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督导自查报告

2020-03-03 12:45: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学风建设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专项督导的通知》要求,学院在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开展了学风建设专项督导自查工作,现予以报告。

一、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隶属于省农业委员会,是集生物技术、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种植技术、经济管理、信息工程等多学科多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秉承“建设高职强校,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按照“面向现代农业、面向生物产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发展定位,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全面加强。在校生连续七年保持7000人以上,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五位,2015年达8141人。

学院总占地面积69.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5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8.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5.96万元。现有专任教师33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115人,“双师素质”教师232人,博士4人,硕

1 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9.76%。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新秀1人,院级以上学术带头人39人。学院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59门院级精品课程,1项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应用技术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学院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47号)站,具有60个高、中、初级职业(工种)的鉴定资格。学院是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水产养殖和药物制剂科普教育基地,建立了273家校外实训基地,与省内外179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院设有农学、畜牧兽医、水产技术与环境工程、生物制药、食品生物、经济管理、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等共8个系和基础部、政教部、体育部。学院专业特色突出,形成了以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绿色农业、生物制药、食品生物等为骨干的专业群。目前共开设35个专业,其中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并于2013年通过国家验收;水产养殖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兽医、药物制剂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电子商务、

2 动漫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技术等9个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连续8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3-8名。

学院2011年连续三次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教学管理质量(集体)奖、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省高校校园绿化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二、学风建设自查的主要内容

(一)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

1、学院一直把学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学院各级领导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学风是学院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学院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多年坚持“三抓三促”,即:抓秩序、促质量,抓质量、促就业,抓就业、促招生。学院全力营造优良的学风环境,把学风建设,特别是以忠诚、积极、负责为要素的“态度”培养融入到加强内涵质量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各项工作当中。

2、学风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完备

院长是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学风建设的全面工作。学院设立有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教学副院长和学生工作副院长为副组长,督导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的主要领导和各专业系主任12人为成员,全面领导学风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督导处,负责学风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体制机制建设完备

1、多位一体的学风建设管理体系

学院具有多位一体的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学院层面设立有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风建设工作;中间层面由督导处负责组织和协调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和各系以及相关部门的学风建设组织落实工作;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具体实施学风建设工作。

2、运行顺畅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

建立了院长信箱、院长与系主任接待日、系(部)领导信箱和学风建设工作会议等多种工作协调沟通机制,使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反馈渠道畅通,学风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分割、不割裂,融入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各项工作当中。

3、齐全配套的学风建设制度保障

学院制定了《学风建设实施细则》、《学术规范制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办法》等文件,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系等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学风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设保障学风建设。

(三)以队伍建设强化学风建设的组织保证

1、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齐备

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有专职学生管理人员78人,年龄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21-30岁37人,31-40岁30人,41-50岁8人,50岁以上3人;本科学历35人,硕士学历43人;初级及以下职称38人,中级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13人,正高级职称3人。辅导员队伍中中共党员占87%。学院严格按照《辅导员工作条例》选拔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并进行系列岗前培训和任职后的工作考核。

2、专任教师队伍素质优良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38人,占专任教师的41.0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40人;“双师型”教师232人,占专业课教师的75.24%。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完全满足学院办学和学风建设的需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重大举措:

5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凝炼办学理念。2008年学院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后,第一次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培育、形成办学理念大讨论”,先后组织开展了院校长系列报告会和学苑讲坛,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首席项目主任黄德辉和一些知名高职学院院长进行专题讲座;派出系主任、骨干教师11人赴香港培训,多次派出系主任、骨干教师28人到国内知名高职学院考察、访问与调研,凝炼形成了学院“建设高职强校,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为学院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发展的战略性转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2009年第二次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建设高职强校大讨论”,提出了把以“忠诚、积极、负责”为要素的态度培养贯穿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明确了八个方面的强校内涵;2010年第三次组织开展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先后以系(部)为单位开展讨论活动33次,梳理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89项,提出综合性整改措施28项,解决了发展战略转型的方向、途径和措施等问题,同时增强了全院师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品牌意识。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制订教师培养与发展规划。学院通过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干部与教师队伍

