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法学概论专科

2020-03-02 18:10: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道试题,共 26 分。每题2分,共26分)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非认可的

B.法是由国家认可的、而非制定的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

A. B. C. D. 2.

法是调整(

)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

D.自然关系之间

A. B. C. D. 3.

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以(

)为内容的。

A.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

B.权利和义务 C.国家强制力

D.法律条文

A. B. C. D. 4.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

A.行政法规

B.特别行政区的法

C.经国家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

D.共产党的政策

A. B. C. D. 5.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

)。

A.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C.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D.法律关系三要素

A. B. C. D. 6.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14周岁B.16周岁

C.18周岁D.20周岁

A. B. C. D. 7.

在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

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

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A. B. C. D. 8.

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 A.平等

B.人身自由 C.人格尊严

D.劳动

A. B. C. D. 9.

按照是否具备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

)。 A.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C.应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D.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

A. B. C. D. 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某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得税 B.某县地税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订购办公用品 C.某县工商局给个体工商户李某颁发营业执照 D.某县工商局依法吊销个体户李某的营业执照

A. B. C. D. 11.

按照部门法的划分原则及其调整的社会关系,以下哪部法律属于民法?()

A.《国籍法》B.《食品卫生法》

C.《合同法》D.《民事诉讼法》

A. B. C. D. 12.

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恶意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是民法(

)原则的体现。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A. B. C. D. 13.

依照我国民法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每题4分,共36分)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非认可的 B.法是由国家认可的、而非制定的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

A. B. C. D.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得分:4 2.

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权利义务

B.主体 C.客体

D.内容

A. B. C. D.正确答案:BCD 满分:4 得分:4 3.

通常,我们把法系分为(

)。

A.大陆法系

B.罗马法系 C.判例法系

D.英美法系

A. B. C. D.正确答案:AD 满分:4 得分:4 4.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法治原则

D.权力制约原则

A. B. C. D.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得分:4 5.

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

A.宗教信仰自由

B.结社自由

C.言论、出版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A. B. C. D.正确答案:BCD 满分:4 得分:4 6.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 B. C. D.正确答案:CD 满分:4 得分:4 7.

在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权力是(

线

题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

D.独立的终审权 A. B. C. D.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得分:4 8.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

)。 A.公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B.执法机关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C.公民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完全相同 D.公民应平等第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A. B. C. D.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得分:4 9.

自然人可以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

A.名称权

B.名誉权 C.著作权

D.姓名权

A. B. C. D.正确答案:BCD 满分:4 得分:4

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道试题,共 26 分。每题2分,共26分)

1.

王某今年17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王某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 B. C. D. 2.

张某于2004年5月离家到某地进货,从此杳无音讯。张妻多番查找,均无结果。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张妻可以在张某下落不明满(

)年后,有权向法院提出宣告张某死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A. B. C. D. 3.

关于法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法人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

B.法人是指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正职负责人

C.法人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自然人

D.一般而言,法人就是指国营单位,而不包括非国有企业

A. B. C. D. 4.

法人的有形载体是(

)。 A.名称

B.组织机构

C.章程

D.财产

A. B. C. D. 5.

收养行为属于(

)。

A.诺成性民事行为

B.财产民事行为 C.双务民事行为

D.从民事行为

A. B. C. D. 6.

王某的单位今年又盖了一批新房,王某估计自己可以分到一套三居室,于是先按房屋面积自行购买了一些价值不菲的纯毛地毯,准备将来搬进新居时铺上。但结果王某未能分到房子。那么王某购买地毯的行为(

)。

A.是无效行为。因为王某的行为动机有问题,其意思表示是不真实的 B.是可撤销的行为。因为王某对于购买地毯的目的存在重大误解 C是有效行为。因为在法律上,该行为虽有误解但不是重大的

D.是有效行为。因为在法律上,对行为动机的误解不能构成重大误解,所以该行为是有效的

A. B. C. D. 7.

假设你的同事未经你同意,以你的名义向商店订购了一台你正急需的跑步健身器。某日,商店送货上门,并要求你支付货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你同事的这一行为未经你的授权,是无权代理,所以这个订购行为当然无效 B.因为该健身器正是你急需的,你的同事是在好心帮你,所以,当然是有效的 C.这一行为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你的追认或拒绝

