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训的启示

2020-03-02 08:18: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当前位置:第四版

哈佛校训的启示

http://db.hzu.edu.cn/hzxy/ReadNews.asp?NewsID=703

偶在报刊上看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感触良多。

众所周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名留千古的大哲人。所谓哲人,就是有智慧之人,与哲人为友,就是与智慧为伴,可见哈佛对学生一素质的要求之高。但校训的真正意义在于最后一句“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它是哈佛人祟尚真理、追求学术自由的最朴素的表现!也许正是这种氛围让哈佛享誉全球!

与真理为友,是哈佛人的最明智之举。它使真理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试想,能与真理做朋友,那么师生之间又何不可为友呢?朋友的关系是双方平等,坦诚相待。由此推论,师生间的“争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争”得面红耳赤。事实上,他们争辩恰恰是因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哈佛精神是什么?哈佛精神就是祟尚学术自由的气度!

在我国也提倡学术自由,但自由很大程度上属于老师们的“专利”。由于老师掌握学生的“生杀大权”(如学生的成绩、德行评定等掌握在老师的手里),故学生不敢轻易“冒犯”老师。比如,有些老师喜欢灌输教育,它有两个弊端:一是迫使学生埋头抄笔记,甚为讽刺的是有些学生把老师的咳嗽声也记录下来,这样的学生岂不成了复印机?还有些老师不愿听到,甚至不允许学生的质疑的声音。他们把学生的质问当成对自己学识的挑战,这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长期处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容易形成定性思维,缺乏独创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不利于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灌输教育往往造成课堂主客体的易位。我认为,老师上课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让学生祟拜自己,因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衡量一个老师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学生从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多大的人格提升。其实如果老师乐于接受学生的“挑战”,才是学生们真正的朋友和师长!才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权威!

前不久一位美国博士应邀到我校演讲。他边讲边问,力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到他的演讲中来。然而同学们的反映让他感到很失望:“你们中国学生面对老师提问,老是低着头看桌子,回答就真的是那么难吗?不就是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嘛!要是在美国,不知多少学生举着手抢着回答呢!”经博士的不断鼓励,同学们逐渐活跃起来,先前的拘束消失了。他们争着举手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些甚至与博士的观点针锋相对。而博士却始终微笑着,与同学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他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是人,始终尊重学生的想法。博士的学识是何其渊博,其气度又是何其宽广呀!全场爆发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场教育课,虽短尤长、尤深!

同样一节课,有的死气沉沉,有的热烈激荡,何哉?上好每节课,老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外,还要求老师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乐于和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习惯,拥有鼓励学生反驳的勇气,以及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承担责任,不但不失面子,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因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学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重读一遍哈佛校训:“让你与真理为友。”当我们理解这条校训的真谛时,我们会感觉到真理是那么的可亲可近!师生们的胸怀将更加宽广,交流将更加坦诚、自由,彼此间的隔膜将自动消除;学术争论不是个人矛盾之争,是为了更好地捍卫彼此共同的追求——真理和自由!

( 中文系吴中光)

读《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有感

左手哈佛校训

中国高校哈佛校训

心念哈佛校训,做好我自己

哈佛校训二十条(中英文对照)

校训

校训

校训

校训

校训

《哈佛校训的启示.doc》
哈佛校训的启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