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第八课学案

2020-03-01 19:48: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

第八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基础知识记忆:

1、什么是自立?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意味着要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2、为什么要培养自立品质?

答:①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②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3、怎样才能走向自立?(怎样培养自立品质?)

答:①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②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③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一个人是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克服依赖性

B、能否独立地作出决定 C、能否积极进行锻炼

D、能否自强

2、小明同学上中学时就注意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入大学后他又尝试勤工俭学,先后做过推销员、家庭教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自立能力也明显比一般同学强。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培养自立能力要(

) A、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反复锻炼

B、从小开始兼职,去做童工

C、多做大事,多经风浪

D、多读书,从书本中学习相关知识

3、针对“我们是否应当自立”这一主题,七年级(5)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A、小虎:我特别想独立,凡事由自己做主,父母老师都不能干预

B、小丽:我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何必非得自立自讨苦吃呢?

C、小红:我现在未成年,需要大人的照顾与帮助,自立是18岁以后的事情 D、小涛:自立并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们需要自理

4、中国有句俗语:“娇子不成器”,意思是说娇生惯养的孩子不可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警示我们(

①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②努力学习③万事靠自己,不能求于别人

④克服依赖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问答题

1、2012年8月27日《威海晚报》讯,8月26日,哈工大(威海)迎来新生报到高峰。当天上午,记者在报到现场发现,新生“单枪匹马”来的寥寥无几,前来送学生的“亲友团”很庞大,七旬八旬爷爷奶奶辈的不少。截止26日上午11时,哈工大(威海)语言文学学院的105名新生已有70人报到,据负责接待的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介绍,只有2至3名学生自己来报到,其他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哈工大(威海)其他学院的情况基本类似,带着“亲友团”报到的学生达九成。

(1)以上材料说明了绝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什么品质?列举你身边类似的两则事例。

(3) 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必须要掌握适当的方法。请大家为自立能力的培养贡献几个金点子。

2、招聘会上,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60多份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此时此刻,她的儿子正“赋闲”在家,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1)造成“儿子赋闲、老母应聘”的原因有哪些?请从儿子、父母角度进行分析。

(2)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说说理由?

(3)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打算怎样为今后的参加招聘做准备?(至少谈两个方面)

第八课第二框、描绘自强人生

基础知识记忆:

1、自强的表现有哪些?

答: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2、自强的意义:(为什么要自强?)

答: ①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②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怎样走自强之路?

答:①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要自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为人生目标执着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③从小事做起,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我国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这些古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B、自强的人都是君子

C、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D、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2、小涛是七年级(2)班的同学,他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他只好与父母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难。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依旧努力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他先后获得“中国好儿童”“十佳少年“等光荣称号。小涛的事迹告诉我们(

A、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

B、逆境比顺境对一个人的作用很大

C、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D、自强是进取的动力,也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3、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领导和依靠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美诗篇。自强不息(

①是中华儿女人人都具备的精神风貌②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③使中华民族经历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④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A、取得社会的帮助

B、为人生的目标执着追求 C、认识自己的长处

D、避开自己的短处

二、问答题

1、2011年10月17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举办“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获得者—潘蔚同学先进事迹报告会。潘蔚幼时虽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终生与轮椅相伴,但自08年入校以来,她自强不息,敢于正视困难,学习刻苦努力,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多次获得校内一等奖学金和“安徽工业大学十大杰出大学生”的多种荣誉称号。

(1)在潘蔚同学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2)自强对潘蔚同学的人生发展有何意义?

(3)在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自强的品质?

2、我国宋朝大文豪苏洵,相传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几次应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精通六经百家之说,并因散文的极高成就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奇葩迟开,大器晚成”。

(1)苏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小故事?

第八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二、问答题

1、(1)缺乏自立品质。举例答案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2)①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②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③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2、(1)父母从小对儿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使儿子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儿子不务正业,没有责任心,缺乏自立能力,只知道吃喝玩乐,荒废了大好青春时光。在学习阶段不学无术,导致没有本事和能力去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 (2)不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因为他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见、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聘用以后不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将会影响到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3)①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培养自己的自立自强能力;②告别依赖,独立生活,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③明确自己的责任;④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自己过硬的本领和技能;⑤利用适当机会大胆投入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丰富社会经验。(至少3条)

第八课第二框、描绘自强人生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B

二、问答题

1(1)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潘蔚同学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自强使潘蔚同学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进取。自强会使潘蔚同学依靠坚强意志,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习刻苦努力,并最终取得多种荣誉称号。

①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要自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为人生目标执着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③从小事做起,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2、(1)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强是进取的动力,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巨大作用;我们青少年应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2)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政治第八课

八年级政治导学案

第八课导学案

必修一第八课学案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学案

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一课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爱你,中国》学案

初三政治第八课第二课时《感受现代科技二》学案

八年级第八课讲课教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八课 第二框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学案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第八课学案.doc》
八年级政治第八课学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