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一(定稿)

2020-03-03 17:44: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一

一、基础题

一、基础知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弧形(fú)和谐(xíe)桥墩 (dūn) 匀称(chènɡ) B.点缀(zhuì)驻足(zhù) 石砌 (qì) 歼灭(jiān) C.雕镂(lǘ) 池沼(zhǎo) 嶙峋(líng) 斟酌(zhuó ) D.鳌头(áo) 藻井(zháo) 休憩(qì) 伧俗(ch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消遣 世外桃源 悬涯绝壁 毅然绝然 B.慑取 头头是道 张灯结采 油然而生 C.磷虾 连锁反应 循规蹈矩 富丽堂皇 D.斑澜 首当其冲 稍纵既逝 适得其反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观点的分歧、性情的差异,两人慢慢疏离了,最后分道扬镳,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去了北京,各奔自己的前程。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吸引了。 C.龙宫的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堪称黔中一绝,其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D.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铭”,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文辞精炼、讲究押韵。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文中的主旨句是“何陋之有?”。

B、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保尔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C、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的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的一首。

D、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和结语这五结构。 5.古诗文默写

(1)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 (2)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的《渔家傲》)

(3)《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句子是 , 。

(4)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 , ”两句吟唱出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

(5)、《三峡》中,作者用奔马和御风作比较,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 , 。”

6、仿写(2分)

读《阿长与》,我们了解阿长,卑微却让人怀念;读《背影》,我们看到父亲,在人生狼籍时,却用一个蹒跚的背影诠释父爱如山;读 ;读 。 7.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⑴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2)主人公___________,他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

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字数不得超过15字。

本报讯(记者毛羽)昨天,北京首批500余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监控全市网吧、网站、宽带公司、病毒公司的网络安全。据了解,网络保安员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人防、技防业务。今后网络保安员将进入全市942家网吧及3800多家网络介入服务单位,每个网吧至少要安置保安员3名。网络保安员没有执法权,主要通过网络监控,为服务单位及时删除各种不良信息,一旦发现有人在网吧里光临黄色网站或者在网上“钓鱼”,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时,网络保安员将立即叫停违法行为,然后向网监部门报警。

2 概括为: 。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解释下列诗句。

1)晨兴理荒秽 。 2)但使愿无违

10、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

(二)古文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太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3)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12.翻译画线句子。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西三粒而已。

3 13.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二、综合题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 母爱的温度

(1)我10岁时,她偷偷塞给我的糖块要比给弟妹们的还多;我13岁上初中时,她常步行十几里路给我送来饭菜;16岁我考入中师,她逢人就夸我聪颖好学;我22岁结婚时,她不顾儿女们反对给我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我34岁被丈夫抛弃时,她曾拿着菜刀为我拼过命讨过说法;到我40岁以后,她仿佛变成了我的孩子,紧紧依赖着我舍不得离去„„

(2)别人都说我们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妈,也不曾忘记她以前对我的不好。

(3)她嫁给爸爸时带来四个孩子,四个孩子跟我的年龄不上不下。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我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她还不满意,常常是手叉在腰里骂上半天。

(4)她一辈子争强好胜,一辈子不说软话,一辈子不肯吃亏。这么一个强硬的人,却在去年病重时,泪水涟涟地拉着我的手反复提起一件关于鸡蛋的往事。

(5)她以为我当时年幼如今早已忘记。那天是她第一次给我吃鸡蛋,那天是她第一次紧紧地搂抱我,那天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开始,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会忘记?

(6)30多年前,鸡蛋是那么稀罕,可那次父亲竟一下子捎回五个熟鸡蛋。在饭桌上,她小心仔细地剥开蛋壳,每剥好一个鸡蛋,她都会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口气,说:“好香啊!”【A】然后再一一递到她的四个儿女手中,一边幸福地欣赏他们狼吞虎咽,一边不时地骂道:“慢点吃,噎不死!”

