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后感

2020-03-03 04:00: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毛泽东传》读后随感

当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时,那个二十世纪在中国这个硝烟弥漫、枪炮声不断的战场上;在中国这片浸溺着疯狂掠夺、反抗的鲜血的土地上不断磨练,不断成长的伟大人物——毛泽东。于是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毛泽东,是怎样的伟人拯救了旧中国。毛泽东,这位有着中国人民再熟悉不过的名字的人物,他的人生,对于我们这些未受过战火洗礼的人来说,就像神话,那么的变幻莫测,那么的神奇遥远。怀着对毛泽东的敬仰,对其一生经历、丰功伟绩的好奇,我翻开了《毛泽东传》,去触碰这位世纪伟人,去感受这位伟人一生的历程。

于是,觉得那个遥不可及的圣人终究也是一个凡人,是他所置身的时代、特殊的阅历和自身的英勇忠诚造就了他。和所有人一样,他的人生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同的是他所走的是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一条充满艰辛坎坷的救国之路。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更喜欢看掌权后的毛泽东如何熟练地应用中国古代哲学、军事,巧妙地融合马列主义的政治谋略;在中国生死存亡之际,如何准确而清晰的指示出中国革命的方向,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中国,振奋人心。看着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将士一次次的出生入死,我们也似乎经历着那样的时代,战火硝烟、烈士鲜血,经历着战争低迷期的痛苦,又感受着战役胜利的希冀和喜悦。于我而言,似乎更加喜欢看年幼时代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沿着他的成长轨迹,去体验当毛泽东还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是遭受了什么挫折,怎样去应对内心的困惑和迷惘,又是怎样不断探索发展从而一点一滴改变的;看毛泽东怎样和其家庭社会进行斗争并最终超越了一个农民所无法超越的层次的。

毛泽东诞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他所在的家庭是一个比较宽裕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擅长精打细算以及积累财富,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吝啬、刻薄和脾气极暴躁的人。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这辈子第一个斗争的资本家就是他爸爸。毛泽东的父亲由于在和别人的诉讼中获败,所以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像自己一样是个文盲,但是毛泽东和私塾老师总是搞不好关系,因为毛泽东憎恶儒家文化,不愿看那些个经书,总是偷偷看水浒,三国等小说。其实毛泽东骨子里就有着一股反抗精神,不愿什么事都循规蹈矩。而毛泽东的父亲却只是希望儿子粗略认得几个字能写会算帐就行了,把毛泽东培养成一个种田养猪能手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是他父亲的目标。

但是毛泽东天生酷爱读书的习性,内在的反抗精神使得他并没有就此向父亲妥协。从一次对父亲的反抗中,他意识到,如果不反抗,那么你的敌人就会越加猖狂,愈加欺负你,而反抗,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对方自此也不敢小瞧了你,也会对你客气些。这样的遭遇使得毛泽东的反抗斗争精神付诸实践,在经过一番激烈家庭斗争后,毛泽东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去城里读书的资格,最终走上了求学之路。

但是毛泽东在城里读书也并非事事顺利圆满。毛泽东天生就是一个叛逆者,同学们瞧不起这个个子高高、从农村来的家伙,毛泽东高傲的自尊也使得他在学校里极其孤立,当时只有两个同学是他的朋友。毛泽东坚持认为三国演义里面描写的就是历史,并为此和同学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和高年级同学打了架。毛泽东换了很多学校读书,但是多数都是中途而废的。毛泽东曾经想学经济学或者法律学,他写信告诉爸爸说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个好的商人或者律师,但那其实只是为了让他的爸爸给他寄来生活费而找的借口。

毛泽东在学习过程中偏科非常现象非常严重,喜欢的课程都是100分,甚至有一次国文课得了100+5分,而不喜欢的课程都是零分或者接近零分。毛泽东的美术考试就是画个圆圈,再下面写两个字-鸡蛋,或者画个大圆圈下面画几道波浪线写道:半壁见海日。

自尊自强的毛泽东费心和自己的父亲周旋,以期得到父亲物质上的资助来完成学业,但是他的内心其实是恨着父亲的,恨父亲的欺压和不讲理。毛泽东的个性非常鲜明,对于自己

认为是对的,他会毫不动摇地坚定自己的立场, 捍卫自己的尊严;毛泽东对待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事物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他没有逼着自己去接受不感兴趣的,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不断提升,不断完善。

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抗争去争取自己所要的,而不是像别人一样,通常会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毛泽东的敢作敢为,毛泽东的率性和坚毅奠定了他后来不断革命的基础。毛泽东的前半生中那股为了理想、目标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又让多少人折服。

毛泽东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奋斗、追求、思索、斗争、挫折、坚持、艰辛、胜利、失败、阴霾和辉煌等等。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到革命家,从农民领袖到军事天才,从“占山为王”到席卷神州、执掌国柄直至步上“神坛”、又“堕入凡尘”……

读完毛泽东的一生,我感悟颇多。毛泽东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人要有骨气。骨气,这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精神品质。人有了骨气,才不会任人欺侮,任人宰割,被别人看成是一个永远无法抬起头来的可怜虫。毛 泽东的一生,就是挺起脊梁、不断战斗的一生,是永不向强权和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在他的领导下,1949年中国人终于“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挺起了脊梁,尊严地立于大国之林,永远告别了屈辱挨打的时代。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艰辛的。中国的革命道路如此之艰辛,但是毛泽东仍然坚定不移,屹立不倒。虽然前进途中多有碰壁,几度黑暗,但是不断地探究、思考、实践,终于使得中国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毛泽东代表的是正义和社会的良知,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愤怒的吼声 ,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

此外,毛泽东的勇气也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他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勇气成就了中国革命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 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照抄照搬, 一切都要靠自己敢于创造, 敢于试验, 敢于实践,敢于牺牲。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 三大决战, 五次对外决战。每一次决战, 都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飞跃, 也都是毛泽东勇气的体现。

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和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作为一代伟人,他的一生不仅改变了整个中国,而且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超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党魂、军魂、民族之魂。

但是,毛泽东是一个矛盾体。他是一个革命者,破坏者,是产生在大混乱时期中国的产物,他的军事思想和革命思想都是其他革命者无法抵达的高度。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也是全人类认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不是一个好的建设者,从他晚年的败绩就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他把他诗人般浪漫的气质带到了国家建设中,认为步子应该放大一点,不认同同事们稳健的步伐,循序渐进的观点。作为打下江山的功臣,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核心,他没有任何妥协,不做任何妥协,导致中国共产党产生了裂痕。他以为他找到了应付世界共产主义的危机,但实际上他却在共产党前进的道路上分裂了中国共产党。

他是一个人,一个伟人,他不是神,他并不完美,但他是人中俊杰,是一般人都无法企及的人。我认为他的一生整体上还是伟大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的成功,他的失败,都是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中国的历史成就了毛泽东,中国的历史离不开毛泽东。不管后来者怎样评价毛泽东,但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位伟大的巨人,他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doc》
毛泽东传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