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报告,基层教育现状

2020-03-02 22:38: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单位代码11660单位名称重庆理工大学

论文题目:

基层教育发展现状及解决(浅析)

作者: 专业: 学号: 学院:

中 国  重 庆 2012年2月6日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调查说明

调查目的:对我国基层教育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对比城乡基层教育现

状,找出差距和问题所在。探究基层教育更好、更全面落实的方法及途径。

调查方式:进行随机访问,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和电子文档。并在微博、论坛里

发起广泛讨论。

调查样本:在家乡边缘的小镇,随机采访越6-12岁学生,发放问卷20张。发电

子文档40份。回收问卷以及电子文档58份,问卷中未回答的问题视为“不能确切知晓”。采访中获得的信息以及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

1.基层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基层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亘古不变是兴国安邦之大业。“民族大计,教育为本”,而基层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议题上更是显得格外重要;在我国,一个有着8亿相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如若忽略或轻视基层教育,那么国家之前途何谈。

如今,国家经济腾飞,科研项目硕果累累。基层教育的普及与施行,可谓功不可没。纵观我国基层教育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它灿烂甚至是辉煌的业绩,然而,在当今时局,全球经济疲软,个别地区政局动荡不安。世界在不断“思考”并在“思考中变革”,我们的教育似乎停滞不前了。在人民素质与基层教育不再合拍之后,我们依然没能有大的迈进,自然问题就暴漏了出来。

面对不对称且“弊病缠身”的基层教育现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解决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成为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教育部将“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列入头等工作,提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坚决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可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

里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06年“两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殷切关注,“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让广大农村的学子及家长们看到了“前路”希望的曙光。

2.乡村基层教育,与城乡学校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城市化化进程日益加快、原农村固有的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与此同时,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减少,而教师工资支出占地方财政较大份额,为减轻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在私校冲击、名校挤兑、国有教育主管部门不作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农村基层教育现衰落之态。

乡村小学条件相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显著变化。在我发放调查问卷的小学,一年级18名,二年级7名,三年级3名,四年级7名。说是全日制乡村小学,实际上只有1—4年级,全校也只有不到50名名学生。走在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旁,依稀只能看到一只钢笔,几张纸盒,一瓶老旧的钢笔水。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则调查报告,引起了微博等新媒体和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生源10年来首次低于33%的消息。另外,根据据北京理工大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拥有的教育机会并不均等。农村孩子越来越难以考上研究型的国家重点高校,农村大学生主要分布在非重点的民办高校。阶层差距,正通过教育向下一代传递。纵观社会的现状。从一系列的利农、便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的城乡差异似乎在不断缩小;年后“用工潮”的风起云涌,也让农民工们有了较以前更为丰腴的劳动报酬。农村人越来越有钱了,或者说,户口在农村的人越来越有钱啦。但是基层教育却没能紧跟农村人的口袋,有文化的人愈加有文化,没有文化的人也难以从生活中摄取知识,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人民素质的差距陡然加大。

教育事也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重点高校农村生源锐减,不仅关系到占绝对多数的农村人口的受教育问题,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早在2009年,温家宝总理就提出要关注高校新生农村生源比例减少现象,当时,趁势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强调:要重视发展农村教育。

近期,温家宝总理在河北考察农村教育时强调,教育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农

民最需要学校,最需要教育,他们在享受教育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权利。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学校是一个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教育基地,一个人最初的十几年,花样且有着无限遐想的年华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教育也是我国基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回顾一下我国教育制度的变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现在的素质教育,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趋避就良。横向的说,我国的教育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状况。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不合理的状况,逐年加强对文教事业的投资力度,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从而使学校的分布与城乡人口得到一定时期的“相对适应”。但是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升学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基层教育目标发生了严重的变差。“升学第一”逐渐取代了“人才第一,能力第一”的教育发展宗旨,“升学率:越来越像学校领导的“政绩工程”,成为他们晋升的一张塔牌。流弊所及,基层教育越来越背离教育的方针,许多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已发生变化。学校等级分化严重,教师劳动价值的不平等„„,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升学为第一目标”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为了达到升学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都在无形中得到了社会的较为普遍认同。教育部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几乎都卷入了“升学唯一”的怪圈中。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生源流失问题: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学校的“运营”环节上尤为重要。教师。虽不能动摇的学校是否“运营”,但却在根本上决定了学校“运营”的优良弊劣。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发现,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在乡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待遇低、福利少、条件差,加之高觉悟的,愿意深入农村从教的教师又很少,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我们国家教育系统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这种分配不均的“鸿沟”便越来越深,难以逾越。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差

距不容忽视。

在广大农村,生源流失、分配不均;把学校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生源的分配亦是按等级划分开来。而且有“路子”或有钱的家长,把子女送往重点学校,造成重点学校严重超编。而且很多学生家长及本人有相当的名校情节,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定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名校,使得本地生源流失更为严重。

4.建议及解决办法:

在人才的培养与塑造中,基层的,启蒙式的教育至关重要。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一般都是在基层教育的进行中确立的。然而,基层教育的种种弊病,不只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舆论的正确导向和协助,更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如此才能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让我们国家的教育繁荣不衰。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制度、管理、协调等都应该是政府助力的。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一种“齐抓同管共协调”的新局面。在基层一线教师的福利待遇上,要大幅缩小城乡教师待遇的明显差距。如此提高农村的师资水准。最后,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基层教育的关注及帮扶力度。

综上所述,基层教育是培养与塑造人才的重要保证,没有基层教育的具体落实与稳定繁荣,就谈不上国家的兴旺与长治久安。虽然,就目前来说,我国基层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基层教育仍然比较为薄弱,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应该引起社会广泛的、持续的、高度的关注。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基层教育调研报告

基层团委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基层文联队伍现状调研报告

基层民政组织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强化基层民政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市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金山屯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村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基层教育现状.doc》
社会调研报告,基层教育现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