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

2020-03-01 23:21: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载誉归来

【稿 源】 新疆日报 【作 者】 【发表时间】 2007年03月21日 09:24:41 天山网讯(记者杨英春报道)“我只做了一件很平凡的事,不但得到了很高的荣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还亲自接见了我,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后,我将一辈子做好事,做善事。”3月20日晚上,荣获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的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一走下飞机,就激动地告诉记者。

3月19日晚,“温暖在身边·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来自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英阿瓦提村的维吾尔族老党员阿不力孜·努来克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抚养汉族遗弃病婴小阿依布拉克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从55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高票当选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切接见了阿不力孜·努来克,称他是“自治区维吾尔族慈善老人”。全国“两会”期间,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等领导亲自接见了阿不力孜·努来克。

20日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提·依明亲切会见了载誉归来的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他说,阿不力孜·努来克作为一位农民,荣获“中华慈善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定要珍惜荣誉,把孩子培养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一家,切实解决他们家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小阿依布拉克的病已全部康复,实现了他最大的心愿,今后,自己将尽全力培养小阿依布拉克,将来让她有所作为。

据了解,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评选由国家民政部主办,是我国政府首次设立的最高级别的慈善政府奖,主要奖励在中国慈善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有较大影响的个人、集体、企业和项目。评选活动于2006年11月启动,共设10个获奖席位,按五个方面推荐评选,其中个人奖只有3名,参选者中不乏影视明星和商界巨子。评选结果由专家评委意见结合公众投票决出,最终评选出了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陈辅唐先生、大连万达、国家电网、中华骨髓库项目等3名个人、5家机构和2个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李嘉诚先生获“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以高票当选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奖。

来自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英阿瓦提村的维吾尔族老党员阿不力孜·努来克抚养汉族遗弃病婴的感人事迹早已被人们广为传诵。1997年9月23日,阿不力孜老人捡养了一位汉族遗弃病婴。虽然生活条件极为困难,但阿不力孜夫妇九年如一日,视汉族女儿如己出,花费数万元,全力救治、抚育小阿依布拉克(汉族弃婴)。2006年5月,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下,小阿依布拉克终于痊愈了。阿不力孜老人助残救孤的事迹感动了新疆,感动着中国。2006年5月26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了反映阿不力孜老人事迹的长篇通讯《阿不力孜家的月亮泉》,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民族团结的颂歌》。同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一版头题通栏刊发了这篇文章。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阿不力孜老人的动人事迹。2006年5月,老人被评为“2005感动新疆十大人物”之一,7月初,老人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 收养汉族残疾弃婴的阿不力孜·努来克

2006年4月17日 10:58

新疆天山网

事迹简介:

阿不力孜·努来克,男,维吾尔族,1934年4月出生于巴楚县英阿瓦提村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1957年7月入党。他收养一个身患重病的汉族女弃婴。8年来,为了给孩子治病,老人节衣缩食、四处奔波、无怨无悔。

推荐材料:

2006年3月3号,自治区人民医院肛肠科4号病房充满了欢笑声。8岁的汉族小姑娘阿依布拉克手术后能下地走路了。阿依不拉克的养父72岁的阿不力孜·努来克告诉记者,孩子要痊愈了,他从心底感到高兴。

一个汉族小姑娘怎么会有维吾尔族的养父呢?这事还得从8年前说起: 1997年深秋的一个清晨,阿不力孜·努来克给地里浇完水回家,路过一片小树林时,突然听见婴儿的哭泣声。循声而去,他发现一个绿色的布包里包裹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这是谁的孩子?”老人一遍遍放声高喊,始终无人回应。看到孩子脸色发紫、呼吸微弱。阿不力孜·努来克不忍心把孩子丢在野外,赶紧跑回家,叫来老伴,与老伴一起把孩子抱回了家。

这个被遗弃的孩子是个汉族女婴。老两口仔细打量孩子,发现孩子小肚子圆鼓鼓的,脐带还没有脱落。更让老人惊讶的是,孩子天生没有肛门。阿布力孜·努来克有3个儿子四个孙子。老两口靠着五亩地过日子,每年也就4000元的收入,决定收养意味着不仅要喂养孩子还要给孩子治病。