D.如果你对此一直未予以明确表态,则意味着你表示追认和接受

A. B. C. D. 8.

某乙现年25岁,工厂工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可根据(

)的规定,请他父亲以他(乙)的名义买一幅名画。

A 委托代理

B 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

D.复代理

A. B. C. D. 9.

丙有电视机要卖,乙自作主张向丙声称:“我要,我可以代甲赊销。”丙不放心,托人将这事告诉了甲,但甲一直未作明确表态。乙以甲的名义与丙订立合同后,乙很快售完了电视机,人却不知去向,而甲此时又以丙系无权代理为由拒绝支付货款。根据民法的有关规定,丙的损失应由( )。

A.甲向丙负责

B.丙自己负责

C.乙向丙负责

D.甲、乙分别向丙负责

A. B. C. D. 10.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所有权的继受取得? A.甲通过遗嘱继承其兄房屋一间 B.乙的3万元存款得利息1000元 C.丙购来木材后制成椅子一把

D.丁拾得他人搬家时丢弃的旧电扇一台

A. B. C. D. 11.

中州公司依法取得某块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办理报建审批手续后,开始了房屋建设并已经完成了外装修。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中州公司因为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B.中州公司因为事实行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C.中州公司因为法律行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D.中州公司尚未进行房屋登记,因此未取得房屋所有权

A. B. C. D. 12.

甲将其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套房屋出租给乙居住,租期2年。半年后,甲父母老家的房屋拆迁,欲前往北京与甲共同生活,甲以此为由与乙商量,提前终止了租房协议。不久甲接到父母的电话,说先去广州其姐家呆上3个月再到北京,甲于是把该房屋以更高的租金租给了两位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甲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

) A.甲的行为构成欺诈,因为他事实上隐瞒了真相 B.甲的行为不构成欺诈,因为他并无欺诈的故意

C.甲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因为关于房屋的租凭与其自己的意思表示不一致,并且造成乙的损失

D.甲的行为不构成重大误解,因为重大误解的构成以行为当时为决定标准

A. B. C. D. 13.

甲厂向乙厂发一电报称:“尚有250克玻璃瓶装的菠萝罐头2吨,每吨2500元,需否?”乙厂回电:“需250克听装午餐罐头2吨,以市场价结算。”乙的回电是(

)。 A.承诺 B.要约 C.要约邀请

D.合同订立阶段的结束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每题4分,共36分)

1.

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包括(

)。

A.简易程序

B.普通程序 C.一般程序

D.听证程序

A. B. C. D.正确答案:ACD 满分:4 得分:4 2.

以下(

)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A.赔偿损失

B.罚金

C.责令停产停业

D.罚款

A. B. C. D.正确答案:AB 满分:4 得分:4 3.

中华人民共和回国务院是我国(

)。

A.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A. B. C. D.正确答案:CD 满分:4 得分:4 4.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是(

)。

A.对行政处罚不服

B.对行政强制不服 C.对行政不作为不服

D.对行政侵权行为不服

A. B. C. D.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得分:4 5.

以下哪些人属于我国监护制度中的被监护人?(

)

A,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刚满10周岁的小学生

C.又聋又哑的成年残疾人,但智力正常

D.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卡车司机,高位截瘫,长年卧床,但智力正常

A. B. C. D.正确答案:AB 满分:4 得分:4 6.

李某未经甲同意,以甲的名义向商店订购了一批电脑。三天后,商店送货上门,并要求甲支付货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行为的有效与否,取决于甲的追认或拒绝

B.因为电脑是甲急需的,李某也是一片好心,所以,行为当然是有效的

C.李某的这一行为未经甲的授权,是无权代理,所以这个采购行为肯定无效 D.如果甲对此一直未予以明确表态,则意味着甲表示拒绝,这一采购行为无效

A. B. C. D.正确答案:AD 满分:4 得分:4 7.

财产所有权包括四项权能,除了占有,还包括(

)。

A.优先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A. B. C. D.正确答案:BCD 满分:4 得分:4 8.