6 培养及发展规划》,以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使教师从胜任岗位工作到逐步成长为专业骨干和带头人,以适应未来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按照人才培养、成长和发展规律,以“态度、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线,将教师的培养及发展分为起步、基础、提升、成熟、创造等五个阶段,分别实施春芽计划、春苗计划、青苹果计划、红苹果计划、金苹果计划。在“态度”培养贯穿于培养全过程的前提下,以学习和提升知识和技能为主,全面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进一步完善了《引进、培养优秀人才的暂行规定》、《教师培训管理办法》、《青年教师“一带一”培养实施办法》等制度,使教师的引进、培养、考核、管理等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是一直坚持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一带一”培养措施,对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业务提升等成效明显。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综合素质。学院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培训,近三年,有46名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境)外学习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14名教师参加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4名教师分别到东北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参加“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学习,12名专业教师到本科高校进行专业进修,14

7 人次赴8所长三角地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学习考察,40余人次参加了青年骨干教师双师教学能力培训班,32名教师继续攻读博、硕士学位,组织开展了7场《赴国内外学习考察报告会》。请其他高职学院项目建设团队到我院对200名教师进行了国培项目培训。

四是重奖优秀成果,调动工作积极性。学院制订了《教学成果奖励项目及标准》,重奖名师和教学成果。近三年累计奖励各项成果共计101.29万元,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5万元,省级教学团队各3万元,国家级精品课各1万元,省级精品课课程各3000元,院级精品课各500元,省级教学名师各3万元,省级重点专业各7000元,省级教学管理质量奖各7000元,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各1万元。

五是加强教学督导,强化质量意识。学院设立的督导处由院长领导,教学副院长协管。学院建立了完备的教学督导体系,实行院、系两级督导制度。督导处有5名专职督导员,全部由副教授以上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组成,负责对全院教师的教学督导;二级督导由各系(部)主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主任助理)和教研室主任组成,现有28名人员,负责对本系(部)教师的督导。督导处对二级督导工作具有指导、协调、检查、管理的职能,二级督导员在系(部)的领导下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学院制订了《院

8 级教育教学督导工作规定》、《二级督导工作管理办法》,院系两级督导按照其要求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在对教师进行督导的当天或第二天即进行督导意见反馈,在肯定优点的前提下,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两级督导分别对教师评价打分,分别占20%的权重;其他由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务处和实训中心分别占40%、5%、

10、5%。教师按总分排序并分为优秀、良好和合格三级,均与课时津贴挂钩。督导处每学期末向院长提交《督导工作报告》,对教师课堂教学分数分布进行分析,推介课堂教学的特色典型,指出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对策等,并在开学初向全院教师进行报告。每学期初都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对上学期的二级督导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本学期二级督导工作重点。通过院系两级督导,不但强化了教师的质量意识,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六是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核心价值观。学院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广大教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从业准则,遵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方针,通过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影响和引领学生的态度、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2013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建院十周年“十佳优秀教师”和“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树立优秀典型,

9 弘扬正能量。近三年共有6名教师获得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生物制药系获省级师德先进集体。

3、共青团及学生干部队伍组织健全

学院制定了《学生会干部组成、管理及考核方案》,以品学兼优作为选拔共青团和学生干部的首要标准,将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好,愿意为学生服务并能够服务好的优秀青年学生选拔到共青团或学生干部队伍,规定累计有2门课程成绩不及格就不能竞聘学生会干部。尤其注重对共青团及学生干部的培训、考核和培养工作,几年来,共评选1730名优秀学生干部。用优秀学生干部的学习和工作的出色表现,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引导和推动学风建设。

