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20-03-03 19:36: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

护理干预

跌倒在我国人群意外伤害死因中顺位排在第4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位居首位,并且随年龄增大跌倒死亡率急剧上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到最高。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因跌倒致死的有1983例,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87.1%,死亡率达77.9/10万,相当于每天有4.7个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此外,在老年人因伤就诊病例中,有一半以上为跌倒病例;因伤住院病例中,超过80%为跌倒。意外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第一死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住院老年患者也不断增多,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事件,不但影响医院的信誉,增加患者家庭负担,也给老人带来心理创伤、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的丧失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保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日趋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老年患者进行相关跌倒因素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防止和减少跌倒意外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跌倒原因分析

(一) 自身原因

1、生理因素

由于老年人本体觉、深度觉、视觉及触觉均有有降,反应迟缓、下肢肌力减退、躯体摇摆较大,夜尿增多(每晚多于2次)均易引发跌倒。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跌倒的几

1 率为男性的2倍。

2、病理因素

一些老年疾病,如精神状况缺失(包括定向不良或痴呆)、丧失意识(昏厥或癫痫发作)、搞的老年抑郁数值、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骨关节疾病(下肢关节病变和足畸形、胼胝、拇指囊肿胀)等使老年患者步态不稳易发生跌倒,患病种类越多跌倒危险性越高。

3、药物因素

镇定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静药被公认识发生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扩血管药、利尿类药、缓泻剂等会影响患者神经、视觉、平衡、血压及代谢等,加之老年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及敏感性受机体退化影响,易发生迟缓和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跌倒概率的增加。

4、心里因素

个别老年患者个性要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里,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也要尝试去做。觉得患病拖累了叫家属,特别是长期患病后,在夜间当其有排便需求的时,因内疚感使其不忍心唤醒家属,亦不愿麻烦护士,从而独自下床后因出现体力不支而跌倒。也有由于害怕跌倒发生,限制和减少活动后,导致功能缺陷及活动能力进一步降低,跌倒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二)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51%与环境因素有关。由于对医院环境不熟、病室内外有障碍物、照明不足、地面潮湿、防护设施不到位、病床过高无护栏等会导致跌倒发生。

2、衣着及其他因素

穿着过长过大不合身衣裤,鞋不跟脚,

2 鞋底不防滑,夜间上厕所时睡意朦胧,无人陪护或陪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也易发生跌倒。进餐洗漱等时间段因拥挤也易发生跌倒。老年患者胃肠生理功能退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加之躯体疾病常发生拒食、少食、不知饥饱、挑食等致进食不足,易导致低血钾和肌无力,从而增加跌倒的概率。

二、护理干预

1、增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跌倒属于突发意外事件,状况各式各样,并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只要加强防范意识,就可预先预防。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分析跌倒意外发生存在隐患和原因,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不断细化及改进服务。

2、详细的入院评估

我院建立了跌倒评估、监控登记表,入院时即对老年患者从年龄、活动能力,意识状态、自理能力、有无眩晕史跌倒既往史、有无肢体及视觉功能障碍、使用药物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跌倒评估。如评分≧10分即为高危人群,即向家属告知并予以签名,并在病历和床头做醒目警示标记。对老年体虚但尚能活动,以往有跌倒晕厥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等患者重点关注,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加强巡视。

3、切实有效的健康宣传及预防措施

重视环境、安全、药物等放面入院宣教,宣教语速缓慢并可能多次反复,是老年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嘱行走时需有人搀扶,适时使用拐杖、扶手;起身、起床时动作宜缓慢,保持稳妥坐姿、卧姿;坐厕旁加置扶手;24h有人陪护,勿单独外出活动,外出检查时有人陪同;

3 使用护栏床,并告知当护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将护栏放下,切勿翻越;指导正确用药,给予预见性的指导帮助,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后的反应,使其知晓自身有哪些易发生跌倒的因素,减少跌到发生。

4、预防组织灌注不足所致的跌倒

对高血压、心律失常、血糖不稳定、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眩晕,帮助老年患者分析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积极防止可能诱发跌倒的疾病,如有效控制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指导改变体位及上下床的方法,告知老年患者变换体位时缓慢并休息1~2min,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近坐下或上床休息。

5、预防平衡功能及肌肉力量减退所致的跌倒

助步器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借助合适的助步器能部分降低跌倒的危险。为平衡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必要时病房提供助步器。鼓励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增加肌力、柔韧性、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6、预防药物及心理因素引起的跌倒

由于年龄、家庭、社会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老年患者对防跌倒的认知及认同感也不同。临床护理中要熟悉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关心和尊重患者,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能力。对服用增加跌倒危险物的老年患者,告知如夜间有事请叫醒陪护人员或打铃呼叫护士。

7、完善家属告知制度

当确定为跌倒高危患者后,根据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加强患者家属防范意识,讲解跌倒不良后

4 果及预防措施,使其明白患者目前状况及需配合内容,进行防范教育和技能训练。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患者应建议家属陪护,无法陪护着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8、营造适宜的医疗环境

保持病房光线充足,避免闪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持病室地面清洁干燥,及时擦干积水和油物,拖地时应避开患者活动高峰期,地面湿滑时出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告知患者及家属若发现地面有水渍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避免在水渍处行走。浴室增设防滑垫,病床高度适宜并配有护栏,床头设有床头灯和呼叫铃,呼唤器放置在易取位置。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杠,便于入厕后站起时借力。衣裤大小合适,裤腿利索,鞋子防滑合脚。

三、小结

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化社会,随着高龄人口比例的增加,跌倒将成为增加社会医疗支出的重要因素,对老年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做好预防跌倒的措施已成为护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

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精神患者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住院患者用药安全问题及综合干预

3月跌倒护理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心内科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doc》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