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2020-03-03 01:34: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飞蛾挣脱束缚的求生欲和小瓜苗在砖缝中顽强的生命力,今天我们面前变成了维也纳绿地上的千万朵小花,他们在冷雨中绽放,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去维也纳欣赏风雨中的小花了。

(板书标题)请你们大声读出这篇课文的题目: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作者的有关信息。 (展示PPT)介绍PPT上作者的信息。

师:了解了作者,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维也纳究竟发生了什么?

师:现在我们先读一读这些词汇出示词语: 乏味、泛滥、厘米、气魄、壮观、齐刷刷、傲然挺立、维也纳、寂寞、遗憾、改天换地、铺满、拔地而起、怦然一震 小老师带读,

师:现在用你们的手指,跟着老师把难写的字写一写。(板书:吕、滥、厘、刷、魄。板书完后让学生跟读两遍)非常好。最后齐读。 疏通了字词,现在谁能来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究竟发生了什么? 同桌互说,请两三个同学说,

三、默读课文,体验情感变化

师:文中的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最后一句话。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出示这句话)

师:作者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感受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和句子,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

大家都读完了吗?我们先来完成下面的填空,看看大家都找到这些变化了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试试? 课件出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失望),因为(见不到花儿);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吃惊),因为(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遗憾),因为(看不到花儿);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惊奇),因为(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震撼),因为(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说到吃惊,师要及时鼓励:你真会读书,通过读体会到了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心感受)大家一起来把这个填空读一读,想一想那些句子体现了这样的情感变化?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感受梳理了一下,变成几句简短的小诗,一起来读一读!我读前面,你用心体会作者的感受,把后面的词语读好。 只见绿地不见花——失望 见到花儿藏草下——吃惊 不见花儿冒出来——遗憾 再见花儿遍原野——惊奇 体会小花气魄时——怦然一震

生说答案,师相机板书:失望、吃惊、遗憾、惊奇、怦然一震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在黑板上写下了整个情感变化的线索,请同学们把它写在课文标题旁边。

三、精读重点,品词析句

师:现在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初到维也纳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读一读你找到的有关的句子。 生: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 师:作者为什么会失望? 生:因为大片的草地上只有绿色。 师:非常好,还有其它的句子吗? 生: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到处绿色泛滥,见不到花儿。 师:在作者的眼里维也纳是什么颜色的?生答:绿色的。 师:绿色,而且到处都是绿色,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 生:泛滥。

师:你真会读书。这里的泛滥是指到处是绿色,让人感觉绿色实在太多了。看着眼前泛滥的绿色,难怪作者说: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失望的感觉。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最初的感受。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便发现作者的心情和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看着板书说)我不禁要问,难道小小的花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吗?请同学们将目光锁定课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分别看到了两个什么样画面?

生:我看到了草下藏花和草下冒花的两个画面。

作者在哪句话描写了这样的画面?你可以找出来读一读吗? 出示: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师: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花的颜色很多很美 师:哦,我们可以说是五彩缤纷 生2:各种形状

师:我们可以说千姿百态 生:花很多很密 师:我们可以说数不胜数

出示句子:我拨开草一看,青草底下藏着满满一层小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数不胜数! 师:请大家读一读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不太好,有点板。

师:看来啊在这里这些四字词语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这就是不同的语言节奏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那么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遍,感受小花的美。(生读)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朵小花,请问,你藏在草下面做什么呢? 生:我在积蓄力量,等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生:我在享受着雨露的滋润,等待着拔地而起的那一天。

师:哦,明白了,原来你们藏在草下是在积蓄力量呀!那你们敢冒出来吗? 生:敢! 师:真勇敢!

师:小花们冒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来到第七段,我们先齐读一遍第七自然段。

师:几天后,那片“草下藏花”的青草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找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生: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师:哦,哪个词让你感受到草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改天换地

(教师追问:改天换地是指„„)

师引读:前几天,这片令作者失望的草地,此刻——生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师:瞧,这就是改天换地的情景。(出示课件)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句话: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这三个词语读得铿锵有力,很有精神,真好!你知道这三个词语,经常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傲然挺立”是形容高大挺拔的青松。 生:“明亮夺目”是形容明媚的春光。 生:我觉得“神气十足”形容人的精神面貌。

师:就是这样富有活力的三个词,却用在了弱不禁风的小花身上,是不是大材小用呢?

生:作者用这三个词是为了表现小花迎风冒雨的勇气!

生:这里的小花象征着生命,而这三个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强大! 生:我觉得作者不只是在写花,而是赞美生命绽放那一刻的勇气! 师:你们真是一朵朵勇气可嘉、令人敬佩的小花!

师:孩子们,从你们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朵朵傲然挺立的小花。挺起腰板读读这句话吧!(学生挺起腰板齐读:\"在冷雨中......神气十足。\" ) 师:是呀,花儿绽放的那一刻是多么的美丽!花儿绽放的那一刻又是多么需要勇气!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悟大声地称赞每一朵小花吧!

生(响亮地读):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师:孩子们,小花的气魄啊让作者心头„„ 生(齐答):怦然一震。

师:他这样写道(课件: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生(齐读):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师:小花的气魄也让刘老师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我从你们坚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小花的气魄也使你的心头怦然一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说一说)

四、走出文本,升华主旨

1.师:在我们生活中何止这片小花呀,还有什么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勇气? 生:飞蛾、瓜苗。

师: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在前面的学习中非常用心。 出示: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是花的勇气。 在绝境中奋力挣扎的,那是飞蛾的勇气。

师: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有哪些事物让你感受过勇气?你能不能也学着老师写的句子写一个呢?每人在练习本上写一句,开始! 生:(学生静心仿写) 师:谁来展示一下?

生1:在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的,那是腊梅的勇气。 生2:在石缝里顽强生长的,那是小草的勇气。 生3:在天空中傲然飞翔的,那是雄鹰的勇气。„„

3、引申到人

今天,我们要感谢冯骥才先生借小小的花儿,给我们带来这份美好的礼物——勇气!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无不彰显着生命的勇气和力量!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以前的学习和课内外阅读中,你从哪些人物身上,读到了他们与生命抗争的勇气之歌?

学生举例。(杏林子,保尔,霍金,张海迪,海伦.凯勒„„) 结语:同学们,人生不只是平坦的阳关道,当你遇到了困难与坎坷,请回忆这些闪光的名字,请在你的心头,让这朵勇气的小花(指板书)永远绽放!

五、链接原作,延伸阅读

师:同学们,《花的勇气》这篇课文选自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本文定格的,只是维也纳四月的画面,只是春天的一个画面,

三、五月间的画面同样迷人、诗意、浪漫,令人震撼,其中有个这样的画面: (课件出示) 还有,冯骥才先生在《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的最后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拥有了这三个画面,我便拥有了整个春天。

师:请同学们继续上网搜集冯骥才先生所写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去细细品味带着温度的词语,慢慢欣赏带着生命思考的画面,相信拥有了这三个画面,你们也便拥有了整个春天!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doc》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