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负反馈学习总结

2020-03-03 06:33: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指放大器输出负载上的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称为反馈网络),送回到输入回路,以对放大器的输入电压或电流产生影响,从而使输出负载电压或电流得到自动调节。

2、有无反馈的判断

是否存在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相连接的通路(即反馈通路),输出量的大小是否会影响放大电路的净输入。

3、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基本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1)按反馈极性分:正反馈、负反馈 反馈极性的判别:

先假定输入量的瞬时极性为正极性;

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逐级推出电路中各点的瞬时极性,直至推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

最后在输入回路进行比较综合,判断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如何变化。

(2)按取样方式分:电压反馈、电流反馈 取样方式的判别

方法1:根据输出回路对电压或电流的取样方式确定。 方法2:推论(适用于有公共地时)

若负载与反馈从放大器件的同一输出端接出,则为电压反馈。

若负载与反馈从放大器件的不同输出端接出,或负载没有直接接地,则为电流反馈。 方法3:根据反馈表达式

若反馈量可以表示为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表达式中不含负载RL),则为电压反馈。 若反馈量可以表示为与输出电流成正比(表达式中不含负载RL) ,则为电流反馈。 方法4:推论(负载短路法) 将放大电路的负载短路(RL=0),若输入回路中仍然存在反馈量(Xf ≠0),则为电流反馈; 若输入回路中不存在反馈(Xf =0),则为电压反馈。

(3)按求和方式分:并联反馈、串联反馈 串联反馈、并联反馈的判别

方法1:根据输入回路的连接方式确定。 方法2:根据求和表达式

若以电压量进行比较求和,则为串联反馈。 若以电流量进行比较求和,则为并联反馈。 方法3:推论(适用于有公共地时)

若输入信号与反馈接到放大器件的同一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 若输入信号与反馈接到放大器件的不同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

二、引入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哪些好的影响,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1、提高闭环增益的稳定性

放大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后,增益的相对变化量dAf/Af是无反馈时的1/(1+AF)。 不足之处是负反馈只能减小由于开环增益变化而引起的闭环增益的变化。不同类型的负反馈所能稳定的增益也不同。

2、改善放大电路的非线性

放大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后,在相同的输出幅度下,非线性失真减小到原来的1/(1+AF)。

3、抑制放大电路内部的温漂、噪声及干扰

负反馈能抑制反馈环路以内的温漂、噪声及干扰,但是反馈环路之外的噪声(如输入信号中的噪声)不起作用。

4、扩展通频带

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上限频率升高,下限频率降低,因而使放大电路的通频带BWf扩展 不足:由于增益带宽积近似为一常数:

AmfBWfAmBW 对一定的放大电路来说,如要求高增益,则通频带必然较窄;反之,要扩展通频带,必须以牺牲增益为代价。

5、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串联负反馈后的输入电阻是增大的,Rif=(1+AF)Ri。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Rif ≈∞ (从求和点看进去)。

并联负反馈后的输入电阻是减小的,Rif=Ri/(1+AF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Rif ≈0(从求和点看进去)。

6、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电压负反馈的结果是稳定输出电压,相当于输出电阻减小了。引入电压负反馈后,闭环输出电阻Rof为开环输出电阻Ro的1/(1+AF)。在深度电压负反馈下,Rof ≈ 0(从取样点看进去)。

电流负反馈的结果是稳定输出电流,相当于输出电阻增大了。引入电流负反馈后,闭环输出电阻Rof为开环输出电阻Ro的(1+AF)倍。在深度电流负反馈下,Rof ≈ ∞(从取样点看进去)。

模电学习总结

模电总结

模电总结

模电总结

模电实习总结

模电知识点总结

模电课程总结

模电课程总结

模电实验总结

模电课程总结

《模电负反馈学习总结.doc》
模电负反馈学习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