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

2020-03-01 16:10: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

一、

1、档案室类型与任务:主要有普通档案室、科技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档案信息中心。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具体任务是,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德尔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2、档案馆类型与任务:国家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单位档案馆。基本任务是,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维护历史的真实,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3、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单位档案室、文件中心(集中保管并提供利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处理完毕的文件的机构)、各级各类档案馆、各级档案局(《档案法》的执法主体)

4、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份纸草档案:公元前1164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四世制成,现存伦敦不列颠博物馆。B、世界上创刊最早的档案专业刊物:1876年,德国《档案杂志》。C、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档案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观点的人:1884年法国朗格鲁.D、世界上唯一的档案专业出版社:1982年1月3日,中国成立了档案出版社E、世界上唯一的档案专业报纸:1995年《中国档案报》

5、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保存档案史料的基地,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

二、

1、档案的定义表述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就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三、

1、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凭证价值(这是由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所决定的)、参考价值(基本价值)。作用:(1)机关工作的查考凭证(2)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4)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5)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2、档案的基本分类:按生产领域,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按制成材料,甲骨、竹简、缣帛、纸质、胶片、磁带、光盘、食物档案等;按单位性质,政党机关档案、事业单位档案、企业档案、军队档案、农村档案等;按形成时期,建国档案(历史档案)、建国后档案(现实档案)

3、档案工作8大环节: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统计、档案检索、档案利用、档案的编研 第二章

一、

1、归档时间应注意:向档案室移交的时间一般应该在第二年6月底以前,由文书部门立好卷向档案室归档。

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永久和定期,定期中再实行标时制,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

二、

1、归档:机关各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不断产生的文件,处理完毕以后,经由文书部门或文件工作人员整理,定期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称为归档。

2、归档范围:是指本机关哪些文件应该立卷归档,哪些文件资料可不立卷归档。

3、归档制度:就是确定归档范围、归档时间以及归档案卷质量要求和手续的一种实用文。基本内容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

4、档案征集公告:是指政府或机关团体向社会公众宣布档案征集目的、范围、方式等事项的一种应用文体。基本内容包括:征集范围、征集方式、联系方式

三、

1、归档要求:(1)归档总要求,遵循文件资料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2)归档注意点,电话答复重要问题、会议记录、一些高级领导人的即席讲话应当记录下来的形成文字,并要标明作者、时间、地点、办理情况等;注意基层单位的收集工作,一般收集会议记录、决议、请示和报告、计划和总结、生产统计报表、分配方案、财会凭证和财务账簿、单位的简史等;要求归档制度的标准化,即用于档案管理的各种图表的外形尺寸、大小、用纸应当统一。

2、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本机关召开的重要的会议,举办重要活动等形成的重要文件;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以及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业务的重要性文件材料;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3定期报管的文书档案范围: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半文件材料;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法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4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5档案销毁制度的内容:销毁的档案必须是经过严格的鉴定后确认失去保存皆知的档案;销毁档案,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的”销毁档案清册”,写出销毁档案报告,报请主管机关或上级档案管理机关批准。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擅自销毁档案;对已经批准销毁的大难,如无特殊情况,一般可存放一段时间在销毁;销毁档案,应派两人以上监销,监销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并在’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字盖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时间、地点、方式;销毁数量大,要送指定的工厂进行监销,严禁出卖或改为他用;’档案销毁清册’及批准手续,要归入相关的全总卷妥善保存 第三章

一、

1、全宗:是档案的基本分类和管理单位,指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联系的档案整体。全宗从形成角度看有组织和个人两类。

2、立卷说明:又称案卷文件目录序言,就是文件处理部门在立卷工作告一段落后,为了便于向档案室移交,方便日后的保管和利用,对机关当年的职能活动、立卷情况和文件材料的大体内容作出的叙述式的文字简介,其形成的文字材料就是立卷说明。

二、

1、档案整理的原则:A、充分利用原有基础(1)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先前的整理基础,以确定档案整理的任务和要求,不要轻易打乱重整。(2)在整理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和利用原来整理的成果,不要轻易破坏以往整理和保存的历史状况B、保存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文件在来源方面的联系、文件在时间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内容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形式方面的联系C、便于保管和利用。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不是整理档案的主要目的,所以不能为联系而联系,便于保管和查找档案,才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要求。

2、以“件”为单位与以“卷”为单位整理的区别:(1)取消案卷,界定“件”的概念,从检索的实际需要及减轻工作量出发,实现文件级管理,免除了繁琐、复杂的组卷过程。装订以“件”为单位进行,对装订材料不作统一规定,只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即可。(2)分类方法固定为年度、保管期限、机构,并允许各单位视具体情况组合及简化分类层次(3)取消案卷、卷内文件两级目录,只编以“件”为单位的归档文件目录。以件为单位装订,不用拟写案卷题名,跨盒编流水件号,不编页号只记页数(4)归档章的位置不限,同时对归档章的项目加以调整,只保留检索必备项目(5)文件排列方法灵活,便于查阅,利于保密(6)归档文件直接装盒保管,档案盒的项目设置有了较大变化。无须撰写案卷题名和填写案卷封面,只须填写盒脊。 第四章

