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工作考察报告[材料]

2020-03-03 01:53: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赴重庆市南岸区学习考察拆违工作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2010年2月3日,由区常务副区长何小松带队,率区政府办、区城市综合执法局、区拆违办负责人以及高桥镇、董公寺镇负责拆违工作的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一行9人赴重庆市南岸区学习考察拆违工作经验。2月4日,在南岸区会议中心召开了考察座谈会,会上何小松副区长向南岸区介绍了我区拆违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此次考察的目的。南岸区城管局罗局长、弹子石街道办事处李维明书记和分别介绍了南岸区在拆违工作方面的一引些做法及经验。现将此次学习考察的情况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重庆市南岸区拆违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主体明确。

各镇、街道办事处对其管理区域内的违法建筑实施巡查、监督和拆除,并成立违法建筑整治办公室,由一名分管领导负责。镇违法建筑整治办公室由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分局、区综合执法局派驻的执法人员和各镇建管办的工作人员组成。各街道事处违法建筑整治办公室由各街道城管科和区综合执法局派驻的执法人员组成。各镇街违法建筑整治办公室负责对违法建筑的法律宣传教育和预防、发现、制止和拆除。

镇街拆违工作纳入年度目标总体考核,对镇街道干部的 1

选拔和任用要与违法建筑的控制情况挂钩。区政府与镇街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考核任务,完成任务的实施奖励,完不成任务的,追究责任。

(二)部门联动机制健全,实行分块管理。

区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负责对违法建建设行为和违法建筑的查处。区国土分局负责对农村村民未经批准的非法占用土地修建住宅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或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建设物和其他设施的违法建筑的查处;区规划分局负责对已进入规划许可程序的违法建筑行为和对已超过批准使用期限沿未拆除的临时建(构)筑物的查处;区综合执法局负责对未经过规划许可程序的私搭乱建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小区内违法建筑则由房管局负责查处。

区政府建立拆违工作常规联动机制。比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办事处组织拆除违法建筑时,不需要经过区政府而直接联系区公安局防暴大队。

(三)积极开展“双控”工作。

所谓“双控”工作,即严格控制人口迁入和严格控制在建违法建筑,防止大量人口迁入导致对住房需求的增大,驱使部分人员由于驱动修建违法建筑。通过“双控”,达到新建违法建筑为零。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

能。

除制定了各类管理制度外,区政府还制定印发了《南岸区拆除违法建筑实施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对在建或已建成的违法建筑的查处,从受理立案、查勘核实、告知限期拆除、发布强制拆除公告及现场强制拆除都作了详细规定,规范了执法程序,提高了执法效能。

(五)在拆迁补偿政策方面,对违法建筑一律不予补偿。 对不能出示合法手续的建筑,一律不予补偿;对于依附主体搭建和超面积修建的部分,在市场价4800元/m的基础上,没有装修的按500元/m的成本价进行货币补偿,简单装修的按800元/m的成本价进行货币补偿,装修较好的不超过1200元/m的成本价进行货币补偿;对农村的违法建筑按100-160元/m的成本价进行货币补偿,最高不超过300元/m。这就使修建违法建筑的人在拆迁过程中无利可图,从源头上杜绝了一些人想通过修建违法建筑来牟取暴利的目的。

(六)拆违经费保障到位。

拆违经费由财政直接划拨,提高巡查队员待遇,为拆违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我区开展拆违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司法保障力度不够。执法过程中,经常遭到当事人的谩骂、围攻、威胁甚至殴打等情况,但公安部门即使到场,也只是以一般的民事22222

2纠纷进行调解,甚至终止执法工作,没有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治安处罚。

(二)人员保障难,队员待遇太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区拆违办和各镇办都招聘了人员专门负责拆违工作的常规巡查、制止、协助拆除等工作,这些工作的风险都很大,而拆违队员的工资五年前是650元/月,至今除解决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外,队员实发工资只有500元/月,队员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已经主动申请辞职。镇办配备的拆违队员又经常被抽调出去做其他工作,常规巡查人员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小区内的违法建筑和楼顶升层违法建筑查处难度大。随着市民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市民投诉小区内或楼顶升层的违法建筑越来越多。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现,针对小区内的违法建筑,很少有当事人配合调查,如果要强制拆除违建部分,又必须经过当事人房屋,在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又没有强制入室的权利,因此很难彻底解决这类投诉,而且在处理这类投诉的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严重影响了其他重点区域违法建筑的查处。对于楼顶升层的违法建筑,即使组织强拆,也要考虑会不会损坏违法建筑以下的房屋,拆除难度很大。

(四)拆违工作在特定范围内难以达到政府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要求。随着我区基础建设加快,

近期违法建筑抢建呈了群体性套取拆迁补偿的特点,拆违工作群体性矛盾异常尖锐,极易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三、南岸区可供我区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学习考察了南岸区的拆违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多,比如: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拆除违法建筑实施办法》,建立健全部门常规联动机制,工作重心下移,分块管理,明确责任,奖罚分明等,这些都可以借鉴。结合我区违法建筑现状,建议:

(一)从源头上治理违法建筑,包括行政追究和法律追究,土地责任到人。

(二)由市政府牵头,以合法宅基地、家庭人口数和不同路段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政策,分阶段、分类进行拆迁赔偿,实现违法建筑拆迁不予赔偿的目标。

(三)从管理机制上,一是镇、村(居)要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人,做到权、责、利相统一。二是建立健全综合治理的联动机制,以属地管理为主,划分责任区管理,对于小区的违法建筑建议根据《物权法》规定,通过法律途经来解决。

(四)队伍建设。一是人员保障问题,二是执法的安全保障,三是队员的待遇问题。

(五)规划部门尽快拿出规划详规,恢复农民合法宅基地审批,鼓励与支持农民按规划要求采取自建、联建等多形

式新居建设,满足生活需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

(六)严格供水供电管理,防止为违建户提供方便。对在建的违法建筑,供水供电部门要实施断水断电措施。对已建好的违法建筑,供水供电部门不能为其开通水电。

(七)建立健全常规划联动机制,改变城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针对我区违法建筑查处过程中屡屡出现的违建户暴力抗法事件,应建立由城管、公安、国土、规划等部门执法人员组成的常规队伍,参与巡查、止停等常规划工作,防止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而不是等出现暴力抗法件发生后再去处理相关当事人。

(八)增加拆违资金投入,调动各部门人员和拆除公司的工作积极性。

拆违

拆违工作实施方案

拆违工作小结

拆违工作实施方案

控违拆违工作小结

禁违拆违工作总结报告

拆违控违工作责任书

控违拆违工作年终总结

拆违工作个人总结

一季度拆违

《拆违工作考察报告[材料].doc》
拆违工作考察报告[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