张某临终前(神志清醒),将自己指间的一枚钻戒取下,当着医生和护士的面,放在日夜陪伴自己的保姆小王的手中,并说是给她留作纪念的,感谢她对其无微不至、亲人般的关怀和照料。小王含泪收下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和小王之间的行为应适用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

B.张某和小王之间的行为应适用继承法关于财产遗赠的法律规定

C.如果张某在其先前的遗嘱中已将这枚钻戒留给自己唯一的女儿,那么,小王是不能合法取得这枚钻戒的

D.即使小王才17周岁,也不影响她合法取得这枚钻戒

A. B. C. D.正确答案:AD 满分:4 得分:4 9.

某甲今年15周岁,他用口头协议的方式将自己价值一万余元的钢琴卖给某乙。因某甲身高体健,某乙并不知道某甲尚未成年。该协议(

A.因主体资格欠缺而效力待定

B.属重大误解

C.因形式不合法而无效

D.某乙在某甲的父母表态前(经催告后的一个月内),可以撤销该协议

A. B. C. D.正确答案:AD 满分:4 得分:4 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道试题,共 26 分。每题2分,共26分)

1.

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成立时或合同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一旦有一方因不履行合同而违约,其罚则效力即予体现。这种担保方式指的是()。

A.预付款

B.违约金

C.订金

D.定金

A. B. C. D. 2.

某手表厂为纪念千禧年特制纪念手表两千只,每只售价2万元。其广告宣传主要内容为:纪念表为金表;纪念表镶有进口钻石。后经证实,该纪念表为镀金表;进口钻石为进口人造钻石,每粒价格为1元。手表成本约1000元。为此,购买者与该手表发生纠纷。该纠纷应如何处理?

A.按无效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B.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C.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解

D.按有效合同处理

A. B. C. D. 3.

公民甲与房地产开发商乙签订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提出,为少交契税建议将部分购房款算作装修费用,甲未表示反对。后发生纠纷,甲以所付装修费用远远高于装修标准为由,请求法院对装修费用予以变更。该装修费用条款效力应如何认定?() A.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有效

B.显失公平,可变更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

D.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无效

A. B. C. D. 4.

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是正确的?

A.无效

B.有效

C. 效力待定

D.得变更或撤销

A. B. C. D. 5.

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要约,旋又发出一份“要约作废”的函件。甲公司的董事长助理将要约交给董事长,而后收到乙公司“要约作废”的函件后,忘了交给董事长。第三天甲公司董事长发函给乙公司,提出只要将交货日期推迟两个星期,其他条件都可接受。后甲、乙公司未能缔约,双方缔约没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A.要约已被撤回

B.要约已被撤销

C.甲公司对要约作了实质性改变

D.甲公司承诺超过了有效期间

A. B. C. D. 6.

乙欠甲1万元到期未还,甲多次催要,乙均以无钱为由拒绝。现甲得知丙欠乙1万元钱,要求乙向丙催要,乙对此毫无反应。甲可以行使(

)。

A、不安抗辩权

B、撤销权

C、要求乙转让债权

D、代位权

A. B. C. D. 7.

自提存之日起(

)内债权人不领取提存物的,提存物在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A.1年

B.2年

C.4年

D.5年

A. B. C. D. 8.

某甲与某乙已登记结婚,但未同居,也未举行婚礼。之后某甲后悔与某乙结婚,进行下列哪种行为后,婚姻关系才能解除? A. 调解

B. 宣布婚姻无效 C. 离婚

D. 撤销结婚登记

A. B. C. D. 9.

下列各项财产中,哪项财产在夫妻共同生活较长时间后仍是个人财产? A. 复员军人在复员时所得的医疗费 B. 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无法查清 C. 复员军人所的复员费

D. 婚前的个人财产,由双方长期共同经营的

A. B. C. D. 10.

下面关于办理结婚登记的规定哪一种是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必须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登记 B.当事人一方可以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登记

