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2020-03-03 22:43: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作品。他生于1840年,死于1920年,因此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他的小说可以分成三大类,分别是性格与环境的小说,罗曼史与幻想的小说和精与结构的小说。并以第一类最为重要,其中又以悲剧故事《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最为杰出。

要说到说明此作品的写作背景和意图,我不得不先列举一下近代英国文学史。

先从文艺复兴(15世纪-17世纪)开始,当时,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社会”,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一切都要遵循基督教的《圣经》,否则就要对其进行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也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什么进展。为此爆发了文艺复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在如此文学大爆发的时代出现了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作家。

到了17世纪-18世纪英国文学进入资产阶级革命与启蒙时期,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又一次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启蒙时期的文学家抨击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势力,把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他们的描写对象,歌颂他们的英雄行为和情操,而王公贵族则成为被嘲笑、被批评的人物。比如当时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奠基人之一塞缪尔﹒约翰逊写的《鲁滨孙飘流记》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到1798年-1832年,迎来了浪漫主义时期。像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作品,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主要展示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 的弱点。

1837年-1901年是英国历史最光辉灿烂的时段,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学真实的反映了时代的现实与精神。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萨克雷的《名利扬》都是英国著名的讽刺性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狄更斯的作品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故事。而《名利扬》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中上层社会各式各等人物,都忙着争权夺位,争名求利,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名利、权势、利禄,原是相连相通的。19世纪末,产生了大胆向维多利亚传统道德观发起攻击的文学家哈代。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

纵观英国近代文学史,人类文明在一步步地得到充实饱满。人们不断在挑战社会带来的禁锢,摆脱宗教带来精神上的枷锁,探寻新的文明。从每个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到人们思想的进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德伯家的苔丝》比狄更斯的作品更加有力、彻底的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丑陋,也更接近现实。苔丝被阿历克侮辱,糟蹋了她的肉体,却得不到社会的同情。在那几年艰难的时期,她唯一活动的是在黄昏以后,她走出屋外来到树林里,那时候似乎才不感到孤独。这是因为宗教禁锢在她的心里根深蒂固。苔丝在新婚之夜,对安琪儿坦白了她那段不堪的往事,但安琪儿没有像苔丝宽恕他一样宽恕她,他说:“啊,苔丝,宽恕是不能用在这种情形上的呀!你过去是一个人,现在你是另一个人呀。我的上帝——宽恕怎能同这种荒唐事用在一起呢——怎能像变戏法一样呢!” 如果从前苔丝在肉体上遭受到痛苦,而现在她却是受到精神上的折磨。作为一个

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农业工人,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这些压迫和凌辱有经济的、权势的、肉体的、更有精神的、宗教的、道德的、传统观念的。苔丝一直努力的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一次次被打击,这就是现实。当被迫做了阿历克的情人,安琪儿却回来了,她又一次感觉被人耍了,在绝望中,她亲手杀死了阿历克,在绝望中,她亲手杀死了亚雷,她最终被判死刑!杀死他,这是苔丝对整个社会的终极挑战,最后挣扎,她的死刑的判决也许是法制社会的开始。

在很多年前,苔丝被强暴了,没有人责怪阿历克的罪行,没有法律对他进行应有的制裁,反而嘲笑,责骂真正的受害者。因此,苔丝在一堆混乱不堪的传统习俗上建立的性格,头脑里充满了对她毫不同情的形体和声音,把自己紧紧地包围起来,但是,这不过是她幻想中的可怜的错误的创造自己——是她无敌害怕的道德魔怪的迷雾。和苔丝杀人被判死刑对比,除了罪行的大小,我想很明显体现出当时人们缺乏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完全靠宗教信仰,所谓世俗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全书中,不会像《傲慢与偏见》这些作品只是为得到精神的满足,找到性格合适,才华横溢的如意郎君,而是回归到人的生活本身,苔丝一直都是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抚慰受伤的心灵,竭力接触大自然,为家人维持生计,她的这种自力更生,用健康的方式来为精神减压是现代女性必需必备的。所以,从她身上也看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

《德伯家的苔丝》是苔丝的一部传记,它反映了一个时代将要覆灭,新的时代在挣扎中崛起。文章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脍炙人口,让我们享受一桌丰富的文学盛宴。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doc》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