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每逢佳节倍思亲2苏教版

2020-03-03 01:38: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大意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一起来读课题。(齐读课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抓住关键字眼“倍思亲”,尤其是“倍”。)

2、复习生字“忆”和“念”

(1)教师边讲解边范写,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忆”是左右结构,右边是“乙”,笔画是“横折弯钩”,写的时候“折”需要向左倾斜。“念”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今”,写的时候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能将“今”写成“令”。)

(2)学生在练习纸上练写这两个字,每个字写四遍。(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点评。)

3、读词,回顾课文大意

(1)出示第一组词串:重阳 佳节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A.指名读,读正确。

B.同学们,从这组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重阳节到了,人们非常开心,街上非常热闹。板书:热闹)

(2)出示第二组词串:异乡 异客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A.指名读,读正确 。

B.同学们,读了这串词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王维思念自己的亲人。板书:思亲) 过渡:本文是文包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借助文章的语句来理解诗意。

二、精读课文,走进作者内心

1.昨晚周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熟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下面,就请同桌两人合作,将你们找到的句子进行交流。四句诗相对应的意思分别是哪几句话?你从哪里感受到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 2.同桌互相交流学习,把有关的词句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教师巡视:同学们,你们可以用一两个简单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1)与第一句诗相对应的文字是哪句话?

出示第一小节: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A.指名读这段文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数字“15岁,两年”)

B.15岁,就比你们大一点,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少小离家,一个15岁的少年就这样一个人孤独地在异地漂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指名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引导学生理解:异乡,别的地方,这里指京城长安;异客,城市的外来者,过客;一个“独”字传神地刻画出了王维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C.出示一组填空题,引导学生想象漂泊异乡、独自在长安生活的王维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体会王维的孤独与忧伤。

生病时,王维多么想要亲人的照顾,可是只能 。 悲伤时,王维多么想要亲人的安慰,可是只能 。 高兴时,王维多么想和亲人们分享,可是只能 。 •••••

D.孤身一人、远在他乡、举目无亲,这样漂泊在外的你,心里当然会(学生接:对家乡亲人充满思念)是的,思念自己的亲人啊!(再次点出板书的“思亲”) 过渡:这思念一直都在,从未远离。这种思念在什么时候来得更加强烈? (2) 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A.今天是重阳节了,你看大街上一派热闹的景象。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重阳节长安街的句子,指名读。)

B.出示两张重阳节时长安街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 节日的长安街头真是热闹啊!人们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此时此刻的长安街是那样的热闹和繁华,王维独自一人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心里想的是(指名说) 佳节到,倍思亲。(红笔点出课题中的“倍”)

谁来给我们读读这一句话?(指名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少小离家,对家的思念在重阳之际来得更加强烈。王维不由得想到了从前: (3)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可是那高兴只能成为心底的回忆,因为(出示: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这就是——天各一方。

这省略号就像长长的一声叹息,唉——从这长长的叹息中,你们读出了什么?(学生接:孤独、悲伤、难过) 谁来再给我们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出示: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西望长安,同学们,如果你是王维的兄弟,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呢?你又想看到什么呢?) 望眼欲穿,他们的眼里可能有泪花,凝望的眼神,包含了兄弟对王维无尽的(学生接:思念) 我又何尝不思念我的兄弟们呢!

(再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总结:少小离家的那天起,王维对家乡亲人就充满着思念;重阳佳节,家家欢乐团圆的情景让他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回想以前和家乡兄弟们在一起过节的日子,这种思念越发浓厚。这真是(指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板书:更加。)

4、思亲心切的王维胸中有着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出示:思绪万千),情深至浓,无语凝噎,不禁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出示诗文),一个“忆”字道出了王维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音乐起,配乐读诗。)

(1)同学们,让我们自己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学生自读)

(2)让我们也做一回大诗人王维,走近王维,用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谁先来?(指名读)

(3)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

(4)两年,七百多个日夜,不仅仅是九九重阳节,其他的节日王维亦是如此,一边忍受客居异乡的孤独寂寞,一边眷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出示填空题:

A.当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只有王维独自一人,这真是 。

B.当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围坐庭院中吃月饼赏月时,只有王维独守一杯清茶,这真是 。

C.当 节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 ,只有王维独自一人,这真是 。

(5)时至今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了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A.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解说:走出农村来到城市的打工者,坚守在祖国边疆的钢铁战士们,客居异国的海外游子们(配乐解说)

B.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填空题”的第1小题。

C.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有没有在外地长时间工作不能回来的?此时此刻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时间斟酌这一环节的取舍。)

三、拓展延伸,积淀升华情感

1、从古至今,表达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收集,现在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收集到的诗句。教师也展示课前收集的部分诗句与同学们交流。

2、每逢佳节倍思亲,多么动情啊,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对家乡亲人无尽思念的深情吧!(音乐中朗诵全文) 四.课外作业

1、小练笔: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

2、收集、诵读王维的诗,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热闹

王维 更加思亲

孤独

三年级语文上册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word文档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与评析石榴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识字4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次教学实录 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石榴》教学实录(苏教版三年级上)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每逢佳节倍思亲2苏教版.doc》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每逢佳节倍思亲2苏教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