(四)管理育人使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1、教学管理组织体系运行协调

学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优良学风的不断形成,使学院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体系。2012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一届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评选中,学院获得4个集体奖和4个个人奖。

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为适应学院由规模向质量内涵转变的需要,学院先后修订了《学院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21项制度。目前已形成一套适用于学

10 院内涵建设的管理制度体系,涵盖教学管理与运行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专业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55项。广大教职员工通过认真学习,增强了执行制度的自觉性,确保教学工作运行平稳有序,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是加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学院已经形成了由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务处、督导处、高教研究室、实训中心、系(部)和教研室等多层次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实施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院系两级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和权限清晰明确,共同负责教学计划管理、运行管理、检查管理和评价管理等全过程管理,形成了以教务处各管理岗位和具体岗位职责为“点”、以各管理科室和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为“线”、以教务处整体职能发挥和质量工程项目为“面”、以全院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为“体”,形成了“要求严、效率高、质量好,能适应“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需要的教学管理特色。学院对教师教学质量实行量化考核,由学生评教、院级督导、系部二级督导、同行评价、教务处评价等多元评价构成,量化考核结果与课时费挂钩,与专业技术职务脱钩,但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挂钩等。

三是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乐于奉献的专职教学管理队伍。现有专职教学管

11 理人员1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位(含在读)1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人,中级职称6人。教学管理队伍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政治素养好,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学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打造优质服务与高水平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教学管理团队。组织学习现代高职教育理论和管理方法,先后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省教育厅组织的中级管理人员培训班、评估专家培训班和高校大讲堂等,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学院,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建设。学院每学期围绕教学重点工作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学院层面每学期开展4-5次专题讲座、公开课、教改经验交流等活动。各系(部)围绕重点课程建设、教师能力提高等安排教研活动并逐渐形成特色。如经济管理系的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通过课改交流、教法展示等活动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信息工程系加强项目化教学的团队建设;政教部开展特色教研活动“精彩第一课”,引导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食品生物系以“教改45分钟展示”为主题,开展教师教学创新与设计活动。

五是加强教学管理手段建设。学院使用乾豪教务管理系统,逐步开发利用教学管理模块,目前已在教学任务管理、

12 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学生评教管理等方面实现了信息化、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教学日常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学院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便捷化。全院185个教室实现了全部多媒体教学,全部60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实现网络共享,55门课程建成网络课程。

2、学生管理组织健全且工作制度完备

学生工作围绕强校建设奋斗目标,坚持“建设高职强校,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先后获得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省直属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五四红旗团委、省委宣传部等四部门授予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高校舞蹈大赛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一是学生管理工作机构设置完备。学院成立了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学工处处长为副组长,各系学生工作副主任和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学生管理工作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各系学生管理队伍由学生工作副主任、团总支书记、学生干事以及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每年分别召开一次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和全院学生教育工作部署会议,对上一年度的学生工作进行总

13 结,同时提出本年度学生工作计划,全面促进学生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工作处下设学生科、舍务科、心理咨询室。学院设立有大学生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院每年对全体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选送优秀辅导员参加省辅导员基地和省教育厅举办的各种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到学院进行现场培训。通过开展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辅导员案例交流会、辅导员论文大赛等活动,为辅导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搭建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学院制订了《辅导员班主任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每学期期末对辅导员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院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包括日常管理、学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等23项学生管理制度。编制了《学生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并作为入学教育的必修内容。建立健全早操、宿舍卫生、晚自习检查相关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促进了学院良好校风的形成。

四是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四率”周报制。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达到“立德树人、精技强能、创业成才”的目的,并为创建良好的学风、校风,培养全面发展的

