走班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