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论据

2020-03-03 13:27: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点

勇气是人面对危难时的胆识。

要有勇有谋,否则就是蛮干。

勇敢不是做盲目的牺牲。

勇敢使人渡过难关。

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需要具有勇敢的精神。

勇敢产生在不断的斗争中。

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与否,有时只在于勇气。

要敢于向命运挑战。

勇气要与毅力相结合。

名言

勇气,是金钱买不到的。——拿破仑

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没有比害怕更值得害怕的了。——培根

命运的女神帮助的是勇敢的人。——维吉尔

临危不惧,勇也。——骆宾王

勇气是压力下的美德。——海明威

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特质也就具备了。

——丘吉尔

幸运喜欢照顾有勇气的人。——达尔文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伽利略

懦夫未死之前,已死过数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莎士比亚

有了勇气便能粉碎厄运。——塞万提斯

太胆小是懦弱,太胆大是鲁莽,勇敢是适得其中。——塞万提斯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布鲁诺

出于虚荣心、好奇心,或者贪心去冒生命危险的人,不是勇敢的人。——托尔斯泰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欧阳修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一个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歌德

勇气是与深思和决断为伍的。——俞吾金

典型论据

自救少年

——危难时刻,勇气救命

18 岁的约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国高中生。 1992 年的一天,他独自在父亲的农场干活,不慎滑倒,衣袖绞在机器里,两只手臂被绞断。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 400 米,用牙齿打开门闩,爬到电话机旁,但是无法拨号。他就用嘴咬住钢笔一下一下地拨。终于拨通了表兄的电话,表兄马上通知了有关部门,使他获救。医院为他进行了断肢再植。一位学者认为,除了汤姆森的勇气和忍耐力外,他还有一种独立精神。他一个人干活,出了事顽强自救。为了不让血流走,他把断臂放在浴盆里。他被抬上担架时,还冷静地告诉医生:“不要忘了把我的手带上 ! ”所以他是好样的。汤姆森已成了美国青少年心目中的楷模。

勇敢地写,勇敢的扔

——推翻自己也是一种勇气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有一天去周口店看猿人遗址。在上山的路上,有位陪同参观的同志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把您写东西的窍门传授给我们吧 ! ”这时大家见老舍故意板起脸来,幽默地说:“要勇敢地写出来,不成功,就勇敢地扔掉。完啦 ! ”

“我等着挨第三枪”

——革命需要勇气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妄图夺取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发动内战,残酷镇压知识分子的进步活动, 1946 年 7 月,他们先后暗杀了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著名人士李公朴和闻一多。陶行知毫不畏惧,他继续积极投身到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运动中去。有位好心的人告诉他,他的名字已经列在国民党特务机关暗杀名单上,是“第三位”要暗杀的对象。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替陶行知担心,劝他小心行事,提防“无声手枪”。陶行知却毫不在乎,他沉着地说:“我等着挨第三枪。”

华罗庚敢于反抗权威

——勇于向权威挑战

1930 年的一天,年轻的华罗庚,没有上过大学,看到一篇数学论文,作者是当时的权威人士、大学教授、数学家——苏家驹。华罗庚反复读了几遍,觉得有问题。他就迅速拿起笔来,经过缜密的推理和运算,竟得到了同苏教授的论文完全相反的结论。经过反复验算,他最后认定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发表了论文,在数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华罗庚十分可贵的地方,是他在权威面前,不但不迷信权威,而且勇于向权威挑战。

鲁迅悼亡友

——伟大的大无畏精神

蒋介石于 1933 年 6 月,指使特务在上海公然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杀害了。鲁迅和其他民权保障同盟的主要成员宋庆龄、蔡元培都收到了特务的恐吓信,在黑名单上也有鲁迅的名字。

鲁迅置生死于度外,毅然前去参加杨杏佛的葬礼,并且破例出门不带钥匙,表示有去无回。他说:“怕什么,杀死一个杨杏佛,会有更多的杨杏佛;杀死一个鲁迅,会有更多的鲁迅……”

鲁迅的出现使特务惊慌失措。他身上透出一股无形的力量,尤其是那双锐利的眼睛似乎能够看透五脏六腑。特务们慑于鲁迅在国内外的崇高威望,没敢下手。送殓回来,鲁迅挥笔写下《悼杨铨》一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英勇杀敌的戚继光

——勇猛之军所向披靡

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初到浙江抗倭前线的时候,发现当地的官军畏敌如虎,见倭寇冲过来,吓得转身就跑。这样的军队怎能打胜仗呢 ? 在一次遭遇战中,士兵又要逃跑,戚继光大喝一声,跳上一块大石头,面对成群的敌人连发三箭 , 射中敌酋,然后命令士兵随自己冲杀。士兵见主将如此英勇,也壮了胆,呐喊着反扑上去。这一回吓跑的是倭寇了。同一支军队,为什么前后表现如此不同 ? 显然就在有勇和无勇上。