1、档案登记:就是对档案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所有重要的事实、行为和数据进行随时随地的记录。

2、档案统计:就是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呢的有关情况。

3、全宗名册:是对其所管全宗进行逐个登记的一种形式。

4、全宗单:详细登记每一全宗情况的登记形式,主要应用于档案馆和保存了较多全宗的档案室。

5、全宗登记表:是一种比全宗单内容更详细的表格。

6、档案统计的类型:档案构成统计、档案利用统计、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统计、档案馆建设状况统计、档案室建立情况统计 第五章

一、

1、档案检索工具:是揭示和介绍档案馆保存档案内容和成分,记录、报道、查找档案资料的手段,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工具

2、档案著录:是指档案馆室编制检索工具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3、档案标引:就是对文件或案卷内容进行主题分析,从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得检索语言过程,即对内容分析结果赋予检索标志的过程。档案标引是档案著录最核心内容。

二、

1、检索工具的分类:A、按编制方式分:(1)目录。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全宗目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2)索引。文号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3)指南。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专题指南;B、按载体形式分:可以分为以纸张为载体的、以胶片和磁带为载体的两大类,其中以纸张为载体的又可分为卡片式、书本式,以以胶片和磁带为载体的包括缩微目录和机读目录;C、按检索范围分:全宗范围检索工具、若干全宗范围检索工具、以若干个档案馆的全部或部分档案为对象的检索工具;D按功能分:馆藏性检索工具、查找性检索工具、介绍性检索工具;E、此外,按信息处理手段可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机械检索工具;按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恭维性检索工具和开放性检索工具;按排检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分类法的检索工具和主题法的检索工具

2、档案排检方法:按作者排检法、按文号排检法、按字序排检法、按地序排检法、主题法 第六章

一、

1、档案保管:是指根据档案的成分、状况所采取的存放和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日常工作管理、流动中保护、专门保护等。

2、档案利用: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的直接途径,是档案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环节

3、全宗卷:是档案馆或档案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资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4、档案用户调研工作:就是根据档案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在广泛收集和积累有关用户对档案信息的各种反应,以及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判断与综合等逻辑思维过程,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的一项工作

二、

1、全宗卷的主要内容:全宗指南、大事记、档案的收集、档案的整理、档案的鉴定、档案的保管、档案的统计、档案的利用、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2、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正确的服务观念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社会需要,熟悉馆藏档案;正确处理基础工作与利用工作的关系

3、档案利用基本方式:提供档案原

件、提供档案复制件、根据馆藏档案内容制发档案证明 第七章

一、

1、档案编研:是档案馆(室)以档案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的目的,在研究档案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以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

2.全宗介绍:也称全宗指南,是以文章叙述的形式揭示和介绍某一全宗档案内容和成分及其意义的一种检索工具

3、大事记:是用简明的文字按时间顺序扼要的记载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重要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

4、组织沿革:也称组织机构改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一个地区或专业系统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体制变革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5、基础数字汇编:也称基础数字汇编,是以数字形式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档案资料中选取有关统计数字汇编而成的

6、专题概要:是用文章叙述的形式简要说明和反映某一方面的工作、生产或其他现象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的一种参考资料。

二、

1、编研工作的内容:汇编档案文件、编辑档案文摘汇编、编写参考资料、编史修志

2、现行档案文件汇编类型:法规文件汇编、重要文件汇编、发文汇编、会议文件汇编、公报政报、其他专题文件汇编 第八章

1、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工作业绩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材料

1、查阅的要求:1)利用党委组织部门的人事档案必须是中共党员。2)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查阅人事档案须有手续完备的信件;其他部门应该持有本单位领导签字的正式查档介绍信或《查阅人事档案审批卷》。3)查阅人员不得查阅本人及其亲属的档案。4)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查阅同级人员档案,下级不得查阅上级人员档案。5)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一般不得查阅本单位领导人的档案。6)只准查阅介绍信或审批表中提到的有关内容 第九章

一、

1、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2、电子档案:是指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产生的一类数字化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3、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是全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4、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图像资料。

5、照片档案的归档范围:本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凭证和参考价值的照片;领导人物或著名人物参与某单位某地区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反映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本单位向有关单位提出内容和要求,组织拍摄或征集的照片;与本单位的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外单位形成但经本单位选用的照片;其他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照片

6、家庭档案: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的家庭或家族所形成的档案。

7、家庭档案的作用:教育作用、依据作用、传承作用、宣传作用、参考作用

档案学论文

档案学理论基础

科技档案学

档案学讲稿

档案学概论

文书档案学

档案学研究问题

档案学毕业论文题目

档案学实习日记

档案学试卷答案

《档案学.doc》
档案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