(7)最后,她把剩下的小鸡蛋扔到我面前。我小心地剥开,正准备一口吞下时,突然想起我那升了天堂的母亲,又想起刚才她嗅鸡蛋时陶醉而又贪婪的神情,我强忍着口水掰了一半分给她吃。【B】她惊诧了片刻,继而一把搂住我,当我回头时,却看到她满脸的泪水。

(8)此后,她看我的眼神温柔了许多,甚至当着她亲生儿女的面亲我的脸蛋,说我是她最贴心的乖女儿。很长时间,父亲和我都无法适应她突然的转变。

(9)不敢辜负这么一个厉害女人的爱,我亦从心底去爱她:心疼她,为她洗脚搓背,为

4 她勤奋学习„„而她,也像是把对五个儿女的爱全集中到我一人身上,即便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在长达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早已融为一体。

(10)子女都工作后,她的四个儿女其实都过得比我好,她却固执地挤在我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为我训骂孩子,为我与邻居争吵,甚至把兄弟姐妹们塞给她的生活费悄悄攒起来给她的外孙做学费。

(11)去年她过世后,我常想:“为什么我们的感情比有血缘关系的母女还深?”很久很久,我才明白:我们一直以为母爱是无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用它,却从来不曾想过母爱也是有温度的,你用冷心去触摸它,它是低温的;你用热心去触摸它,它才会燃烧得更炽烈。 14.概括“鸡蛋往事”的内容,并说说这件事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15.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对文中描写母亲的【A】【B】两个画线句,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我选 句: 16.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7.先说说文章(11)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再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二) 阅读下文,回答18----22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 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5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来源:www.shulihua.net数理化网]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8.根据第①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19.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

20.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

21.依照示例,从“尘、吠、诽”中任选一个,说出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22.文章的前四个自然段每段都有一个中心句,每段都说明了汉字的一个特点,请说说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三)阅读下文,回答23~26题。 客气就见外了

①我的一位好友,以前曾在山区的一所小学当老师,说是一所小学,其实就两个老师,都是外乡人,连同学前班,总共有四个年级,25个学生。学校所在的地方很偏僻,就在一个山包上,学生也就局限于这个村子,村里也就二十来家人,离乡政府所在的街道有四公里,都是狭窄难走的山路,是那种一上一下的陡坡,对面看得见,走到面前要半天,来回一趟去赶

6 街得要两个钟头,一个星期可以赶一次街,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不过,他们很少到街上去买菜,即使要买的话,也是买一点猪肉,因为要上课,往往就是托村里去赶街的人买一点,却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

②那次,我跟随他们到学校去玩,正赶上栽秧那段时间,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

③等他们放了学,就有学生说家长说了他家今天栽秧要老师到他家吃饭,两位老师也不客气,带着我就来到学生家,到了学生家才发现,这家栽秧的人家请了很多人来栽秧,朋友跟我说,村里人的习惯,哪家栽秧,村里的妇女都去帮助栽秧,主人家只需要办好伙食就行了,即使最困难的人家都会把自己家里过年杀猪时留下的最好的肉煮了,家里养着的鸡杀了,招待来帮忙的人,就像请客一样,一点都不会怠慢帮忙的人。

④听说我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异常热情,朋友的客人就是他们的客人,朋友能带着我到他们家去吃饭,那是主人家最大的人情。主人家一点也不把我当做外人,拿出了他们平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吃了厚厚的肥肉才有力气干活的。吃完饭,主人家说:“下午饭一定要来哟!”在回学校的路上,朋友跟我解释说:一般到了栽秧这段时间,都到村里的人家去吃饭,即使没有孩子在学校读书的人家,只要到了栽秧那天,也都一定要请老师去吃饭,不去的话,就是看不起这家人,人家会不高兴的。

⑤朋友他们两个都不抽烟,不过,我发现,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都摆着草烟和卷烟纸。我好奇地问:“你们都不抽烟,摆着草烟干什么呢?”朋友说:“那是为了招呼村里的人而准备的。农闲的时候,村里的人上山去放羊、放牛回来,见他们在上课,也不会去打扰,就会进开着门的办公室里去卷上一支草烟,顺带把在山上捡的菌子放在办公室里。有时,下了课,在灶房里不知是谁把自家地里的蒜苗拔了放在里面,或是在孩子来上学的时候,就把自家地里的蔬菜掐一把带到学校里来,我们一般不买蔬菜。村里的人已经完全把我们当村里人看待了,一点也不见外。”

