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港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总结

2020-03-03 01:51: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圣港社区 “四星级”民主法制社区创建总结

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是广大居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公益失业的生动实践,是基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现实体现。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是加快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依法维护、发展和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措施,是维护社区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障。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更好地保障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当家作主,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推动依法治理社区工作的落实,依据《嵊泗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在全体社区干部的努力与广大党员、群众的配合下,圣港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为了使本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社区干部为组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例会,明确了工作小组的职责与任务,对各成员的工作作了明确的分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精心的组织、指导与协调,保证了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不只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干部的事,更事广大居民群众的事,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因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居民小组长、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会以及居民代表会议,并通过宣传橱窗、固定标语、各种文化活动等,多途径、多渠道把建设精神文明带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去,使得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真正深入民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建设氛围,社区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本社区的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

二、深入学习,明确任务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成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嵊泗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进行深入学习与讨论。通过学习,使得大家从新的高度来认识“民主法治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与工作任务,明确了“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基层先锋工作建设为抓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依法治国方略,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民主制度,加强法治,理顺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按章办事、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及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通过学习与讨论,确定了圣港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三、寻找差距,完善发展

发现不足,分析原因,正确面对,才能完善与发展。对照“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基本标准,回顾圣港社区几年来的工作,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召集下,通过社区两委会会议、居民小组长座谈会、老干部老党员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在大家畅所欲言下,客观地分析了

1 各项工作的凸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在坚持“标本兼治、治建并举”的方针下,通过“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圣港社区的民主法治化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的党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并能有效发挥其功能与作用。 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与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小组、治保与调解委员会以及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组织健全,并分别有其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制度。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居民委员会依法开展居民自治工作,各组织都能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工作协调,廉洁奉公,热心为居民服务。社区级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发挥较好。圣港社区被评为县、市两级综合治理先进社区、文明社区等众多荣誉。

(二)“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健全规范,并认真落到实处。

1、民主选举制度健全,选举程序完善。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依法通过居民选举大会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通过推选产生居民小组长。选举充分反映广大居民的意愿,把那些坚持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公道正派、勤劳实干、热心为居民服务的人选进社区组织,实践也证明,本届班子成员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

2、居委会各项制度健全。

3、完善了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好居民代表的作用。依法民主选举产生了40名能参政议政、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有一定群众威信的居民代表,参与到民主管理公共事务中去。由居委会召集,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居民代表会议,审议居委会工作报告,决定居委会重大事项。居民代表会议民主气氛浓厚,代表们参政议政能力较强,能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去,居民代表与居民代表会议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4、完善民主议事程序,居民会议上充分发扬民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群言堂,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民主议事气氛相当浓厚,提高了议事效率,同时各相关人员能把联席会议形成的决定及时付诸实施。

5、推行了社区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扬民主,让广大居民当家作主,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

6、健全了居务公开制度。通过居务公开栏,定期、及时向居民进行居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一般每季度公开一次,重大事项随时公开。

(三)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得到加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圣港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的效能进一步提高,受到镇党委的充分肯定。制订了党员评议制度、社区干部述职评议制度、社区干部学习制度及考勤与值班制度和行政操作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小组长的文化素质、依法办事意识与依章办事能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四)依法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居民的法律素质与维权意识得到提高。 通过法律进社区活动使居民法律意识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通过妇代会、工会、工商维权员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居民法律服务,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居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与素质得到了提高。

(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区政治社会稳定。组建了义务巡逻队,被居民誉为“守护神”。

1、法制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广播、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中央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居民知法、懂法、守法,近几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也无群体上访事件的行为,无失学儿童及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

2、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调解委员会人员配备到位,由5位社区干部组成,有健全的工作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妥善处理民间纠纷,目前尚无因民间纠纷激化而转化为

2 刑事案件,做到一般民间纠纷不出社区。

3、归正帮教工作富有成效。在片区民警的指导下,加强与归正帮教人员的联系,不定期与归正帮教人员谈话,了解其生活、思想状况,防止重新犯罪。近几年来无归正人员重新犯罪记录。

4、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民心。居民消防安全意识、防火意识增强。发挥好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的作用,无重大消防事件发生。

5、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与出租房管理。以外来人口及出租房登记造册,并经常进行走访,随时把握外来人口的生活生产状况,在保护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法律与政策教育,外来人口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犯罪行为发生。

(六)社会公益失业不断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干群关系融洽,政令畅通。为密切居委会与居民的联系,使居委会能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建立了“菜单式服务网格居民”联系制度,专门负责为民办事,同时还专门设计了一张“网格常规服务团队服务卡”,发放到每家每户,方便群众办事。通过居民联系卡制度,方便了居民解决矛盾纠纷和生活琐事,加强了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社区干部通过不断地学习与自我教育,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得到增强,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

2、基础建设坚强,社区风貌显著改变。居民小区道路硬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社区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同时,加强文明社区建设与五好文明家庭争创活动,推行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与赌博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广大居民在物质文明得到发展的同时,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也一样得到协调发展。

以上是我们圣港社区在“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中的一些工作与成效,但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依托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依法建制,尊重居民的民主权利和首创精神;必须持有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对待它,要杜绝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全面发展,注重居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结合,努力将民主法治精神贯彻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

中共洋山镇圣港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

洋山镇圣港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9年12月18日

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实施总结

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总结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社区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计划(推荐)

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材料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汇报材料

《圣港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总结.doc》
圣港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