14 合格的实践技能型人才,自2006年以来,对学生进行“早操出勤率、上课到课率、晚自习出勤率和晚上归寝率”(简称“四率”)进行考核评比。学院制订了《关于实施“四率”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每一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考核量化标准,在实施中事项精细化管理,如对晚间归寝的考核实施四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记录,第一时间汇总,第一时间通告,第一时间反馈。由于制度健全、精细管理、实施得力、持之以恒,使全院学生的“四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五是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以新生入学教育月、首周教育活动、学雷锋活动月、文明教育活动月、诚信考试教育活动、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使“态度”教育得到深化。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唱响时代主旋律,为学院发展和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学籍管理制度执行严格

学院制定了《学籍管理制度》,对入学注册、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请假与考勤、学制与修业年限、留级休学与复学退学、转学与转专业、毕业结业与肄业等方面作了详细严格的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以抓考风促进学风建设

加强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和管理,进行“诚信做人、诚信考试”活动,助推优良学风考风的形成。《考试管理办法》中对试卷命题、组卷、考试组织、阅卷、成绩管理、违规处理等六个方面作了详细全面的规定。几年来试题质量不断提高,考试纪律不断加强,考风考纪越来越好,严格的考风,促进了学风建设。违纪人数逐年下降,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29人、20人和11人。

5、后勤管理为学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后勤部门紧紧围绕学院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后勤管理节约增收的途径和办法,开展节水、节电、维修、校园美化绿化等活动,严格管理,各级岗位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使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为学院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6、宿舍管理安全和谐

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公寓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公寓管理员岗位职责》、《公寓门卫岗位职责》、《公寓管理员岗位要求》、《公寓门卫岗位要求》、《公寓管理员管理办法》、《公寓门卫管理办法》、《公寓管理员、门卫考核办法》、《公寓管理员学期考核评分表》、《学生

16 公寓门卫学期考核评分表》、《公寓管理办法及要求》、《公寓内务卫生标准》、《学生公寓工作反馈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学生公寓火灾应急预案》、《学生公寓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辅导员、班主任公寓安全责任书》、《学生公寓安全责任书》、《学生公寓学生诚信保证书》等18个配套文件,保证了公寓管理井然有序,环境和谐安全,为良好学风的培育起到了支撑和保障。

(五)服务育人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学生资助保证特困生坚持修完学业

按照学院制定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管理办法》和《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条例》,认定并安排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兼职。2012年至2014年,勤工助学(含困难补助)的经费支出总计21万余元。

2、学生奖励注重品学兼优

按照《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评审条件,严格依照程序,近三年共计评审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672人,奖励369.2万元。达到了奖励品学兼优的目的,也激励和鞭策后进学生,同时从一个侧面助推了学院的学风建设。

3、心理健康教育富有成效

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集心理健康教育

17 工作、教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教研为一体,负责全院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中心现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8人。拥有个体咨询室一间,各系共设有8间个体咨询室。经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践,中心已创立了“一个中心,五级网络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生工作处设有专人负责心理教育工作,各系也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4、良好的学风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针对多数辅导员和班主任与所带班级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多数专业都实行了由专业教师担任1个或多个班级的专业导师的“导师制”,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更加有效地加强学风建设。在2011-2012学年实践学期中,学院共有6973名学生和130名教师深入90家企业进行实践锻炼。18名教师被评为2011-2012学年实践学期优秀教师,水产系教师刘畅、信息工程系教师常虹、经济管理系教师尹莹、生物制药系教师姜成忠等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岗位、不同经历、不同侧重点在全院教师大会上总结和交流了实践学期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实践学期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为学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基础。

5、进行学业的多元化评价

学院建立了以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认知维度为一体的学业评价体系,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形成性、诊断性和终结性的学业评价方法的运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程度不断地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引导和培育良好学风的不断形成。

6、党团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扎实

学院制定了《共青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工作条例》、《共青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团总支工作条例》和《共青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团支部工作条例》,共青团组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活动。2012年至2014年共涌现出673名优秀团干部,716名优秀共青团员,发展学生党员314名,为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做出了榜样,带动了学生中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学院团委指导学生组建了21个学生社团,每周都有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对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保障措施执行有力

