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2020-03-02 14:43: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出塞》教学设计 定兴第二实验小学 姚金杰

教材分析:《出塞》是小学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诗人把秦汉以来直至唐代千百年修筑边关所进行的战争都概括了起来,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入情入境的学习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三、体会诗人同情戍边战士,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思,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境。

一、知诗人 解诗题

1、知诗人: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古诗补充完整,出事课件。看来大家平时很注意积累,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特点?我们今天来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你对作者了解多少?指生简介诗人王昌龄。

2、解诗题: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意思是出征到塞外。)

3、奠定感情基调:你想到边塞看看吗?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读古诗 明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理解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3、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指名读, 齐读,师范读。)

4、交流词语的意思。

5、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6、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

三、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播放音乐。(板书:明月 关 人未还)看到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 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①、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 亲人) ②、补诗句:出(课件引入李颀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③、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①、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

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②、想象说话:

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指名反馈

③、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

“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 ④、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①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课件演示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

二、三。”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①、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补充:李广的资料)读这两句诗赞美赞美他——

②、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2、激情引读

①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②、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回到现实,我们今天的世界仍不和平,仍有一些人或组织试图扰乱和平,所以这也是老师的希望,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李广这样的人!

四、总结

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诵这首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看书。

五、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出塞

明月 关 人未还 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出塞

《出塞》

出塞

出塞

古诗出塞

王之涣出塞

阅读 出塞

《出塞》说课稿

前出塞

《出塞》说课稿

《出塞.doc》
出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