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结婚

2020-03-02 14:09: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陕北人结婚

夏世武

一声声嘹亮的唢呐吹开了沉睡已久的少女心扉,一曲曲《得胜回营》的迎亲曲在整个山沟沟里回荡。让我想起陕北人的结婚。

这里,男孩子二十岁,女孩子十八九岁,家里人亲戚就张罗着给介绍对象了。

在农村,结婚前七八天女人们就开始忙活了,蒸馍,炸麻花,做豆腐、洗锅涮碗„„。男人担水,劈柴,东家借张桌子,西家借上几个凳子。有的借上两头毛驴,跑上三五十里去请亲朋好友,最重要的客人还是外公,舅舅。人们叫做“外家客”。有的去请乐队,请十里八村最有名的,就是唢呐,人们喜欢叫他们“吹鼓手”,五六个人组成。迎亲的队伍必须有嫂子或是婶娘,以及长得漂亮和能说会道的来代表男方家的人气。拉马的是小男孩,弟弟或者是侄儿,要根据路程的远近来决定小孩的大小。谁来布置洞房,一切大小事情最后全权由总管来掌管。

陕北山大沟深,有时候要走上五六十里路娶新娘子。人们要早早地出发。在吹鼓手的号声中拉开了帷幕,在主人的鞭炮声中送走迎亲队伍。新郎骑上毛驴,这叫压马。前边有吹鼓手开道。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高亢的唢呐声在山谷里回荡。崖畔畔,山梁梁,到处都有看热闹的人群。 新郎在期盼着自己的新娘能早点娶回来。新娘子在默默等候迎亲队伍早点到来,在硷畔上望着远处的山峁峁。

远远地望见女方大门口挂的红被面,唢呐声就响起了。当唢呐声鼓噪耳朵时,亲朋好友全部围上来迎接迎亲队伍,有的打水让洗洗一路的土尘,有的在外面用干柴点上一堆火,放上几个榆木板凳,招呼唢呐师傅取取暖,歇歇脚。有的卸毛驴背上的花被子,花褥子,把毛驴拴进圈里。

接着宴席开始了。年轻的后生端盘子。首先是那又长又劲道的荞面饸饹,羊腥汤,就上点淹酸菜,那叫一个绝,远远地就能闻到那散发出的香味。紧接着是那粉汤,白格生生的凉粉,绿格铮铮的油菜,一个人能吃好几碗。最好吃的是席面上的十三花,鸡、鸭、鱼,羊肉、小炒和各种土特产,在厨师的手中变成了一道道美味,有种吃一次席能饱三天的说法。娘家人生怕自己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比下去。

送新娘子去多少人,谁是搂马的,女方家早已安排妥当。搂马,就是在驴旁边扶着新娘子,要由女方家哥哥,姐夫来完成的。再给拉马娃娃上三五十元。接下来就是添箱,主要是娘家陪的衣服、鞋、针线、被子、床单、鞋垫,毛毯等生活日用品,当然有钱的还会陪点钱,或是小家电„„填箱完后就是洒箱,女方家如果出二百那男方家就要出四百,是翻倍的,要根据家庭条件而定。早已打扮好的新娘真有点耐不住这一道道繁琐的程序,盼着与新郎早点见面。在唢呐的三吹三打中开始穿“上马衣服”。穿衣服是十分有讲究的,必须是新娘子和娶人、送人婆姨在房间里。新娘子身穿大红袄,红裤子,红鞋,红袜子,手戴红手套,头顶红纱巾,画上口红,没有一件不是红的,就是图个红火喜庆,红的耀眼,红的迷人。上马时,搂马人或者是新郎要把新娘子抱上马。娶人和送人婆姨骑上了毛驴,一件件陪嫁物品在毛驴身上驼好。送客的亲戚和娶人的跟在迎亲队伍后面。吹鼓手鼓起腮帮子在前面吹起了《得胜回营》。在亲人们的祝福之下,整个队伍离开了。每过一个村庄唢呐师傅就要用嘹亮的唢呐唤起人们的关注。希望人们祝福这对新人。如果在路上与其他迎亲队伍相碰面,两方的迎亲队伍都要加快脚步,不让对方走到自己的前面,如果谁抢在前面就说明谁比对方以后的生活要过得好。