⑥“难怪你们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呢。”我说。

⑦“这还不算,每逢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我们必得去帮忙,也就是得去帮忙挂挂礼,像村里人一样,送上五块钱的礼金,那是主人家莫大的面子了!”朋友说,“村里还专门给学校划了块地,村里人出种子,化肥和人力,种上了玉米,等到收了玉米,杀上一只羊,全村人在一起要聚一聚餐呢,那时你一定要来呀!”

7 ⑧朋友他们已经融入了那个山村,村里人不在把他们当做外人,也就少了那些虚礼、客套。不是所有的地方,跟所有的人,都需要客气,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缺少的。

(选自《意林》2016年第3期) 23.文中哪些方面体现村里的人相互不客气?

24.作者在文中交代“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这一内容有何用意? 25.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

主人家……拿出了他们平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26.结合文章主旨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 „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缺少的”一句的理解。

(四)阅读下文,回答27~30题。 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

①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这向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传说上古时期的彭祖活了八百多岁,而道教的创始人老子骑青牛出关,不知所终,有人认为他已羽化登仙,长生不老。但这些毕竟只是传说,没有确实可靠的根据。

②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曾有过关于“人能活多少岁”的说法。《黄帝内经》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尚书》则提出“寿,百二十岁也”。可见,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在100—120岁左右。

③而现代医学则是按发育成熟年龄或细胞分裂周期来计算人类寿命的。婴儿出生之后,要靠母亲乳汁的喂养才得以存活。动物中也有一些和人类一样,生下小宝宝之后,母亲会用乳汁喂养它们,如猴子和大猩猩等。这些动物叫做哺乳动物,他们和人类有更多相似之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大约相当于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大约在13~15岁,因此寿命应该在104~150岁之间。另有研究显示,哺乳动物的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生长期一般是指动物从出生到骨骼发育结束这一时期。如狗的生长期是2年,它们的寿命为10~14年;牛的生长期是4年,它们的寿命是20-30年;骆驼的生长期是8年,它们的寿命是40年左右;猿生长期12年,寿命约为60年。而人的生长

8 期为20~25年,按照这一规律推算,最高寿命应该在100~175岁之间。

④有关资料显示,各国长寿老人的实际寿命与上述估算值较为接近,即在120岁左右。当然,120岁是目前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高寿命。借助现代科技,人类的寿命有可能突破这一极限,得以大大延长。下面是近些年的一些研究成果。

⑤科学家发现,人体变歧杆菌含量的多少与人体的生长、机体代谢、衰老等密切相关,百岁健康老人体内变歧杆菌的数量要比普通老人高约100倍。中国科学家也曾对广西巴马长寿老人体内的菌群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巴马长寿老人体内变歧杆菌数量高达108,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这被认为是巴马长寿老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国际医学界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人体内的变歧杆菌经过补充,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人类的平均寿命就可能达到140岁以上。

⑥此外,基因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因“狂人”德格雷更是宣称已破解人类老化的实质。德格雷提出,导致人类老化的因子有以下7个,即细胞的萎缩和恶化、细胞的恶性繁殖、染色体的变化、线粒体的变化、细胞体内垃圾的堆积、细胞体外垃圾的堆积,以及细胞体外蛋白质的交织。德格雷还认为,老化实际上基于生物细胞发动的一个固定程序,细胞依据该程序逐一凋亡。即便某人从不得病,他仍将在120岁前后死去。因为120岁时机体重要器官的关键细胞将会凋亡,有关组织细胞也不再发挥其生理功能,机体也随之死去。如果应用基因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解除上述7个因子,并控制细胞的分裂次数和分裂程序,老化过程即可延缓甚至停止,人类的寿命将会大大延长,甚至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6年第9期,有删改) 27.文章第①段引用传说的作用是什么?

