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2020-03-03 15:22: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许多农民工纷纷携子女返乡与家人团聚。我们也借此机会深入农村,鼓起勇气走进了那些有子女的农民工家庭,用我们的视野去观察和感受那些孩子在城里时的生活和教育。

此次调查问卷包括家庭总收入、总人口、用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对子女教育的关心程度、对未来子女升学打算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建议等十五个问题,均由我们逐个口述让他们现场回答并现场记录。 关键词:关键词

1、农民工,关键词

2、教育,关键词

3、生活状况 正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主要从事与产业工人一样的工作,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到90年代初期,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只身前往城市的农民工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住所后,开始将配偶、孩子带到身边,于是在城市里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许多农民工纷纷携子女返乡与家人团聚。我们也借此机会深入农村,鼓起勇气走进了那些有子女的农民工家庭,用我们的视野去观察和感受那些孩子在城里时的生活和教育。这次调查共涉及周边地区的近百个进城农民工家庭,调查问卷包括家庭总收入、总人口、用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对子女教育的关心程度、对未来子女升学打算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建议等十五个问题,均由我们逐个口述让他们现场回答并现场记录。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次调查中的一些统计数据:他们平均一个家庭有3--4人,每个家庭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其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每月可有2500元以上,最低的在700元以下,其中仅有20%的家长表示自己经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会定期主动和孩子、学校谈论学习,其他家长由于工作繁重,基本对孩子的教育持放任自流态度。 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对学校的教学情况持不满意或不了解的态度,许多家长抱怨这里的教学质量远不如老家的公办学校,

孩子空闲的时间很多,不过他们都对学校教师的敬业、负责和认真的态度给与了积极的评价。 30%的孩子会主动和家长谈论学习情况,约80%的孩子会向父母主动提出有关学习的要求,如购置文具、书本等,几乎都能得到满足,20%的孩子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如英语、美术等。调查中的所有孩子基本上都觉得学校的课程不难,自己可以应付,作业负担也很轻。70%的家长认为现行政策考虑了他们的困难,并在积极扶助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但仍需改进完善。 令人欣喜的是,调查中的所有家长都坚决表示现孩子接受的教育是绝对有用的,有必要的,只要孩子愿意,自己会竭尽全力支持孩子的升学,

一:步履蹒跚的花朵—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据估计,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约有300多万农民工子面

临受教育的问题。有关部门总结了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由于收入和生活地点的不固定,农民工子女辍学现象严2,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突出。3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情况不尽人意。4,公办学校的高收费令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虽然中央一再要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但城市公办学校的潜规则依然存在,借读费,赞助费的门槛仍然没有取消

二:追根溯源的探究—被人淡忘的公平原则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的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主要从事与产业工人一样的工作,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到90年代初期,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只身前往城市的农民工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住所后,开始将配偶、孩子带到身边,于是在城市里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学,经历了很艰难的历程:从最初的被拒绝排斥,到后来的自我解决,再到现在的被有限接纳,经过了10多年。为何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

问题,会经历这么多年的曲折和困难呢?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艰难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愿意造成?我们讨论出了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这是根本原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我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代价的。第二,我国户籍制度的硬伤—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公平。我国居民户口长期以来就被人为地打上了城乡的烙印,不客气地说,这就如同把全国居民分为了两个

等级,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找出第二例。第三,一些政府部门对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态度不热心,措施不得力。教育应该属于公共资源,理应由政府出面提供。因此当农民工子女教育出现问题时,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感想: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

作为国家政策长期照顾和扶持的大学生,更应该关注这些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我们可能是今后国家建设的领导者和主力军,农民工子女也可能在更远的将来担负起这个责任,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与国家的命运相连,更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告别那种“充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积极了解我们周围这些问题的现状,深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因为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就是相应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目前,中央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平等,不仅是财富分配制度的平等,更包括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生存机会的平等。其中教育机会是关键,如果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也一定能够在其他方面获得和他人平等的机会,相反,如果一个人连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都不能获得,那么他也很难得到其他平等的机会。可见,教育的平等性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站在平等的原则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地区平等。二,建立一套一致的义务教育经费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有体系。三,大力扶持民办教育,鼓励个人或团体面向进城农民工子弟办学。四,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从制度上保证这些公平原则的实现。以上这些建议是我们向政府提出的,除此之外,我们向广大在校大学生提出以下倡议,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给他们带去一点温暖。1,用善意的眼光和言语去对待这些辛苦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永远不要歧视他们,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2,尽可能的告诉你周围的人,农民工不是肮脏、穷、没文化的代名词,只是由于生活所迫。他们也想成为受尊重的人; 3,在生活不困难的情况下,尽量向农民工的子女捐赠一些有用的东西,哪怕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元钱,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 4,有机会的话,去农民工子弟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教一堂课,和孩子们谈一谈,他们清澈的眼神会让你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5,在学校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占用着宝贵的教育资源而虚度光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才能在今后改变自己和更多人的命运。希望广大和我们一样的青年学生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倡议,做到了这些,不仅会在你大学的经历中写下有意义的一笔,更让你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后记—明日曙光乍现

本届政府在关注普通民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部部减轻农民负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这将大大的改善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许多大城市都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出台了许多优惠扶助措施,一所所规范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出现在了他们的聚居区,许多辍学的农民工子女又重新回到了书声朗朗的校园;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试行城乡合一的户籍制度,摒弃了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居民享有了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居住、教育、就业机会;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志愿到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支教工作,为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带去了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知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学校园里开始经常出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募捐的活动,一批批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走向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课、调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利益,更多的温暖,让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平等、和谐、美好。

看着这里的孩子们那充满求知欲的明亮眼神,我们感到了作为大学生应该承担的那份厚重的责任,同时,我们也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终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致谢

最后,在此也对那些接受我们调查的农民工家庭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他们新年快乐

1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与思考

农民工子女教育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城市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策略探析

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doc》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