儿子们坚决反对收养,要求父亲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可是,阿布力孜·努来克与老伴考虑再三,毅然决定留下孩子。阿布力孜·努来克对儿子们说,我是党员,在我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我遇到这个孩子,不管怎样,我都要为这孩子治病,把她养成人,人家把她扔下了,我不能再让她遭罪。

8年间,如何给孩子治病?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折磨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两口的大难题。

把孩子留下的第二天,老两口就抱着孩子匆匆赶到六公里外的镇医院。医院条件简陋,医生们只能为孩子在肛门处插一根塑料管。孩子大便不通畅,不出三天,小肚子就胀得鼓鼓的,老两口只得抱着孩子赶着毛驴车去医院洗肠。从此以后,三天去一次医院。

儿子们看到父母实在辛苦,再一次来到父母家进行劝说。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依然坚持,对儿子说,他要把她养大。就是再困难,我们也要战胜困难。阿不力孜·努来克老人决定给小姑娘起个维吾尔族名字,希望孩子正式成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名字叫阿依布拉克。这个名字在村子里独一无二,汉语的意思是“月亮下的泉水”。

阿依布拉克一天天长大,麻烦也随之而来。阿依布拉克小时候用的导流管已经不能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大便排不出,阿依布拉克难受得整天哭。镇医院医生告诉阿布力孜·努来克,孩子必须送到阿克苏、喀什的大医院,否则会危及生命。

1999年,当时的色力布亚镇英阿瓦提村人均收入也就一千出头,要到城里给阿依布拉克看病谈何容易。阿布力孜·努来克和老伴怀揣着卖粮食和棉花的钱,带着阿依布拉克来到了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却因为孩子身体太弱,手术失败。2001年,老两口又带着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来到喀什人民医院给孩子做肛门成形手术。住院费不够,老两口只能一个人呆在医院,一个人回家干活挣钱。当时67岁的阿布力孜·努来克虽为了筹集住院费奔波于喀什与巴楚之间,疲惫不堪,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说:\"花去多少钱,走过多少路,都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从没有想要放弃。\"

阿布力孜·努来克夫妇俩倾尽所有照顾病重的汉族女孩的事感动了英阿瓦提村村民,也感动了他们的儿子。并不富裕的乡亲们你十块、我二十的给阿依布拉克看病捐款。儿子们也把钱送到了父亲的手中。

光阴似箭,在阿布力孜·努来克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阿依布拉克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让女儿将来有文化、有作为,老人依然把他送到了汉族小学。

阿依布拉克上学了!生活拮据阿布力孜·努来克每天坚持为阿依布拉克准备2元钱。一元钱拦上三轮摩托车送她上学,五毛钱给阿依布拉克买馕吃,五毛钱买点零食。他说:“我们不知道孩子的父母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是她父母,如果我们不爱护她,她就有可能受到其他人的歧视。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尽力不让她受委屈,给她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自打阿依布拉克上学,每天下午,人们总能在村口看到白胡子老人阿布力孜·努来克在那望啊等哪,遇到刮风下雨,老两口就会立刻赶到学校去接孩子。有时,阿依布拉克放学晚,阿布力孜·努来克和老伴就会静静地站在校园的柳树下等待阿依布拉克,直到她做完作业一起回家。

阿不力孜·努来克收养汉族弃婴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各级政府和乡亲们在给予他无私帮助的同时,也把荣誉给了这位无私的老人:1996年7月阿不力孜·努来克被色力布亚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4年被色力亚镇党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被巴楚县评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优秀播放户\"、优秀\"三老人员\";2005年被喀什地区评为农村\"三老\"先进个人;2005年被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

现在看着阿依布拉克的病一天天好转,终于有了痊愈的希望,阿布力孜·努来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他说:如果能把她抚养成人,成为有用人才。就是我们不在了,我也放心

爱子婚礼致辞

致爱子(诗朗诵)

爱子谢师宴致辞

爱子七不责

爱子七不责

爱子满月回礼词

爱子有方征文四

爱子七不责

《郑板桥爱子》阅读答案

爱子当合道

《爱子.doc》
爱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