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调研文稿

2020-03-02 17:47: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浅谈

[摘要]公安机关做好群众工作,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根本保证,也是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前公安机关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全面提升基层公安民警的群众观念,提高民警热情沟通群众、教育宣传群众、组织引导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新时期 公安机关 群众工作

[作者简介] 徐青松,男,宁化县公安局办公室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浅谈

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群众状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构建和谐社会,群众工作面临着新任务、新问题,这对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充分认识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涵义,切实提升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能力,解决、应对新时期群众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是当前公安机关亟待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对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涵义,当前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现状、成因以及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作粗浅的探讨。

一、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涵义

从《党的群众工作大辞典》论述中,清楚地得出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具体含义是指:基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完成自身的历史任务,为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而进行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明确指出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具体内容: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关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有密切联系,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基层公安机关全面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层公安机关要深刻熟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强调:要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全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现状及成因

(一)现状: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增强队伍管理力度,同时经过“三基”工程建设、“三项”建设、“大走访”……“开门评警”等各种活动,从总体上来讲,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状况是良

2 好的;基层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积极性、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内容、形式也越来越丰富;群众工作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警民关系也越来越和谐。正面评价:大多来自党政机关、企业和部分群众认为,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自身队伍建设上成绩显著,在各项业务工作上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警务工作能够跟上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警力前移大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社区警务的开展延伸了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触角,“警民恳谈”、“大走访”等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渠道。另外,公安机关帮助解决了实际问题的群众,大都对公安机关比较赞许。

但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警民之间还是产生了距离,公安机关群众工作中免不了存在不少问题。批评指责:部分受访群众认为,现在社会治安总体平稳,但街面案件、盗窃案件、吸贩毒、群体性打架等事件常有,社会阴暗面太多,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与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够有关,直接造成负面影响:

1、对公安的信任度不高。群众看公安,首要看破案。各地发生事件以后,公安维稳任务艰巨、繁重,广大民警将主要精力放在维稳和侦破大要案件上,对部分一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侦破、查处未能及时,社会面管控力不强,人民群众就缺乏安全感,并对民警执法的公正及时和执法水平产生怀疑,导致公安机关社会公信力下降。

2、对公安的非议责难增多。有相当一部分关心时事和热衷于上网的个体业主反映,目前公安机关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大,正面的宣传报道过于形式化和完美化,反而让人觉得可信度低,由于前些年对警察的一些误导性宣传,比如“有困难,请拔110”致使部分群众认为警察是万能的,既要侦察破案、打击犯罪,又要排忧解难、有求必应,甚至不在警察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求民警办,一旦办

3 不成或办不好就产生消极看法,制造负面舆论。部分群众不了解民警的艰辛工作,加之近年来的一些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和经济利益,将少数民警的不良行为无限放大。媒体时常对民警执法进行片面报道甚至有悖事实的报道。公安工作的社会支持度下降。

3、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各类警务工作的透明度不高,组织群众开展各类防范工作的机制不健全,让一些对公安工作有浓厚兴趣、有心参与到防范工作中去的治安积极分子望而却步,加之报纸上、网络上经常性出现的涉警的负面新闻极大破坏了他们心目中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部分群众因害怕遭受打击报复,往往不愿主动配合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感明显淡化。

(二)成因:

通过归纳分析群众评价意见、剖析调研走访收集的信息,笔者认为当前公安机关群众工作难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不强。部分民警对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政治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甚至存在特权思想,忘掉了依靠群众这一根本;认为警务前移就是把办公地点搬到社区、村寨,把警务室当成了派出所的又一个“小机关”,把警务工作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巡逻、防范上,工作方法简单,在群众中没有真正树立威信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民警群众基础薄弱,对群众熟悉度不高。部分地方不通公路,加之警力短缺,导致有些村庄见警率几乎为零,群众工作和群众满意度更是无从谈起。

2、部分民警的素质低,缺乏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目前基层派出所会做群众工作的民警越来越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打击任务日益繁重;另一方面是近年来

4 新增警力基本上是刚从学校毕业,缺乏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缺少做好群众工作经验。有些青年民警思想观念滞后、法制观念淡薄、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有的不掌握基础业务知识,缺乏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有些基本技能、自身素质不过硬,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该做的工作不会做或做不好,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降低威信。

3、民警做群众工作的目的不明确,工作方法不当。一些社区民警对社区情况不明,平时不注意搜集、掌握各种人员、信息情况,找不到做群众工作的方向。在案(事)件调节、处理上方式方法欠妥,甚至有的民警对群众盛气凌人,以管理者自居,以命令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把群众合理诉求斥为“无理”,把来访群众视为“刁民”,不善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等方法做群众工作,结果是方法不得当,工作不到位,伤害了群众感情,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4、警力不足,影响群众工作质量。据调查了解,各地、县、特别是乡镇的现有民警数与编制数相差很大,警力不足。在有限的警力下,许多民警身兼多职,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体力和心理严重透支,工作中容易出现抵触、烦躁和易怒情绪,这些心理压力缺乏有效的排解渠道,在和人民群众的接触中难免会流露出来,造成警民关系紧张。

