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

2020-03-03 01:37: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结核病防治知识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合菌可 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 但主要侵犯肺脏, 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又称为痨疾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 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 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 所以, 世界卫生组织于 1993 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 定每年 3 月 24 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还是因 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 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 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 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的与之斗争,结核病 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结核病的传染病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 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 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 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 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 病变中的结合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 菌传播。 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 但当病人治愈了, 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 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 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 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 及治疗之前;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 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 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咳嗽传染”是经科学实验证 的, 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也有可能通过随地吐痰形成的 “尘 埃传染”,但这是次要的传播方式。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 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其 繁殖,称为“原发感染”。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 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 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 重的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的结核病潜伏在各种 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结核病”, 也叫“内源性发病”。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 形成“外源性发病”。所以,积极发

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 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 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 发病的机会。 肺结核主要的常见症状 与其他疾病一样,肺结核病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 明显症状。此外,即使有了症状,由于肺结病的症状没有很 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肺 结核病。 通过很多调查分析看,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 咳嗽咳痰超过 3 周;咯血;发热或胸痛超过 3 周; 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以为“肺结核可以症状者”,就 应当想到自己是否的了肺结核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所或 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 X 先检查外,一定要做痰 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 确诊。早期、正确的诊断时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 为何肺结核病人必须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为加强全国结核病疫情的管理,卫生部决定将肺结核病 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管理。并 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将肺结核病可疑者和肺结核病人 转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督导化疗与管理。 结核病的正规彻底治疗必须有 6—8 个月的疗程,且需要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彻底治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 出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要求病人每次服药均要在医务人 员的面视下服用(DOTS),以保证尽可能的治愈所有的结核 病人,已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因此,医院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结核病人应即使转 至结防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管理,各综合医院的领导和医务 人员要从公共卫生的高度认识转诊的重要性,认真做好结核 病转诊的工作。同时病人要从自己和亲人的健康出发,及时 到结核病防治转移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和管理。 我国目前结防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 疗。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大阶段:强 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 2-3 个月,联合应用 4-5 种抗结核病,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 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继续期为巩固 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 4-6 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 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肺结核的诊治方法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主要有:

一、痰结核菌的检查: (1)痰涂片检查。一般初次就诊要查三个痰标本,即夜间 痰、清晨痰和即时痰。它虽然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指标”, 但阳性率低是美中不足之处。 (2)痰结核菌培养,但需时 6-8 周,应用受到限制。

二、X 线检查 胸部 X 先检查不但可以早期

期发现结核病,而且可以确定 病灶的部位、性质、范围,了解发病情况及用于治疗效果的 判断,并且开展方便。胸部 CT 可以发现较小的或隐蔽部位 的病变,可以弥补一般 X 线检查的不足。

三、肺结核免疫学诊断:

四、其他检查

1、

2、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胸腔镜和纵隔镜检查 超声波检查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 用药。只要你和医生很好合作,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结核物有异烟肼 (H) 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链霉素(S)。在强化 期几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继续期则选择其中的 2—3 种药物。 治疗过程中的服药方法都采用隔日服药,以便于督导化疗的 实施,使病人能全程,不间断的服药,已提高治愈率。

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结核病防治知识试题

结核病防治知识专栏

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结核病防治知识教案

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doc》
结核病防治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