在刑场上献花的姑娘

——勇于为真理献身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56 年起担任《现代人》杂志主编工作。当时,俄国国内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大学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沙皇政府进而对社会上的革命团体和革命者实行直接镇压。 1862 年,《现代人》杂志被勒令停刊,作为该杂志主编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捕了。在狱中,车尔尼雪夫斯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由于缺乏证据,沙皇政府没法对他定罪,然而又不甘心释放他,竟伪造证据,进行诬陷。这天,他们把车尔尼雪夫斯基绑在彼得堡梅特宁广场中央的柱子上,对他进行所谓的“宣判”,然后发配矿场服苦役。突然,一位姑娘走近台边,向刑柱投来一束鲜花。这位勇敢的姑娘立即被捕了。然而,她的行动鼓舞了在场的人,紧接着又有好几束鲜花落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身旁,且四周都响起了一片高呼:“再见 ! 再见 ! ”

这位勇敢的姑娘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勇敢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一个有名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这位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 84 天,终于制服了一条比他的船大几倍的马林鱼。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用鱼叉、船桨等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到达岸边时,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却是精神上的强者,他留下一句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 ”

在生活中,海明威自己也是一个有着无穷勇气的“硬汉子”。他尝试着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闯荡过,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在创作上他曾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司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他下定决心,奋力拼搏,失败了就再来,终于在 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绑在桅杆上的画家

——要勇于为事业做出牺牲

19 世纪时英国海洋风景画大师特纳出生于理发师之家,他曾当过建筑小工,靠刻苦自学成名。特纳对大自然,尤其是对海洋的观察认真执著,至死不辍。他 67 岁时,为了观察

暴风雪中恶浪冲击船舷的情景,居然坚持让水手将自己绑在高高的桅杆上,冒着生命危险颠簸 4 个多小时,完成了名画《暴风雪》。

孔子论述“勇”的含义

——真正的勇是仁者之勇

孔子把勇作为高尚完美的君子所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之一。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 ( 智 ) 者不惑,勇者不惧。” ( 《论语·宪问》 ) 在他看来,智、仁、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有仁德之人是乐观通达而没有忧虑的,聪明而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迷惑的,勇敢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二者之中,仁是核心,知 ( 智 ) 是知仁,勇是行仁,因此,“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论语·宪问》 ) 。因为真正的勇敢是从仁义之心产生出来的。因此,有仁义之心的人肯定勇敢,而仅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勇是仁者之勇,是智者之勇,而绝非匹夫之勇。

荀子对“勇”的分析

——上勇、中勇和下勇

对勇进行更为细致分析的是战国时儒家另一位著名学者荀子。他首先提出了“上勇”、“中勇”、“下勇”三个概念,并具体分析说:上勇、中勇、下勇,是三个层次不同的“勇”。天下

有正道,有治理社会的准则,为了捍卫这种原则,敢于挺身而出;先王有治世之道,敢于按先王的意旨而去实行;对上不因循于乱世之君,对下不随从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之分;仁之所亡,无富贵之别;天下人了解他,便与天下人同苦乐;天下人不了解他,则岿然独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这样的人,就是上勇。这样的上勇,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智、仁、勇的统一。

礼貌恭顺,心意谦逊,重视信誉而轻视货财,对于贤人敢于把他推举上去重用,对于不肖之人,敢于把他撤下来去其职,这样的人,就是中勇。

轻视人身而重视货财,安于在祸乱之世生活,只是个人想方设法解脱祸患,而不管他人死活,也不管是非和对不对的实际情况,只是希望取胜别人,这样的人,就是下勇。

为正义捐躯的新闻工作者

——为正义,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是我国三位驻南联盟记者,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的日子里,他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亲临现场,采写了大量的报道,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科索沃危机的最新动态和事实真相,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个主权国家狂轰滥炸的暴行,赞颂了南联盟人民为维护国家尊严英勇不屈的精神。

1999 年 5 月 8 日,三位新闻工作者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时,献出了生命。他们是为世界伸张正义而捐躯的,赢得了世界上所有善良人们的尊敬。我国政府追认他们为烈士。

高中议论文论据(材料)

高中议论文论据集锦

高中作文议论文论据

高中议论文事实论据

最新高中作文议论文论据

高中议论文道理事例论据

议论文论据

议论文论据

议论文论据

议论文论据

《高中议论文论据.doc》
高中议论文论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