5、警务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基层基础工作的主要对象人正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过渡,而当前的警务工作仍然依赖静态的台帐式、日常式管理,工作时间固定、勤务方式变化少,“见警率”低,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难以接触群众。而且民警绩效考核机制上,缺乏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民警不可避免受失衡的绩效评价、工作导向的影响。

6、公安机关职能限制。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的凸显。虽然公安机关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也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但是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不满意,一些群众把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归责于公安机关,也降低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度。据电视、报纸、网络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因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企业破产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而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就被直接推到了“第一线”,推到了风口浪尖,若稍有不慎警民关系就会引起严重冲突,成为矛盾的焦点,造成了警民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公安机关职能限制与面临的社会复杂局面之间矛盾明显。

三、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孟建柱部长在《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指出:“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深刻变化,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离群众、丧失民心的危险,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紧迫。”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上,孟建柱部长强调:要坚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一项基本功,公安民警要学会: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要服务、会宣传发动,“三懂四会”的要求和加强人民警察公共关系、礼仪知识的学习训练。

笔者认为,当前,要提高民警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强民警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了解群众、联系群众是

6 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密切联系群众,极其重要,新时期公安民警必须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汇集民智。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较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 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言行上高度自律,远离觥筹交错、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探索改善党群关系的途径,才能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一”腔热血、为群众着想,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二”角臵换、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三”处深入,掌握实情。深入田间地头,就是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促膝谈心;与群众进行贴心的交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

二是民警要勤学苦练群众语言。深入群众,关键是民警要熟悉群众语言,会运用群众语言。近年来各地新招录的新警力大都是地方院校毕业生,新鲜血液有利激活队伍,但他们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不扎实,有的新警不会也不懂运用群众语言去做群众工作。所以公安民警应当在勤学苦练群众语言上下工夫,多学多用群众语言,做到既能说会道,言语又贴近群众,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三是提高民警热情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党员民警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因为沟通群众,首先要建立信任,然后才能实现真诚交

7 流。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业绩、人格魅力、工作的方。要多说群众能懂的话、多办群众认可的事、多让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愿。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就要苦练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技巧。在日常工作中,要勤动脑,多思考,揣着问题去解决群众的问题。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为群众“说事”。通过与群众沟通,多方协调,化解隐藏在群众间的矛盾,及时了却埋藏在群众心中的心事,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成长锻炼。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说“热情”话,不要说“冰凉”话;要说“劝慰”话,不要说“过激”话;要说“区别”话,不要说“一律”话。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讲究沟通技巧。随着沟通协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日积月累,民警自己的沟通技巧日渐成熟。

四是提高民警教育宣传群众的能力。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群众工作的本质就是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说服教育。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注重用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前进。要加强对舆论宣传。可以用电视、报纸、网络新兴媒体的正确引导,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完善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牢牢掌握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当前,一些干部至今未改计划经济时期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还在搞强迫命令,这些过时的工作方法,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要求,还会引发矛盾,激起事端。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的是广大普通群众,要想在工作上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就必须提高做好宣传群众工作的能力。要紧密结合群众工作、生活和思想的实际,紧紧围绕群众最为关心的热

8 点、难点、疑点问题做好思想宣传工作。要善于运用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善于将书面语言、文件语言转化为通俗语言、口头语言。要向群众讲真话,不讲假话,讲什么问题都要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民警必须体察实情解民意,才能有提高说服、教育、宣传群众的号召力

五是提高民警组织引导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要有效地组织群众,就要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广大党员民警作为群众工作的组织者,我们要准确把握政策,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素质,努力提高自身政策水平。同时,要牢固树立依照法定程序办事的观念,坚持做到解决问题要合法,处理事情要合规。

公安民警能否有效地组织群众,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效。民警品德高尚、自身素质高、形象好,群众就信服,说话群众就听,就愿意跟着你干,反之亦然。特别是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强调党员民警的形象建设、提高组织群众领导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六是提高民警真诚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保证”。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历史唯物论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深刻阐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党员民警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从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做起,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深入体察群众疾苦,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全面

9 掌握群众诉求。

“诚”是一个人的人格表现,是感召他人的魅力,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说“至诚”的力量,可以贯穿金石,更何况是人心。因此,群众有危难找到民警时,我们民警就要运用“诚”去帮助他们,解除他们心中的疑团,让他们感到民警是贴心人、知心人。从而更加坚定信心,站在我们民警一致的立场上,为创建平安和谐环境而更加努力。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七是提升提高民警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能力。当前新形势下,随着利益进一步多元化,导致了群众间的矛盾纠纷明显增多。大量纠纷不及时化解,必然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可能激化演变为恶性案件。一起小纠纷,乍看很小,但事关邻里关系,事关双方家庭成员日常生活。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就是要苦练调处群众纠纷基本功。基层公安民警要强化调处一件纠纷,就是贡献一份和谐的理念,只要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纠纷,应当迅速来到现场。到场后要动脑筋,讲事实,摆道理,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不怕麻烦,不怕辛苦,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让纠纷双方心服口服。努力在调处纠纷中锻炼自己,在调处纠纷实践中提高自己,增强自己胜任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工作大辞典》

2、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3、《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

4、孟建柱《创新走访群众制度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1、孟建柱《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调研文稿

论新时期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浅谈在新时期下基层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浅谈在新时期下基层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浅谈在新时期下铁路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调研

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公安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

《新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调研文稿.doc》
新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调研文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