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2020-03-02 15:53: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濮阳县实验中学

刘星瑞

教材分析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时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大同”社会进行讨论和探究,以加深学生对孔子“大同”说的理解,并注意加强文言字词的积累,正确诵读课文。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字词积累,但理解分析能力差,在此基础上通过解释文言字词,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2、要把诵读贯穿教学过程,并结合课文分析指导学生理解背诵。 3.学生认知障碍点: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大同”社会的三个特征。即对“天下为公”的理解。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习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创新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创造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2.简介《礼记》,补充《四书》、《五经》(多媒体展示)

二、读准字音(自由朗读、个别检查)

检查预习,指导朗读。(多媒体展示)

三、读通文意(默读、自由朗读)

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补充重难点字词注释)

四、读懂内容(默读、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小组合作探究) 1. 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粘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4.由以上的理解,你认为本文的层次该如何划分? 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五、读出思想(自由朗读、试背) 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1.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2.有相似的地方?

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3.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结合历史知识你能举几个名人的事例吗?

多媒体补充洪秀全、梁启超、孙中山、林觉民。

六、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七、学以致用 1.试背诵课文。 2.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男有分,女有归。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 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心中感悟较深。总体上来说: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学生配合得也较好,课堂结构紧凑,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拟想主要落实两点:一是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疏通文意;二是把握课文结构,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为将来建设美好祖国而努力学习。文言字词学习引导得当,学生掌握知识顺利。但学生对课文结构划分与理解知识上有混淆,学生对大同社会的纲领与基本特征关系理解不清。这主要是学生对政治历史教材中社会形态部分相关知识理解不够,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备学生,做好相关知识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背诵中,引导得当,学生配合得好。 学生讨论积极,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以后教学中,我将发扬成功之处,克服不足,多了解学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