1、经费保障充足

学院通过深化各项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开源节流,将有

19 限的资金用在重要事情上。2012年至2014年,学院用于勤工助学、困难补助、表彰奖励、比赛竞赛、学生文体和社团活动等总经费近1800万元,后两年分别增加3.11%和8.41%。

2、物质保障到位

学院建设了体育馆、田径场、篮排球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场馆设施,总面积达39772.16平方米,总造价3637.09万元。满足了学生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业余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的需要,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使得学生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心情愉悦,为勤奋学习、刻苦专研奠定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更加有益于学风建设。

3、实习实训平台建设配套实用

近三年,学院投入近1500万元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仪器设备总值已达到5005.96万元。

一是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整体升级。通过融资等措施筹措资金,将实践教学资金优先列入财务预算,专款专用,足额到位。近三年学院投入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用1017.41万元,实验实训耗材164.60万元,实习专项经费81.34万元,以满足校内实验实训的条件。近三年把投入的重点放在新建现代化实训室、中试生产线和配套设备的采购等方面,促进实验实训条件的整体升级。新建物流软件实训室、物流操作实训室、财务软件实训室、ERP制造业沙盘实训室、室内设计

20 构造与装饰材料实验室、室内设计施工技能操作实训室、小动物手术室、宠物饰品制作室等23个综合实训室;建成了省内一流水平的啤酒、乳制品、液体制剂、固体制剂、中药提取五条中试生产线。把企业生产线搬到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拓宽就业岗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成540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实训车间,基本满足建筑类五个专业施工和设计等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需要。在明月湖建设网箱养殖区、鱼类室外孵化场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水产养殖专业校内实训场所的布局,形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水产养殖实训基地。学院还引企入校,吸引北京同仁堂公司出资5万元,在学院建立中药实训室,捐赠了320味中药材,满足了制药类专业中药饮片质量鉴别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训需要;哈珍宝药业捐赠灯检设备,米旗公司捐赠焙烤设备,使实训内容更加丰富。

二是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学院以行业、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标准,以订单式培养、实践学期教学改革和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等形式为切入点,依托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切实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与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英立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市人家装饰公司、梅花集团通辽基地、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1 黑龙江富尔农艺有限公司等179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273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海尔集团、上市企业梅花集团等作为学院校企合作企业,提升了实践教学条件和社会声誉。

(七)效果评价和工作特色

1、加强日常管理引导学习习惯养成

以“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四率(早操出勤率、上课出勤率、晚自习出勤率和晚间归寝率)”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遵纪守则,从而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和互动,认真作听课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学生专业社团的各项专业活动,专业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2、学生职业技能不断提升

良好学风的建设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大幅提升,2012年,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25场,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36项、优秀奖3项。2013年学院共参加各类技能大赛20项,共获得89个奖项,其中国际二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1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4项。2014年198人次共参加了22大项44个比

22 赛项目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92人次获省级一等奖15项,106人次获省级二等奖21项,17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3、大力繁荣校园文化

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弘扬国学文化和以“忠诚、积极、负责”为要素的态度培养,有恒、明德、至善、修身、知行等育人理念,时刻让师生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2013年制作了校园景石文化宣传片,并将其定为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畜牧兽医系开设了《国学讲座》。校园文化节、“中国梦•爱国情”文艺汇演、出彩校园人、金话筒校园主持人大赛、校园最强音、“新时代新风采”共青团员风采比赛、纪念“12.9”大合唱比赛、庆祝建党系列教育活动等活动已经成为常态。校园篮球赛、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校园舞蹈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已经成为为学生活动的品牌;特色晚自习、团体操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成为各系的特色。高雅艺术进校园,京剧、民乐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欣赏美、传递美,促进高雅艺术正能量的传播。