28文中说明影响人类寿命长短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9..第③段和第⑤段分别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进行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30.第⑥段提到的“基因技术”有望延长人类的寿命,而克隆技术也属于基因技术,在这方面人类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对此,人们有喜悦,也有担忧,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基因技术的看法?

三、提高题

四、作文

31、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9 题目二:班级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步入八年级意味着更高一个台阶的成长,这一年多来所遇到的人和事,相信你有自己的眼光与判断。拿起手中的笔描绘一番吧。

以《说说我班的亮点》或《说说我班的不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紧扣中心,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要求:

(1)、任选一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0 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B 2.D 3.A 4.C 5.略 6.读《老王》,我们听到,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作;读《台阶》,我们体验到了父亲,圆梦时坐在高台阶上的尴尬。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朱赫来 冬妮娅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8.北京首批500余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

9.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10.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11、1)想、考虑 2)断绝,消失 3).同时、一起

12、1)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

2)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13、⑴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⑵冰花弥漫水天一色

二、综合题

14.内容:母亲故意给我小鸡蛋,我却分了一半给她吃,让她很感动。这件事说明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开始”,母亲对我的态度从此改变,母女关系从此变得融洽。(意合即可,

15.【A】句:句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一个母亲的幸福感,又表现出了母亲性格的泼辣。

【B】句:“惊诧”是继母对“我”分鸡蛋给她的行为感到吃惊,然后用“搂住我”来表示自己的激动,此句表现了我的举动让母亲既吃惊又非常感动的情形。

16.(1)性格争强好胜,泼辣,比较急躁;(2)是一个慈爱的母亲;(3)爱养女超过亲生儿女的母亲;(4)也是一个需要关爱的母亲。(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17.含义:(1)爱是两颗心的相互温暖,而不是用一颗心去焐热另一颗心。 (2)以心换心才会得到真爱。(3)母爱虽然无私,但也需要爱的温暖。

启示:(1)我们要多多关爱父母,疼爱父母。(2)爱不仅仅让我们享受,我们还要懂得感恩与回报。(3)他人的任何帮助,任何关爱都不要心安理得,付出的人也需要理解和理应得到尊重。

11

18、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示例二:“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示例

三、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等等

19、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20、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21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诽”左面是“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22、分类别;条理清楚,从主要到次要。

23①哪家栽秧,村里人都去帮忙,主人家只需拿出最好的菜款待好客人就行。②两位老师会在办公室为村里人准备好烟,村里人(包括学生)会把在山上捡的菌子或自家地里的蔬菜拿给老师,老师一般不买蔬菜。③每逢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村里人会送上礼金,两位老师也不例外。④村里专门给学校划块地,村里人出种子、化肥和人力,庄稼成熟时,在学校里杀上一只羊,全村人在一起聚餐。 (意同即可) 24.设置悬念,使文章情节有波澜,更能突出两位老师已经完全融入这个山村,村里的人已经完全把两位老师当村里人,体现了“客气就见外了”这一主题。

25.从“平常吃的”“稍微黑一点的”可以看出主人家一点也没有把我当外人,自己平时吃什么,客人也就是什么;“最肥”“夹”体现了主人家的热情、淳朴。

26围绕“客气了就见外”抓住“疏远”“距离”“自己人旳亲昵感“以及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27.引用传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28.①人类的发育成熟年龄或细胞分裂周期(生长期);②人体变歧杆菌含量的多少;③人类细胞的老化。

29.第③段列举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生长期的具体年限和推断的最高寿命的年限,使说明的事物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第⑤段通过百岁健康老人与普通老人体内变歧杆菌的数量的比较,说明人体变歧杆菌含量的多少与人体的生长、机体代谢、衰老等密切相关。 30.示例:对于基因技术我们要要辩证地看待。有好处:如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延长人类的寿命,减少人类的疾病和痛苦等等;也有弊端:地球人口剧增,各种资源将会严重不足,

12 最终可能导致战争的发生、犯罪现象的增加,甚至导致人类的灭亡。(言之成理即可)

三、提高题

31.作文:

13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人教版)(推荐)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人教版)

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_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教学评估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一(定稿).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一(定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