C.当事人可委托亲属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代办登记 D.当事人可委托律师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代办登记

A. B. C. D. 11.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人,只能是(

) A.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

B.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的近亲属 C.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所在单位 D.婚姻关系的双方当事人

A. B. C. D. 12.

根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解除后,已经成年并已独立生活的被收养人,同其生父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A.自行恢复

B.被收养人同意后即可恢复 C.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D.生父母同意后即可恢复

A. B. C. D. 13.

)是消费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A.安全权 B.知情权 C.损害求偿权 D.自主选择权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每题4分,共36分)

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中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有(

A.叔叔、舅舅

B.兄弟姐妹 C.孙子孙女

D.外公外婆

A. B. C. D.正确答案:BD 满分:4 得分:4 2.

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将自己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质给乙。乙在出质期间将电脑无偿借给丙使用。丁因丙欠钱不还,趁丙不注意时拿走电脑并向丙声称要以其抵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有权基于其所有权请求丁返还电脑 B.乙有权基于其质权请求丁返还电脑

C.丙有权基于其占有被侵害请求丁返还电脑 D.丁有权主张以电脑抵偿丙对自己的债务

A. B. C. D.正确答案:ABC 满分:4 得分:4 3.

甲有一批货要卖出,他找到乙,向乙言明这批货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和交货方式等事项,并给乙3天时间考虑。乙在2天后回复甲,表示其他都可以接受,但价格须下浮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是要约,乙的行为是承诺

B.甲的行为是要约,乙的行为不是承诺

C.乙不得随意改变要约的内容,要么完全同意,要么拒绝

D.乙有权对要约的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乙的回复是一个新的要约

A. B. C. D.正确答案:BD 满分:4 得分:4 4.

甲、乙结婚多年,因甲沉迷于网络游戏,双方协议离婚,甲同意家庭的主要财产由乙取得。离婚后不久,乙发现甲曾在婚姻存续期间私自购买了两处房产并登记在自己名下,于是起诉甲,要求再次分割房产并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乙无权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法院应当将两处房产都判给乙

C.请求分割房产的诉讼时效,为乙发现或者应当发现甲的隐藏财产行为之次日起两年 D.若法院判决乙分得房产,则乙在判决生效之日即取得房屋所有权

A. B. C. D.正确答案:AD 满分:4 得分:4 5.

某甲被宣告死亡,后又重新出现,法院撤销了死亡宣告,则会有下列哪些后果?(

) A. 如甲妻尚未结婚,夫妻关系人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 B. 如甲妻再婚,则夫妻关系已不存在

C. 如甲妻再婚后又离婚,夫妻关系可自行恢复

D. 如甲妻再婚后配偶又死亡,夫妻关系不可自行恢复

A. B. C. D.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得分:4 6.

按照我国婚姻家庭法学界比较公认的见解,姻亲的种类有( )

A.配偶

B.血亲的配偶

C.配偶的血亲

D.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A. B. C. D.正确答案:BCD 满分:4 得分:4 7.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哪几种途径解决? A.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D.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A. B. C. D.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得分:4 8.

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负下列何种责任? A. 停止侵害

B.恢复名誉 C. 消除影响

D. 赔礼道歉

A. B. C. D.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得分:4 9.

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B.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解除、终止

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D.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A. B. C. D.正确答案:ACD 满分:4 得分:4

平时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道试题,共 26 分。每题2分,共26分)

1.

消费者是指( )。

A.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一切有关人员 B.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 C.为满足生产的需要而进行消费的人

D.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公民个人或者单位

A. B. C. D. 2.

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

)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A.5

B.8

C.10

D.15 A. B. C. D. 3.

假设张某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后经了解,张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伪造的,实际上是高中毕业。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合同

B.张某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C.该合同无效

D.该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A. B. C. D. 4.

