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将星璀璨 旅大警备区的开国将军们(一)

2020-03-03 16:54: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原创]将星璀璨 旅大警备区的开国将军们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其前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1951年3月16日在北京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领导机关,陈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2年4月7日,陈赓奉命代理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3兵团工作由王近山代司令员负责。1953 年春,许世友任第3兵团司令员,曾绍山为副司令员,杜义德为副政治委员。王近山代司令员轮换回国,该兵团辖第

12、第

15、第60军,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3兵团涌现出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伍先华、胡修道、杨春增等6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以及柴云振、黄家富、等一批特等功臣。打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威,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威,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该兵团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第60军于1953年9月、第12军和第15军于1954年5月回国。1955年志愿军第三兵团领导机关进驻旅大地区接受苏军防务。1959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三兵团改称旅大警备区,曾绍山中将任司令员,杜义德中将任政治委员,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个正兵团级别的警备区。先后有许多开国将军在旅大警备区任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任司令员曾绍山中将(1914年12月-1995年1月26日),1914年12月出生,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东湾村人。贫农家庭。幼时读私塾3 年,因家贫辍学,在家放牛,帮父母耕种。1929年共产党在大别山区领导农民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并在其家乡爆发了丁家埠暴动,曾绍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三十三师任传令兵、勤务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政治部少年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秘书、师司令部参谋。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作战股股长、旅参谋长,太行军区副旅长兼分区司令员、分区政委兼中共二地委书记。参加了夜袭阳明堡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副司令员、皖西军区司令员、第三兵团军长。参加了上党、进军大别山、渡江、西南等战役。恢复和建立皖西革命根据地。1948年春,刘邓大军主力转向外线作战,他率部坚持皖西大别山斗争。国民党调集大量兵力,在皖西大别山区的所有交通要道、重要村镇和制高点,建立据点,进行分区式的反复“清剿”,妄图彻底摧毁皖西大别山区革命根据地。他根据刘伯承、邓小平的“只要拖住敌人,争取了时间,便是胜利”的指示,一方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内线开展游击战争,巧妙地与国民党军周旋,拖住国民党军不放,一方面派出精干部队,跳至外线,在庐江、巢县和巢湖沿岸,袭击国民党军要害部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将皖西大别山区革命根据地坚持下来,胜利地完成了“拖住敌人”的任务,为组织淮海战役争取了时间。1949年4 月,他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协同兄弟部队解放宁、沪、杭地区。接着,率部进军西南。经1 个月的急行军,在重庆附近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部1 万余人,迫使胡宗南部第十八兵团起义。大西南解放后,他率部驻扎重庆,负责川、黔、湘、鄂边剿匪任务。他认真执行城市、新区和民族政策,一面剿匪,一面维护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安定人民生活。1950 年1 月,调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川东军区副司令员。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12军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该军入朝后立即投入我军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第五次战役,在第二阶段,第31师91团在被敌军重兵包围在三八线以南将近100公里的困难情况下,机智勇敢,胜利地成建制突围归来。在上甘岭战役中,该军的第31师投入战斗,收复并巩固了除两个班阵地外全部表面阵地,先后涌现出杨春增(第35师104团副排长)、伍先华(第34师100团2连班长)、胡修道(第31师91团5连战士)等著名战斗英雄。12军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该军共歼敌约50万人。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1955年11月3日至14日,我军在辽东半岛举行陆、海、空三军空前绝后的联合抗登陆军事演习,曾绍山中将在辽东半岛举行抗登陆演习中任集团军司令员。1959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曾绍山中将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员, 1959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66年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75年9月--1977年2月任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1980年调任济南军区顾问,1988年离职休养。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