4、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同步提高

学院先后出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规定》等相关文件,每学期至少两到三

23 次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招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年度工作计划中将招生就业工作都作为重点之一,并提出“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发展战略。毕业生进入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人数不断增加,职业发展竞争力显著提升。2012年哈药集团在全省仅三所高职院校中录用正式员工,学院制药类专业有47名学生在顶岗实践期间被全部聘任。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5年接收学院实践学期及顶岗实习就业学生500余人,有153人成为正式员工,由于企业对学院学生的认可度高,学生稳岗率达到90%以上。水产养殖技术类专业近三年有32名学生就业于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平均年薪达15万元。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3-8位,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三年,学院的就业工作、校企合作等被黑龙江卫视新闻联播报道6次,黑龙江日报报道4次、生活报报道7次,学院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院以“忠诚、积极、负责”为要素的态度培养与企业的文化理念高度吻合,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郝学智副总经理、哈尔滨米旗食品有限公司遇金满总经理等企业人士对学院的毕业生高度评价,企业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学院办学走向了以“质量促进就业,

24 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发展道路。

5、学院的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学院积极发挥农业院校的优势,在促进我省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一是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作为农业部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基地,学院连续五年开展“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培训宾县、呼兰、虎林等地的601名有创业意愿的农民;连续四年承担了五大连池、逊克、铁力、杜蒙等19个市县的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76名。在全省农业科技之冬活动中,学院农学系的专家教授深入到哈尔滨呼兰区为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基层干部和农民代表等1200余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李海军教授为呼兰区17个乡镇办事处的240名学员进行了有关农村经纪人的专题讲座;孙福东副教授为中组部、农业部共同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班,为来自天津、河北、吉林等地的100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进行有关“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讲座。周立军副教授结合呼兰区自然条件和园艺生产情况,为广大农民朋友培训树木移栽、园林苗木嫁接、大棚葡萄栽培等实用技术。

二是发挥优势,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学院积极发挥技术

25 优势,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水产技术与环境工程系与校企合作企业北京科力旺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在肇东市涝洲镇举办了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活动,150名养鱼户及技术人员参加培训;通过水产养殖技术创新和引进新品种,累计为多家养殖生产单位创收1600余万元;为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建立了一个省内一流、黑龙江水系种类最全的鱼类标本馆。农学系教师主持培育的6个早熟大豆品种,推广到10个省、区,总面积达30余万公顷,其中“北疆一号”、“北疆九号”大豆新品种分别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的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对口支援,积极开展帮扶工作。2010年9月和2014年2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学院承担了对口支援新疆职业教育任务,选派水产系张荣森教授、李丹副教授、孙占友副教授等3人分别到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职业高中承担为期1年的支教工作。同时,承担了福海县职业高中雷桂兰老师到学院接受为期半年的专业技能培训任务。2011年,承担了新疆福海县职业高中的何丽华和赛力克别克两位老师来校进行为期半年专业技术培训。

四是科技兴农,积极开展共建工作。学院积极开展院市科技共建合作项目,与呼兰区、虎林市、北安市建立了科技

26 共建关系,在共建市(区)建成了专家大院3个、科技示范园9个,扶持重点村屯24个,重点农户62个,培训农民约1万人次,并在当地建成了集引领农民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承担专业实训、实习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学院2013年被确定为黑龙江——教育部共建农村职业教育试验区成员,并与绥滨县实现对接。

三、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在学风建设的综合体系中尚需不断加强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注重把学风建设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通过开展学风建设年等活动,不断加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对学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渠道广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务求实效。

2、在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方面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定期开展学风建设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利用网络、宣传板报、微信和专区讨论等形式进行学风建设经验交流,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具有学院特色的优良学风。

27

学风督导策划书

学风督导1

学风督导工作细则

学风自查报告

学风自查报告

督导自查报告

督导自查报告

督导自查报告

督导自查报告

督导自查报告

《学风督导自查报告.doc》
学风督导自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