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分析

2020-03-02 15:46: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探讨与对策

内容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难度或问题。

随着课堂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及营养餐的改善的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走读式小学向寄宿制学校转化也是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农村寄宿制小学与寄宿制初、高中相比又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在管理方面,难度相对较大。

一、现状分析与成因探究:

1、学生年龄相差较大。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村小,使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趋于小龄化,人数急剧上升,其中最小的

五、六岁,大的十

二、三岁,因此,大多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强 ,在家比较娇惯,以前又没有住校就读的经验,所以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使学校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2、同过去相比,安全隐患增大。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往返学校须乘坐车辆或走路,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开展起来极为艰难。

3、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尽管学校也千方百计改善生活,但同他们在家的生活相比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寄宿制学生一般每星期回家一次,会从家带来一点零花钱,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用于吃零食或买玩具,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其次是身心健康问题。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离开父母到学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上会受到一定影响。

4、师资调配难度较大。人员调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他们大多数是民办教师转正的,虽然通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了一些提高,但还是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虽然中心学校也想方设法调配年轻的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和专业的生活教师依然非常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存在一定弊端。

5、基础设施跟不上。尽管创建了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宿舍、餐厅、功能室等,大多是教室改的,配套不到位,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设备设施,住宿部连卫生间都没有。

6、寄宿学生管理落后。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后,管理人员不能配套。学校要么就临时抓“壮丁”,花几百元请农村无业人员做学生管理员,要么指派学校任教老师进行临时管理,这样导致对寄宿学生的管理,要么欠缺管理方法,要么力不从心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由于管理人员工资没固定来源,只好尽量压缩管理人员数量,面对快上百的学生,一个或两个且缺乏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案例介绍

马某,九岁,是外地借读生。在读小学以前,一直在老家由爷爷带着,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读小学一年级才刚来镇川。其父母都比较特殊。平时都是由爷爷带孩子,但是有时爷爷也忙不过来,因而孩子没人管,读书极不自觉。在班里,她虽然个子比较矮,但相貌不错,非常可爱。据她爷爷讲,她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好动,整天跑跑跳跳,特别贪玩。开学两个星期,教师就发现该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极不集中,一会儿钻到桌底下,一会儿拿出文具玩,一会儿和别人说话,40分钟算起来最多只有10分的听课时间,做课间操时,排队站不定,不是自己转来转去,就是一会儿推前面的同学,一会儿踢、打旁边或后面的同学,体操动作乱做一通。下课了,也爱和别的孩子打闹,还惹出一些事端来。有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对着操场这么多同学,竟将地上的一只易拉罐踢得老高,引起众多师生的指责。布置的作业,从不按时完成,动作极慢,需要有人在旁督促。经常是大家都在做作业,她却在玩。放学后,老师留下她,看着她才做,有时实在做不完叫她拿回去做,做完了又不交,从来不会主动交作业。有好几次,她爷爷来接她,看见她要老师看着做作业,都是唉声叹气,还说像小时候的自己,真不知该怎么办。该生其实一点儿都不笨,挺聪明,本性不坏,还很单纯。

三、案例分析

针对马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她从小娇生惯养,凡事随心所欲,被爷爷溺爱,过于放纵,使她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这个同学有多动症的特征,如活动过多,上课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仔细分析又与多动症有区别:老师、家长看着能完成作业,而且写得很端正;注意力无障碍,对其喜爱的东西:下棋,注意力集中,能坚持一个多小时。

四、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马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如果能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她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爷爷取得联系,让他勤与孩子交流沟通。并让她的爷爷一定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她经常犯错误,一旦出现问题,我就耐心指导,认真帮助她分析错误原因,让她自己找出错误所在,最终达到最好的解决效果。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她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她真正感受教师对她的关爱,有利于形成她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马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她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她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她现在在家中已能帮助爷爷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她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4.加强注意力的培养,从她最喜欢的活动开始,如下下棋,听故事,逐渐延长其注意力的时间,并培养她的耐性。上课时,我以生动形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她,常用目光、点头,一定的面部表情暗示她,及时提醒她遵守纪律。提问多叫她回答,以引起她的注意。一有进步,立刻表扬,奖励。如一般同学加一个星,她就加三个,强化其良好的行为。5.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遵守纪律光荣,违反纪律可耻”的集体氛围,让全班同学都关心她,安排最好的学生与她同坐,她喜欢下棋,就鼓励参加围棋兴趣小组,一有进步就表扬。使她对自己有自信心,使她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五、教育效果

经过一年的了解及教育,马某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要彻底改变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马某对教师尊重,对学习目的也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她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出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但她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她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她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六、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学校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安全方面

根据寄宿制学校住校生多、在校时间长的特点,首先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从每个学期一开始便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班主任及住宿部管理员担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统一分担学校安全及住宿生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的各个制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并同每个教师签定安全责任书,与学校考核相挂钩,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展开。其次要时刻宣传,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安全工作应利用广播、会议、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并积极发动各班开展班团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此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最后要立足防范,变“堵”为“疏”。学校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每一个季度学校都要组织学校各部门对校园各处进行安全大检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情感方面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务工,寄宿制学校学生在亲情方面严重的缺失,成了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现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如任性自私、自理能力不强、渴望关爱的心理惯性,更需要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给予正确疏导。根据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和优势,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活动,比如开展阅读活动打造厚实精神根底。重视心理辅导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低年级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中年级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意识修养的教育;高年级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每月开展知识讲座,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立能力。具体做法:

一是每月开展宿舍整理比赛,其中包括叠被子,摆放牙刷、毛巾等;

二是编制学校寄宿制生活手册,指导学生如何适应寄宿制生活。三是每个班每月要安排一次角色岗位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体验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为每个学生建一张家庭联系卡,学生家庭住址、父母情况、联系电话等一目了然。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让家长参观学生的食宿、学习等在校生活,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校内外沟通。这样一来既能让家长放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又更密切了学生和家长的亲情关系,同时抓好接送学生时的个别家访,填写家访联系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家访档案。

3、特长方面

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结合实际,开设了写字、手工、音乐、美术、舞蹈、篮球等社团小组,引导其积极参加,发挥自己所长,培养团结同学,和睦相处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特长。

4、教学方面

学校把“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研究学生新情况”和“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求教师要做到“上明新大纲,下联新学情”制定最佳教学方案,异步教学、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大胆进行以发展能力为本位的教改试验,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乐学。教师想教、爱教、善教、乐教。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益,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保证。

五、卫生保健方面

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了卫生负责和检查制度,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内容;

二是建立食堂加工食品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建立饭菜留样和记录制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三是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保持校园干净、整洁;

四是开展健康教育,坚持两操,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排除心理困惑,增强学习的信心、生活的乐趣。

总之,学校实行农村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小学寄宿制度,走办学的新路子。而农村寄宿制管理方式的完善和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

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农村寄宿制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探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随想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之我见

农村寄宿制学校急需校医

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心得体会

《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分析.doc》
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