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2020-03-01 17:38: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七年级下复习教案(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重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6课 黄河颂 新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 澎湃pã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 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P.43 注释 ①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 2.“望”字统领全诗

第7课 最后一课 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ï步 赚zhuàn钱 哽gěng住 祈qí祷dǎo 气氛fē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

1 普法战争。

P47 注释① 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 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第8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崎qí岖qū 阻抑yì 一泻xiâ万里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

(2)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作者是李大钊,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P56注释①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1.比喻说理 (P57 练习二) 2.“趣味”:勇往直前的精神(P57 3-4段);“雄健的精神”:民族精神 3.标题:因果关系,不能调换位置

第9课 土地的誓言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chì痛 嗥háo鸣 谰lán语 镐gǎo头 污秽huì 默契qì 2.解释下列词语。

(1)炽痛:热烈而深切。(2)标直:笔直。(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5)污秽:肮脏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P59 注释①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字词积累:P59 注释②,P60注释②—⑤

1.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P61) 2.修辞:排比、反复

2 3.贬词褒用: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P59)“泛滥”表达激愤狂放的心情不可遏抑。

4.人称变换:由第一段的“她”变成第二段的“你”,表达情感的变化;将“土地”比作“母亲”,更加亲切。

第10课 木兰诗 乐府民歌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ù 可kâ汗hán 鞍鞯jiān 辔pâi头 溅jiān溅 啾jiū啾 柝tuî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木兰还乡”一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词语解释:P64 注释

1、

3、5;P65 注释

3、

4、

5、

11、

13、

15、19;P67 注释

1、

6、

10、

12、

14、15 ◇通假字:“帖”通“贴”,“火”通“伙”

3 ◇修辞手法:顶针、互文、对偶、反复(P68 练习

二、三) ◇翻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P 74-75 背诵关于“黄河”诗歌

4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

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1

七年级语文下册 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概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