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过心灵的微风——龙应台的《目送》

2020-03-02 13:19: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拂过心灵的微风——龙应台的《目送》

龙应台是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并且很罕见的,她的作品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地区都十分受欢迎。虽然是一位女性,但她的文笔却如同冷光乍现的宝剑,给人以犀利锋寒的印象,颇有些“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意味,风靡一时的《野火集》就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是她2009年出版的散文集《目送》却彻底颠覆了这种印象,这本散文集笔调细腻柔软,仿佛秋日午后的微风,轻轻地拂过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使无数的读者为之感动倾倒。

这本散文集最早的成因,是因为2004年的时候龙应台父亲的逝世。在此之前她从未有过至亲离世的经历,她自己也说:“我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 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她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加上她的母亲又患上失忆症,这促使她对亲情、生死、人生的内涵有了更深刻思考。她自己称“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所以这本散文集的题材并不是龙应台以往的时政和文化问题,而是以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为主要内容,详细地描写了她几十年中与父母孩子之间的琐屑小事,并兼及对生命的内涵的深刻求索,杂有对世界大局和时事的关切。

有关父母子女之间情感的篇目,本书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的《目送》。

文章所描写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而是一个个的片断: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十六岁赴美学习的机场,上大学在街边等车的身影;父亲送她到大学任教的早晨,赶往医院看望父亲的周末,在火葬场对父亲最后一刻凝望。

和朱自清的《背影》不同,龙应台是把亲情放入到生命的地过程中去描绘,从而引发了读者更深刻的思考。在作者送别儿子的三个片断中,都是她一次次地目送着儿子的背影而去——“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的深情与失落在这样一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忧伤。由幼儿到少年再到青年,这是每一个人必经的成长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子女会迫不及待地离开父母的羽翼,义无反顾地去寻找自立天空,那种迫切使得他们很少会回过头来看看一直默默注视着自己背影的父母。因此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自古以来,父母的爱往往是比子女的爱更加深厚,并且是无条件地付出。可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只能独自完成,无法代替,所以做父母的‚不必追‛。以一往无悔地深情,默默地注视着子女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这大概是全天下父母的共同的忧伤和自豪吧。

接下来作者又描写了三个目送父亲的片断,正是这三个片断使文章的内涵有了哲学意义上的升华。在这三个片断中,作者的身份由‚母亲‛转换到了‚女儿‛,被目送者是从中年到老年再到走到生命终点的父亲。作者将对父亲的情感融于一次次目送中,如同柠檬水一般,看似无色,入口后却留下了淡淡的酸涩。

最后作者又用同样的感慨作为了文章的结尾: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时再读这段话却又有了不同的含义。子女对父母的深情往往是在父母衰老的过程中愈加深沉,因为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恐慌。可是生命的终点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所以做子女的“不必追”。以不舍和依恋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父母走向人生的终点,这大概是所有做子女共同的无奈和悲哀吧。

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儿子‛和‚父亲‛六个片断恰好构成了人的一生。儿子,就像作者的过去,被父母深情地目送着;父亲,就是作者的未来,将被子女深情地目送离去。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这饱含深情的被目送与目送中度过,最终归于尘土——这是一个无尽的轮回,而其中永恒不变的,就是那父母子女间的深情。

书中这样写亲情的篇目占了很大的部分,如《明白》一篇,描写的就是作者回忆和自己的朋友二十岁和五十岁时谈论自己母亲的情况,在岁月的流逝中描写子女对母亲的感情变化。《雨儿》一篇写的是作者照顾患失忆症的母亲的过程中,围绕自己乳名而产生的一些小细节,表现了母女间脉脉的温情。《为谁》写儿子教她学做菜的过程,这件小事的结尾却十分耐人寻味——当她说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儿子吃时,儿子却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除了对亲情的感悟,书中还有一部分篇目着重对生命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如《山路》《寂寞》等。

《山路》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一次演唱会上的所见所感。好友蔡琴的说的一句话而引发了她的思考——‚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由这句话作者想到蔡琴前夫的逝世,看到了患难情深的胡志强夫妻,看到了坐在众人中的马英九,这些和她同时代的,和她一同走在历史的山路上的人。

而当蔡琴开始唱起《恰似你的温柔》时,她却想起了一个不在场的人:‚此刻,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一个人。‛

这其实是作者对生命的一种思考,同时代的人,甚至是走在同一条道路上的人,都是孤独的。其实,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就像蔡琴所说的,她的人生意义只有她自己才能理解,幸福或痛苦是别人无法了解的。无论是手掌大权的政治家,还是相濡以沫的夫妻,还是名满天下的才子,都不可能改变这一点。正如作者最后所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而在《寂寞》中这种思考则表现得更加明显。除夕夜,朋友因为将作者独自一人留在山上而内疚地打来电话时,她却回答说:‚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生活的寂寞无聊,能够通过陪伴来消除,而生命的孤独,却与陪伴无关,那是生命深入骨髓的本质属性。

当意识到生命的孤独,如何面对它就成了人生挥之不去的课题。作者引述了晚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指出了张岱把那种孤独感当成了审美需要,作为审美情趣来看待,可张岱的墓志铭字里行间仍然充满了孤寂与苍凉——生命的孤独,一时可解,却无法可除。

所以作者在最后提到:‚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在《什么》一文中作者因为父亲的逝世‚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因而开始追寻生死大问,希望通过对佛经的研读获得心灵的解脱。在《俱乐部》一文中作者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假设了某人对身后事的探讨,针对未来的死亡做出的选择种种行为,来引发面对死亡人们应采取什么态度的思考。还有一些篇目如《魂归》《胭脂》等,则是将亲情与对生死的思索结合,使读者感动之余也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本书中还有一部分篇目是沿袭了龙应台一贯的创作题材——对时事和世界大局的关注。如《跌倒——寄k》一文中针对一则台湾中学生自杀事件,用大量的提问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个年轻的孩子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阿拉伯芥》由丹麦人把阿拉伯芥这种草改变基因,使之具有测雷功能的事件,引发了对战争根源的思考。

龙应台在本书的序言中引用了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用来形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是再恰当不过了。这本书就像微风一样,能够轻柔地拨动每一位读者的心弦。不同的读者能在其中得到不同的感悟与共鸣,总有某一种感性或理性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正如作者所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

龙应台目送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目送 龙应台 赏析

目送读后感—龙应台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 读书笔记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春风拂过

《拂过心灵的微风——龙应台的《目送》.doc》
拂过心灵的微风——龙应台的《目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