假设以下各项中的行为人都智力状况正常,那么下列哪一项行为应被认为是犯罪(

)。

A.甲是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打了李某一记耳光,但尚不足以造成对李某身体的伤害

B.乙今年22周岁,盗窃了价值200元的财物

C.丙今年15周岁,深夜对马路上的行人实施抢劫,劫得财物价值500

D.丁今年45周岁,因迟延履行合同,导致对方当事人损失2万余元

A. B. C. D. 5.

小王将邻居家的10000元现金偷回家中,经家人规劝,小王后悔,在邻居未发现时,又偷偷将该10000元现金放回原处。小王的行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不作为犯罪处理

A. B. C. D. 6.

以下哪一项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

)

A.罚款

B.剥夺政治权利

C.取保候审

D.拘留

A. B. C. D. 7.

下列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是(

)

A.剥夺政治权利

B.管制

C.没收财产

D.罚金

A. B. C. D. 8.

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A. B. C. D. 9.

甲对乙的手机心仪已久。某日,甲在与乙喝酒时,甲故意将乙灌醉,然后将乙的手机拿走。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劫罪

D.侵占罪

A. B. C. D. 10.

.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A.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B.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C.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D.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A. B. C. D. 11.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可引起(

)。 A.第二审程序

B.复核程序 C.审判监督程序 D.执行程序

A. B. C. D. 12.

人民检察院认为或发现法院的一审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在法定期限内提请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并予以纠正的行为,被称之为(

).

A.申诉

B.上诉

C.公诉

D.抗诉

A. B. C. D. 13.

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

)行使。

A.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B.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共同行使

C.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公安局共同行使

D.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行使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每题4分,共36分)

1.

在哪些情形下,公司可以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A.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但张某怀孕的 B.张某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被行政处罚的

C.张某在产期内,但其不能胜任工作,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 D.张某严重违反单位的劳动纪律的

A. B. C. D.正确答案:AD 满分:4 得分:4 2.

张某实施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A行为,并造成了一定后果,社会影响较坏。但这一行为在我国刑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只有关于B罪的规定与A行为最为接近。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对张某不得定罪,因为必须遵循“罪刑法定”这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B.对张某应该定罪,即定为B罪,因为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类推

C.对张某应该定罪,只要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就应该严厉处罚 D.对张某不得定罪,因为他的行为没有触犯刑法

A. B. C. D.正确答案:AD 满分:4 得分:4 3. 以下哪些情况行为人是肯定须负刑事责任的( )。

A.15周岁的人实施的数额较大的盗窃行为

B.酗酒的人犯罪的(成年且精神正常)

C.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的(成年且精神正常)

D.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的严重伤害他人的行为(行为时正值发病期间) A. B. C. D.正确答案:BC 满分:4 得分:4 4.

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死刑

B.无期徒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管制

A. B. C. D.正确答案:AB 满分:4 得分:4 5.

张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张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张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张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乘张某昏迷之际,王某拣起张某的三角刮刀朝张某的左胸猛刺数刀,致张某死亡。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依照无限防卫权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

B.王某在张某昏迷前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之后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C.王某在张某昏迷前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之后的行为不再是防卫过当 D.王某必须对张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A. B. C. D.正确答案:BD 满分:4 得分:4 6.

公开审判是保障审判民主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措施。但是,审判公开是有—定限制的,根据法律规定,以不公开的方式审理的案件有(

)。

A.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B.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C.涉及未成年人犯罪

D.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A. B. C. D.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得分:4 7.

关于两审终审制,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两审终审制,是我国诉讼的基本制度

B.一个案件经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

C.任何案件必须经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才能终结

D.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其判决即使经过二审也还未生效,还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

A. B. C. D.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得分:4 8.

我国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A.在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告人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

B.在行政诉讼中,原告一般不承担举证责任

C.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D.在事实难以查清或双方提供的证据证明力相当的情况下,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败诉的风险

A. B. C. D.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得分:4 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原则包含以下内容(

)。

A.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8.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共同行使

c 人民法院判决任何人有罪,必须依法判决

D.未经依法判决,人民法院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A. B. C. D.正确答案:ACD 满分:4 得分:4

法学概论(上)(专科)

自考行政管理专科《法学概论》知识点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512 法学概论专科.doc》
512  法学概论专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