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工作计划

2020-03-03 21:44: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永昌县2011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计划

(2011年3月)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任务的开局年。为切实抓好今年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目标,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跨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以节电、节水、节油、节气和节约办公用品为重点,以办公建筑能耗和车辆交通能耗为突破口,提高公共机构用能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二、主要目标

广泛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氛围;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监管有力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加强日常用能管理,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大力推进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加快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用能设备能效;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既有建筑和关键用能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创建一批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绩效考核评估,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监督检查。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办公建筑能耗动态监管体系。

1.全面开展能耗计量统计工作。县公共机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能源计量统

计管理,落实能耗计量统计专门人员,加大能耗统计力度,保证用能数据计量统计的准确完善,按时统计上报本单位能耗状况,定期分析能耗状况,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2.逐步开展能源审计。对县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耗能设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选取典型有代表性的办公建筑(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分析办公建筑的节能潜力。公共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能源审计,逐步开展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二)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应用。

1.加快用能设备节能改造。逐步淘汰高能耗的空调和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对耗能量大的中央空调、电梯、电热水器、锅炉和燃气灶等用能设备,在综合考虑费效比的基础上,采用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等节电技术,积极实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组织实施县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方面的节能改造工作。

2.积极应用节能新产品。大力开展公共机构绿色照明行动,逐步淘汰高能耗灯具,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的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全部安装智能控制装置,杜绝长明灯现象;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内的水龙头、洁具更换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

(三)抓好公共机构建筑节能。

1.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的全过程监管。加强对公共机构新建办公、业务、服务、公益等非经营性办公用房工程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的规定和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能耗。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新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中的试点和示范。统筹兼顾节能投资和效益的同时,严格控制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标准。

2.加强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和管理。全面开展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着力推进照明系统能效提高工程、制冷与供暖系统节能改造与优化工程、食堂燃气灶具和燃煤锅炉改造工程、能源计量器具更新改造工程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与示范工程五大重点节能工程。在公共机构既有办公建筑大修维修中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设备和产品。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四)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电梯系统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楼层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办公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加强对燃煤锅炉进行节能检测和改造,食堂要用节能灶具和设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建立班后断电和用电巡视检查制度。

(五)大力开展公务用车节能。

1.加强公务用车配置管理。严格执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配备配置标准与管理办法,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规模,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及时淘汰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

2.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加大对公务车辆的监督检查,制定节能驾驶规范,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和节能奖励制度,建立公务用车油耗管理、油耗统计和“一车一账”制度。严格执行车辆百公里耗油分类控制标准,加强单车百公里油耗考核。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车辆出行路线和用车人员搭配,减少车辆空驶里程,提高公务用车使用效率。认真落实派车登记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全面实行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对定点单位和场所进行严格评审。

(六)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采购管理。认真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健全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体系和监督制度,不断扩大实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的范围,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作用,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

(七)加强办公用品管理。县公共机构全面建立办公用品采购、配备和领用制度,选择低能耗、环保、质优价廉的办公设备。推进无纸化办公,充分使用再生纸,复印纸及草稿纸要双面使用。鼓励使用钢笔,减少一次签字笔的使用,硒鼓、墨盒等办公耗材要修旧利废。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节能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县绩效考核部门将全县公共机构年度节能工作目标纳入县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并占一定分值比例,实行量化考核打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公共机构及其负责人绩效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构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网络。全面建立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络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定期交流工作情况。县公共机构设立节能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管理。建立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县公共机构节能计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公共机构。公共机构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并按时限要求报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根据公共机构节能特点,有针对性的搞好节能宣传教育。广泛张贴节能用语标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增强节能意识和能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构建节能工作信息平台,定期组织编辑印发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做法,提供节能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服务工作。做好节能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对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人员、重点用能设备运行人员

和能耗统计人员进行节能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市公共机构经常开展节能教育和节能技术培训,培养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节能、用能习惯。

(三)加强节能制度建设。建立能耗统计和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县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和管理制度,按规定要求如实记录能耗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并及时做好各项能耗统计汇总上报工作。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耗支出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公共机构财政预算开支。县公共机构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能源,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建立节能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奖优罚劣, 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

(四)加强节能监督检查。抓好能耗公示工作。在规范能耗统计报告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将全县公共机构的水、电、气和车辆用油等能耗状况公示;建立健全公示后的跟进机制,加强对公示数据的分析和通报以及异常能耗的反馈和处理等工作,使公示起到应有的监督效果。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县公共机构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对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常性检查,对公共机构违反规定造成能源浪费的,及时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一 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1、人均综合能耗

(1)人均综合能耗

以2005年为基数,“十一五”期间下降66.37%

单位建筑面积以2005年为基数,“十一五“”

节能工作计划

节能工作计划

节能工作计划

节能工作计划

节能工作计划

节能工作计划

节能工作计划

学校节能工作计划

学校节能工作计划

学校节能工作计划

《节能工作计划.doc》
节能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