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党员情况调研报告

2020-03-03 18:42: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女党员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的改革发展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已成为突破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式,农村女党员群体状况如何?农村女党员的发展状况如何?农村女党员发挥作用如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妇联在培养发展女党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县妇联就全县农村女党员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村女党员现状:

1、农村女党员队伍基本情况。我县共有妇女2270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我县现有农村党支部131个,全县农村党员共有5028人,有女党员510人,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10%。全县农村女党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110人,占21.5%,35至40周岁的76人,占14.9%,50岁以上的144人,占28.2%。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79人,占15.5%,初中文化程度200人,占39%,大专文化程度62人,占12%,大学及以上43人,占8% 。

2、农村女党员发展情况。全县农村2009年—2011年共有女入党积极分子236名,占总数的18%,三年发展女党员118名。

3、农村女党员整体作用发挥情况。通过调研,由于我县各级党委重视农村妇女致富能人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女党员在农村各项事业中发挥模范作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妇女党员的风采。

一是勇挑重担,做脱贫致富领路人。几年来,各级党委大胆培养和启用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女致富能手,女能人担任农村干部,培养出一批实干型、知识型、开放型的妇女干部。托古乡宜林村委会委员、妇代会主任董显红根据本村临近草原有发展畜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带领全村妇女走养殖奶牛致富的路子,而且自己带头养殖,贷款购进奶牛,建立青贮窖和标准化的牛舍,还引进了榨奶设备,既解决了散奶无人收购的问题,又为奶牛户减轻了负担,现在全村已经形成一户带四邻,四邻带一屯,一屯带全村的新态势。在种植业上她带头推行玉米膜下滴灌新技术,自家种植20亩,在全村落实4100亩,每亩增收200元,全村仅一项就增收82万元,被群众一致称为“女能人、贴心人、好干部”。

二是带头示范,做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以实施“科技致富工程”为主题,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组织女党员带头学习高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有效提高了农村妇女特别是女党员的种养技能和市场意识,许多女党员成为发家致富的能手,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带头人。全县现有科技兴家示范基地10个,绿色兴家示范基地10个全县现已发展妇女专业合作社14家,以种养殖为主的基地20多家,在她们的带领下,基地充分发挥出了科技示范、辐射带头作用。

三是无私奉献,做扶贫济困的贴心人。以创建“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为主题,开展“争做新女性,树立新形象,巾帼助困,情暖千家,扶贫济困送春风”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激发女党员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如永乐镇永乐村全继英,现年60岁,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七年来她收养和照顾的老人有二三十人,其中有和儿女生气离家出走的,有痴呆的,有重病的被无良父母遗弃的,有孤苦无依流浪街头乞讨,有无儿无女生活不能自理的,有的一直伺候到去世为止,现在长住在她家的还有 13位孤寡老人,现健在的最高龄已经92岁了,全继英是大家公认的好人。永乐镇妇联干部大力宣传她的行为,号召全镇妇女争做好人。

二、农村女党员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她们只能掌握简单的实用技术,理解政策、自身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较弱。

二是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104个行政村中的510名女党员中,同时进两委的仅有21人,担任妇代会主任的有84名,只有一个女村委副主任。

三是培养发展工作不到位。调研发现,女党员平均党龄12年,有个别村在一年内一直未发展女党员。

三、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分析

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和效益观念越来越强。许多农村妇女不愿留在家中务农,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增加收入,使一些农村女青年在利益导向的影响下,对入党的热衷程度不高,入党的意愿减弱。

2、教育因素。农村妇女受条件所限,接受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党的先进性等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她们对党的宗旨、任务、目标不够了解,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家庭因素。当前不少农村妇女,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或只顾发展家庭生产上,参加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少,社会竞争意识不强。

4、思想因素。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的长期影响,农村中“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妇女参政是“爱出风头,不务正业”。入党积极性受到打击,多数女性政治觉悟较低,对入党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

5、组织因素。女党员发展工作未能引起农村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一些村党支部对发展女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发展女党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没有认识到发展女党员工作是为党及时输送新鲜血液的长期性工作。

四、农村女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女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形成利于培养发展农村女党员的良好工作格局。一是将发展农村女党员工作的有关政策和知识列入农村干部培训内容,提高农村干部对发展女党员工作的认识。二是组织部门制定党员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吸收妇联组织的意见,督促检查时经常与妇联组织联系沟通,一起研究培养发展女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努力形成组织部门与妇联组织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女党员发展工作的良好机制。三是在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到实处,贯穿于女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女党员,体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同时女性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 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党员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妇联组织的引导、培养,也是女性成长的重要催化剂。 因此,妇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立足职能、突出特色、把密切与妇女群众的联系作为组织发展壮大的根基,在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巾帼示范村”、“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等,帮助广大妇女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使之成为致富能手、家庭美德建设标兵,并切实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和女党员,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发展农村女党员奠定基础;同时妇联组织要挖掘树立优秀农村女党员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示范推动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识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帮助妇女打破自身思想阴影,树立政治信念,对有群众基础的妇女典型要加强教育、引导和推荐,使之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动靠近党组织,进而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农村女党员培养发展工作。

1、注重对年轻女党员的培养 。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村,女党员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年轻女党员比例较少,甚至有的村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女党员的培养力度,打破通常观念,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培养人才,使女党员队伍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调整改革及新老交替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强化女党员后备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党组织加强发展农村女党员工作,在“双学双比”女能手、科技致富女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妇女、返乡女高中生、女团员等优秀女性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她们对自身地位和价值的认识,激发她们的政治热情,使她们主动靠近党组织,从而推动农村女党员比例的提高。

女党员调研报告

农村女党员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女党员现状调研报告

发展女党员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女党员发展现状情况调研报告

武川县农村女党员状况调研

全市农村女党员状况调研提纲

女党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女党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优秀女党员事迹材料

《女党员情况调研报告.doc》
女党员情况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