九、

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月26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81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任政治委员杜义德中将(1912年5月16日-2009年9月5日)湖北省黄陂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早年当学徒,做工。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至1931年任红11军31师4大队战士、班长、排长。1931年至1932年1月任红1师3团3连连长、政治指导员。1932年1月至1933年1月任红4军(原红1军)第10师30团3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入川北。1933年1月至至7月任红4方面军第10师29团政治委员。1933年7月至1934年部队扩编任红30军89师政治委员。1934年改任红31军第91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历次反“围攻”作战。1935年1月调任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5月参加红军长征,不久任方面军总指挥部第4局局长。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任红4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同年冬奉命转战川康边。1936年2月至11月任红军骑兵师师长。率部北上到达甘肃。同年11月所部奉命编为红军西路军,任总部警卫团团长。1937年1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5大队大队长。1939年至1940年任八路军第129师随营学校副校长。1940年至1941年任八路军第129师新4旅副旅长。1941年至1945年任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冀南区第二地委书记。率部参加巩固发展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前后至1946年任冀南军区指挥部副司令员,冀南军区司令员。1946年至1949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挺进大别山和淮海等重要战役。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0军军长。率部参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南军区司令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0年至195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 1951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后兼任朝鲜东海岸防御指挥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至195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10月至1959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兵团政治委员。1959年9月22日至1959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1959年11月至1960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旅大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1960年3月起)。1960年7月至1967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海军党委副书记,其间:1961年3月起兼任解放军监察委员会常委,1963年3月起兼任海军监察委员会第二书记、书记。1973年7月至1977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1977年10月至198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政治委员,其间:1973年12月起任海军党委常委,1977年12月起任海军党委第三书记。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1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1980年5月起),1980年6月至1983年5月任兰州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二任司令员刘转连中将(1912-1992),1959年10月至1962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司令员,1912年生,原名刘昌发,湖南省茶陵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读过4年多私塾,后放牛、耕田。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秘密交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7月任游击大队区队长。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腰陂区游击队队长。11月编入湘东南游击大队,任班长。1931年2月任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副排长。1932年8月任副连长。1933年1月任红8军第22师第54团第4连连长。11月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湘赣第17师第49团营长。1934年8月任第49团参谋长,参加湘赣革命根据地各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9月任红6军团第17师第49团团长。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任红6军团第17师参谋长,1936年兼第17师第51团团长。率部参加长征。1936年2月至7月任红6军团第17师师长。7月至10月任红二方面军第6军模范师师长。率部参加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反“围剿”作战。到达陕北后,1937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起担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第717团团长。1940年11月起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兼晋西北军区第359旅第718团团长。1944年起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359旅参谋长。参与领导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参加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围剿”,巩固和发展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5月至8月任八路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司令员,奉命率队南下。进至河南新安时,正值日本投降,旋即奉命转赴东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59旅旅长。1946年1月至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59旅旅长。同年3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旅旅长、哈北军分区司令员。1946年8月至1947年1月任中共合江省委委员、合江军区副司令员。同年10月任佳木斯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1946年10月至1947年1月任合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1月至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师长。5月任中共松江省委委员。5月至6月任松江军区副司令员。5月至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副师长。9月至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第29师师长。1948年11月至194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40师师长。1949年4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8军副军长、党委常委。参加北满剿匪、解放哈尔滨战斗、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1949年8月至9月任中共赣南、赣西南地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任江西赣西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党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第二副军长、党委常委,1950年4月至1951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第48军军长兼赣西南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至1952年4月)。1949年11月后任中共赣西南区委委员。1951年7月至1952年8月任中共北江地委常委。1952年4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1军军长兼粤东军区司令员,1952年6月至11月任党委副书记。

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同年10月至1959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第3兵团副司令员。1959年10月至1962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司令员,1961年6月至1962年9月任警备区党委第二书记。1962年6月至1970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62年9月至1967年3月任沈阳军区党委常委。1975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0月28日在广州逝世。

第三任司令员江拥輝少将(1917-1991),1962年6月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江西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人人。11岁时,担任了叶坪乡儿童团团长,并用毛笔工整地写下了“跟共产党走,至死不变心”的铮铮誓言。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他在革命队伍的战斗生涯,在血与火的战斗岁月中,逐步成长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保卫局科员、第二师四团特派员、师特派干事。参加了长征。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15师保卫部巡视员、鲁南支队6团副政委、14团政委,滨海军区13团营长、团长。1946年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师2团团长。1946年夏任1师副师长。1947年5月任1师代师长。1947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1师师长。1948年11月任解放军第38军112师师长。1949年8月任第38军参谋长、副军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副军长。在指挥三十八军德川一战,全歼了德川之敌,辉煌的战果为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亲自在起草表彰三十八军的嘉奖令中写道:“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从此三十八军就享有了“万岁军”的美称。作家魏巍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就是详细记述此战役中三十八军这一支英雄部队当时惊天动地的战斗场景。从此,三十八军享有“万岁军”的美誉。战后,毛泽东主席赞誉三十八军为“胜利之军”。江拥輝以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赫赫战功与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3年5月任军长。从入朝作战回国后,江拥輝在“万岁军”中战斗、生活、工作了整整26年。

1957年8月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1960年5月-8月任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1960年8月-1962年在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1期学习。1962年6月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员。1964年8月任沈阳军区参谋长。1968年5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83年10月-1985年8月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共9-12届中央委员,13届中顾委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2级八一勋章、2级独立自由勋章、1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1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2月13在沈阳逝世。一代名将无愧地走完了人生历程。 这些老将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从南打到北,从北打到南,又打到朝鲜战场,将军们历经战火,摸爬滚打干上来的。他们身上都带有霸气、傲气、硬气,这种气质就是我们的军魂。

这些老将军们曾先后带领部队浴血奋战,铸造了部队的顽强的战斗作风。他们的个人经历就是一部军史,就是一个部队的发展史,他们为部队的建立、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会永远缅怀开国将帅们为创建新中国所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也会永远牢记无数个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新中国成立的英烈们们!他们的名子与江山同在,日月同辉,他们是一座座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永远载入史册

开国后,活过100岁的长寿将军们

开国将军小故事

原旅大警备区守备二师子弟迎新茶话会

健在的18位开国将军

中共百名开国将军任职

人民海军中的开国将军

开国将军888:郑三生少将

开国十大元帅_十大将军的儿女现在做什么

十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汪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开国将军栗在山,隐姓埋名十三年

《原创]将星璀璨 旅大警备区的开国将军们(一).doc》
原创]将星璀璨 旅大警备区的开国将军们(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