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治

2020-03-03 11:04: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形势与政策

对气候变化极端气象与地球安全问题的思考

财经学院08级会计3班 王洁玲

近年以来,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异常,寒潮、干旱、酷暑和洪涝轮番上演,给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财产损失。人们不禁要问,全球气候为何大范围异常?全球气候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变化?人类在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 气候变化总体概念是指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状况。地球吸收和释放的能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尤其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大气温室气体增加,造成全球平均温度发生变化。大自然平衡一旦被打乱,就会较频繁地出现气候“扰动”和“极端事件”的频发。因此,我们对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看待。

近日,新闻报道澳大利亚的特大洪水已经造成许多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在重灾区昆士兰州,洪水目前仍在肆虐,1月10日洪峰来临,造成8人死亡,数十人失踪,受洪灾影的人数达20万人。洪水已导致40多个城镇被淹。如今,到了二月份,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的洪水仍未退去,人们被疏散到附近的村庄和临时搭设的居住场所。

看到此则新闻,我想到去年全球的许多气候问题。有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随后引发大海啸和福岛的核电站泄漏,中国全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泰国曼谷的洪水灾害,2011年冬天亚欧地区的严寒冬季还有北美加拿大出现历史平均最高气温的冬季等等。

这种种极端的现象,不由引起我们深深思索。当今,在全球范围内,高温天气变得更热,而且将更加频繁地出现。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还导致强降雨、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世界气象组织预测,随着全球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面对科学界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的之前的关系研究仍没有非常可信的定论,我们对极端气象的发生应该采取及时的补救和预防措施。极端的气象所带来的问题是复杂的,影响着当地甚至整个区域的交通运输状况,粮食储备,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增长等。同时,也会从应对救灾与防护的行动中,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素质。为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与极端气象的频繁出现,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首先,政府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也是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除此以外,我们应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

自从第四十三届联合国大会召开,通过了《为了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表明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形成了基本的共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保护全球气候。现在,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上升到了一个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居住在地球村里的一份子,作为一名即将毕业奉献社会的大学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时刻关注时事,关注身边的国家的世界的大事。面对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我们要深刻反省自身过去因为经济发展给地球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可逆破坏,同时明确将来我们应该要做的预防保护还有整治措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环境与经济还有人类和谐发展的道路。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

《形势与政治.doc》
形势与政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