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设设备安全监管调研报告

2020-03-02 22:08: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调研报告

前 言:通过近五年特种设备增长数量、分布、监管人员数量和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情况、特种设备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与日渐突出的住宅电梯安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以减少安全故事的发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2018年3月,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提出,4月份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成为新局重点监管工作之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为重点,围绕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这一主线,强化监管和行政执法,深化特种设备管理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全市特种设备持续安全运行。

今年来,我股室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局和沅江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能。为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近期专门开展了沅江市特种设备监管情况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市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数量及特点

截止2018年6月,全市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92家,在用特种设备2238台(套)(不含气瓶、压力管道),另停用设备540台(套),实施安装监检的压力管道32公里,安装二码并登

1/10 记至湖南省益阳市气瓶使用登记管理系统的气瓶共160024只。 按设备类别分,全市在用锅炉61台,压力容器993台、起重机械278台、电梯841台、厂(场)内机动车55台、大型游乐设施10台、无客运索道。

(二)特种设备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2/10 从2014年至2018年6月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分析,全市特种设备数量稳步增加,其中在用电梯数量每年平均以15%的速度增加,说明我市经济稳步向前发展,从侧面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以房产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三)特种设备在全市各乡镇占比

目前我局共计12个市场监督管理所,特种设备数量分布不均,点多面广线长,其中城区琼湖和工业园监管所辖区内有1895台(套),约占全市特种设备总量的85%。现承担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特设股现有工作人员3人,除气瓶和压力管道这两类设备外,人均监管特种设备超过700台。

3/10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主体安全责任尚未真正落实,特别是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设备“带病”运行、超期不检、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擅自启用已报停用的设备等情况依然存在;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和整改力度不够,不少企业隐患整改过程缓慢,企业自身安全隐患排查重视程度不够,对监察和检验提出的整改意见整改不及时。

以2017年度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各项监管项目统计图为例,从企业在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上墙率、自查自纠隐患排查率、制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率、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全完率这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方面平均值只有40.04%。可以看出在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还有待加强。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不完善。

自2014年县级食药、工商、质监三局合一以来,以原工商

4/10 系统各乡镇工商所为依托,组建了新的市场监督所。益阳地区中有安化、南县、桃江已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下放至基层所。我市目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还停滞在县级层面,无法大幅地把监管工作向有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传递,更难以实现全方面的有效覆盖,不仅不利于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不利于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也不利于法律责任的落实。如果一旦发生事故,报告、处置、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以今年6月份全国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工作》为例,我局仅完成了全市60%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级主管部门督察组在了解实际之后,虽肯定了我局的工作成绩,但这也反应出我市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硬伤”。

5/10 从2014年至2017年,全市在用特种设备逐年增加的形势与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定检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与工作任务不适应。

目前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少,专业人员比例不足,在安全问责压力大而激励机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和发生了

6/10 “3·13”事故后,全局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的思想,并且已取证的监察人员都不是专业出身,对特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关领域知识了解有限,所以在开展现场监察工作时很难发现不明显的技术隐患。

特种设备作为社会生产及公众生活所必不可缺的基础性设备,由于其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情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众的人身安全和工业生产的稳定有序开展,因而培养和打造一支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监管专业知识较强的队伍,在当下安全生产监管中显得愈发重要。

(四)住宅电梯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我市目前有大量的新建、在建小区,多数为高层建筑。电梯作为建筑物业的共有设施,电梯数量迅猛增加,同时由于住宅电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安全状况已经成为了公众、媒体关注的热点。

当前,住宅电梯使用、维保环节存在着很多问题:乘客电梯被承建单位、业主违规当成货梯运送沙石、水泥、建筑垃圾,保护措施不当导致沙石等四处撒落,强行堵挡轿厢门,故意、恶意破坏电梯部件等情形时常发生;小区物业管理缺失,电梯维保单位不按时维保或者维保质量不过关,甚至因水平差无法排除故障;物业费收缴不齐、专项维修资金启动慢,造成电梯故障得不到及时解决。

三、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主体,其法

7/10 定代表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全面负责。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监督检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予全面落实;严格履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申报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等安全义务;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于决不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建议与个人征信、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关联。先从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负面信用信息入手,开展安全生产负面信用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信息),抓出成效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把安全生产经营主体和正面信用信息记录纳入征信数据库并及时予以公示,建立起从完整的特种设备安全信用信息体系。

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法律宣讲、反面典型案例分析等途径,促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履行各项安全义务,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二)建立建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格。

一方面,以局市场监管所为基础,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予以下放,并建立职责到位、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实名制”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镇(街道)安监办主任,

8/10 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强化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安全责任意识,督促企业整改问题、消除安全隐患。通过上下互动,协同联动,就能极大提升监管合力,逐步形成“大监管”格局。

(三)力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优化结构,把牢“人”这个关键。我局应组建一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在局一级,侧重于法律法规掌握较全、大局性强、统筹协调能力突出、擅于研究的人员;在乡镇一级,侧重于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

强化教育,提升“能”这个核心。针对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不好管”“不愿管”“害怕管”的现状,我局应坚持思想疏导为先、技能强身为要、担当履职为本,在强化业务能力水平的同时,切实转变基层监管人员的思想观念。

严格制度,落实“值”这个机制。实行全市特种设备安全24小时值守制度,尤其是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前、中、后的事故信息日报制度。落实节前隐患排查、节中随时待命、节后回头查看的安全部署要求,对人流量较大的商场、学校、娱乐场所、公园、酒店等地点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监管和隐患排查。

(四)进一步加强住宅电梯安全监管。

落实住宅开发商、小区物业公司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切实做好日常巡检、定期检查,加强对维保工作质量监督,构建住宅电梯安全预警机制。据统计,交房初期,住宅电梯故障频发,问题尤为突出,研究建立“安全监察、检验、住建、物业服务、维保”综合协调制度,提前介入,落实安全措施,保障电梯安全

9/10 运行。

借助益阳市电梯应急处置数字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逐步在电梯上加装监控终端,连接12365值班热线,实现应急呼叫、困人救援、故障报警、维保监管、数据统计等功能,呼吁电梯使用单位购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提高事故赔偿能力。

特种设备股安全监管股 :刘剑、陈斌

2018年7月2日

10/10

煤矿安全监管调研报告

设备采购调研报告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调研报告

齐河县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监管调研思考

食品安全监管调研思考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调研报告

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宝坻区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调研报告

《特设设备安全监管调研报告.doc》
特设设备安全监管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