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家的印象

2020-03-01 21:13: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毛里奇奥•波利尼的印象

最初对波利尼产生兴趣是因为他在钢琴的造诣上有“十一个手指”的美誉,然后在网上找到了他演奏的肖邦、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波利尼。在倾听他的作品过程中,非常有感觉,波利尼演奏出来的旋律能引发内心的触动,令人沉迷其中。尽管他已近71岁,不再年轻了,但是看着他演奏时灵动的手指,与钢琴非常的切合,难怪众人会说他仿佛有“十一个手指”一般。

波利尼的作品向来被评为犹如水晶,明净清澈,仿佛三月的寒溪,清冷冷地流入心中,却又带出微微的余温。他对节奏的把握很致密,绵绵不断,节奏不散,高潮部分的激励与转出时会给人带来瞬间的感动,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这一段对波利尼的评论恰好体现了波利尼的演奏风格,道出了听众的心声。

在某些人看来,波利尼与他的老师米开朗吉列一样,是“冰冷的技巧大师”:他的演绎精准,技巧上毫无缺陷,如同拥有“十一个手指”,但缺乏主观情感的投入。但是假如波利尼的演奏缺乏主观情感的投入,那么他的钢琴演奏如何能打动听众呢?波利尼对钢琴理应是充满感情的,他将他的一身沉浸与钢琴的艺术之中,那么他的钢琴演奏必定是有灵魂的。

波利尼一向被认为是“毛病”最多、最难伺候的钢琴家。他因经常取消演出、长期紧张以及过分焦躁的演绎遭人诟病,他1963 年在伦敦的首演被《泰晤士报》评价为“像是要去赶9 点的火车”。波利尼又有着充沛的能量。他热爱飙车,有一次因车祸摔断后背,严重到不得不靠每小时注射吗啡和可卡因维持生命。波利尼的挑剔同时体现在乐器上。每年演奏40 场音乐会的他,必然“随身携带”其钢琴及御用调音师。

在我看来,波利尼是一个有性格的艺术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权利,假如人人都拘谨,不敢张扬个性,那么这样的人一定是平凡的。波利尼作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我们不应在小节上对他做过多的要求,这样只会显得我们过于挑剔。我觉得,他的作为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听众的负责。 “我来到亚洲演出的机会并不多,不是我偷懒,而是我习惯于把音乐会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我不喜欢举办太多的音乐会,特别是与大编制的交响乐团合作举办的音乐会,我弹得很少。这是我的一个习惯。”波利尼说,他更喜欢录音,在棚内静谧独处的环境中,他能更细致地诠释音乐,与作曲家们靠得更近。 波利尼被称为“肖邦波利尼认为钢琴对音乐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件乐器都有自己的脾性,比如钢琴表面上是木头和钢丝做的,但是每一个部件都磨合了好多年,我的手一触键,发出的声音就像多年相处的朋友一样亲切熟悉。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让我换一架钢琴演奏,我会觉得找不到感觉。但是这具有不确定性。每到一个城市演出,我还是习惯于用自己随身携带的钢琴。这个大家伙跟着我长途跋涉,很不方便,但是我不想放弃,不仅为了我自己,也为了观众的耳朵着想。”的权威诠释者”,但在上海音乐会上,他却没有选择肖邦,而是挑了一些冷僻偏门的作品。上半场的舒曼《无乐团协奏曲》和《C大调幻想曲》是音乐会上不常出现的作品,下半场的勋伯格、韦伯恩和德彪西的作品,更是鲜在音乐会上演出。

某种程度上说,波利尼是极其冒险的,这些前卫先锋的曲目很难获得现场效应,既煽动不起观众情绪,也很难保证票房。但音乐会上,波利尼总是持之以恒地演奏现代音乐作品,让人们聆听这个时代的声音。“演奏20世纪的音乐是音乐家的责任。世界音乐的发展并不是说到了马勒和普契尼之后就停止了,而是有更多丰富的东西。作为钢琴家,我要把这个世纪的音乐语言传递出去,让世人知道,马勒之后的作曲家们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波利尼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少贡献,“我做的其实很少,正因为没人去做,才显得我很突出。媒体会对视觉艺术做很多推广,却很少关注现代音乐,大众对这类音乐是陌生的。如果唱片公司、媒体、音乐家们能多多推动现代音乐,相信听众们会接受。” 波利尼对听众的负责,对推广音乐做出的努力,令我十分敬佩。不是每个音乐家都能做到像波利尼这样,敢于张扬个性,并且将对音乐的热爱付出行动。 49年前,那个参加肖邦钢琴大赛时荣获金奖,并被鲁宾斯坦称赞为“比我们所有评委的技术都要好”的俊朗年轻人,如今已是71岁的老人。毛里奇奥•波利尼如果要评选当今国际乐坛10位最伟大的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一定榜上有名。跟那些一年动辄开150场音乐会的职业钢琴家相比,波利尼每年只弹40场左右。并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举办音乐会的数量也正逐渐下降。 如今,波利尼不再年轻,老一辈的钢琴家终将逝去,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以后世人还有多少次机会能去波利尼的钢琴演奏音乐会呢?

对“印象管理”浅见

音乐家

音乐家

音乐家

我对大学的印象

著名音乐家

音乐家聂耳

音乐家名人名言

音乐家贝多芬

音乐家比较

《对音乐家的印象.doc》
对音乐家的印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