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党史专题总结

2020-03-03 03:34: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共党史专题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1949)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外部条件

(2)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内容、意义)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意义)

(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浪潮:顶点:京汉铁路大罢工

2、国民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国民革命的兴起: 1925年,五卅运动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高潮为“省港大罢工”

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为北伐奠定基础

(3)国民革命的发展

(4)国民革命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右派加紧夺权,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进步人士

(5)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作用: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

(6)深刻的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3、国共十年内战

(1)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发动起义,开始了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序幕;“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道路

1)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进行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经济建设 4)进行“反围剿”斗争,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5)实施战略转移,进行工农红军长征,6)召开遵义会议

(3)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九一八”后,东北沦陷,组织抗联,进行抗日2)华北事变后,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高潮4)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领导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1)1937年,国民党宣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2)中共在敌后战场发挥作用(3)中共在抗战中的政策

1)政治上,提出了抗战、团结、进步三大口号,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军事上,发动了百团大战,坚定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展开反扫荡斗争

3)经济上,制定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5、人民解放战争

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广大人民同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前期重要的事件:

1)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2)军事上,给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以有力回击

(2)内战爆发:

1)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2)中共采取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3)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4)实行土地改革

5)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3)内战后期

1)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规定革命胜利后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2)渡江作战,国民政府覆灭

(二)中共党史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1949——)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知识点梳理: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三大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工业指标超额完成。

①全国工业总产值大增

②新建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5)两大阵营对立中的中国外交:

①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建国初,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走向了成熟。

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

④亚非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

1、左倾错误的发展。

(1)经济上,提出了盲目求快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困难。

(2)政治上,反右倾斗争扩大化。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1959年,出现了新中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4)60年代初,开始纠正“左”的错误,但是因为纠正错误不彻底,导致了“*”的爆发。

2、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经济: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 (2)科学技术:第一颗原子弹试暴成功,第一颗氢弹试暴成功

(3)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3、“左倾”错误发展,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4、外交成就:(1)1976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由此从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重振与辉煌(1978年改革开放后)

知识梳理: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1978年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时期。

2、经济体制改革。

(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85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对外开放。

(1)建立沿海经济特区。

(2)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4、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突出。

(1)1978年,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2)1982年,人大通过《新宪法》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改革的重点。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成熟。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处于酝酿阶段

(2)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4)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5)1997年,十五大正式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6、外交事业新突破:展开多边外交、成立上合组织。

7、“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2)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课后训练:

1、“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方针的提出,充分反映()

A、苏联对我党的正确提示B、城市已不适合我党领导革命斗争

C、农民是革命的领导力量D、毛泽东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

A、发表《文学改良刍议》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C、主持了中共一大D、出席了中共七大

3、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措施是(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4、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其后中国革命的发展仍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与此结论不相符的是()

A、直接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B、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C、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D、为革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5、五四运动与五卅运动的相同点是()

A、具有反帝爱国性质B、遭到过民国政府的镇压

C、中国共产党起到了领导作用

D、运动后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6、“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起义D、广州起义

7、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讯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8、(多选)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

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C、以青年学生为先锋D、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9、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1、“一个国家,不在美国的领导阵营里,便在苏联的阵营里,在斯大林和麦卡锡之间,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根据这种状况,新中国建国初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大力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2、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突出社会主义原则,这反映了我国()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

B、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立

C、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3、1952年底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确立了()

A、生产资料公有制B、人民公社体制

C、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3.15总结

3.15活动总结

3.15活动总结

3.15活动总结

3.15活动总结

.3.15政治活动总结

质监局3.15总结

3.15活动总结

3.15维权总结

3.15活动总结

《3.15党史专题总结.doc》
3.15党史专题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