最热闹的是新娘子娶到家的时候,唢呐没进村就响起了,唢呐声音是那么嘹亮,小鼓声音是那么清晰,小镲声音是那么清脆,铜锣的声音是那么厚重。几个小伙从对面洼洼噼里啪啦放起了鞭炮,鞭声响的是震耳欲聋,地面是就地起尘,只见黄土不见人,小孩捂住耳朵,胆小的的哇哇直哭。长长的花炮在天空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图案。有两个小伙子举着红红的火把去迎接,一是为了给迎亲队伍照路,二是为了压路,不让新娘和新郎早点见面,三是象征着新的生活像这两团火一样红红火火。整个村子也热闹起来,有的站在硷畔上瞭望.举火把的小孩在前面压路,“吹鼓手”挣得满脸通红,心想谁家的碎先人,你还要挣死个人。有的跟在新娘子迎亲队伍当中。小孩们在高声地喊“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男人们忙着去接新娘子家的陪嫁物品,迎接着新娘子的到来。

到了院子,总管大声喊道“请了,请新娘子下马,”,新娘子从驴身上下来。结婚典礼在鸣炮奏乐中开始,唢呐吹的是《今天是个好日子》,《大红苹果剥皮皮》等等。新郎身披绸缎被面,红的,绿的,挂满肩上。院子中,一张桌子,摆着水果,一瓶白酒和一个酒杯。总管放开嗓子:“太阳出来红花开,今有云等挂金牌,呼啦啦闪上送金来,迟不来,早不来,新人下马我刚来。新人头上一朵花,你们两个好言法。树上喜鹊叫喳喳,新媳妇已经娶到家。噼里啪啦放鞭炮,旧的东西全不要。上结天云蟠桃会,下结地所万万年。黑头结亲,白头到老,长年百岁,大吉大利”„„ 之后宣读结婚证,拜高堂,报花瓶,互换花瓶,介绍恋爱经过,来宾讲话,入洞房„„

洞房的窗子,每一件家具上都贴着红红的大喜字。洞房里,点着两根红蜡烛,似两盏灯,是不可以熄灭的。要到第二天下午回门后才可以熄灭。叫做“长命灯”。入洞房是相当讲究的,夫妻都在抢着进,谁先进去,就说明谁将来在家中的地位高。这时娶人和送人婆姨生怕新人相互抢在对方的前面,娶人婆姨拉着新娘子,送人婆姨拽着新郎。唢呐吹着《把你的白脸脸调过来》。亲朋好友爬满了窗子,把窗子上的纸都撕破了,向新娘子要鞋垫,要喜糖。姐夫,同学,朋友早想进去闹洞房了。这时,在大人安排下,有个闯洞房小男孩走进来,预示着夫妻来年也要生个男孩,要给闯洞房男孩三五十元。接着是翻床,娶人和送人婆姨把新娘和新郎的被子从背面翻到正面时,夫妻就背靠背坐在床上,用妻子的头发压在丈夫的头发上,娶人和送人婆姨就用木梳左右相互地梳,代表白头偕老。夫妻再喝上一杯交杯酒就算是真正的夫妻了。家人早早地就在床的四角压上了枣,花生,核桃,瓜子,送人婆姨用苕帚把这些扫到新郎的衣襟里,代表早生贵子。新娘子坐在床上,面向后,带着几分羞涩,生怕被人看到似的。 闲不住的姐夫,同学,朋友用早以备好的针,毛巾沾湿水,绑上疙瘩开始了闹洞房。洞房里吵成一片,玩的花样多多。新娘子骑在丈夫的脖子上,要新郎蹲下再站起反复的做。有的要新郎把很小的纸片用舌头贴在新娘子的上颚上,然后再用舌头粘下来。动作一定还要到位。每一个动作必须要做到位,不然他们是不会同意的,就用早已准备好的针和湿毛巾疙瘩对他们进行连扎带打。一些亲密的的动作必须是面带深情的来表达,腼腆的新娘子面带几分羞涩,显得不愿意表演任何一个节目,丈夫在乖哄着希望新娘子来配合„„这时新人就要受苦了,想早早休息就难了。闹洞房的人走之后,不时还来到窗子上听听门,看看他们在里面说些什么。这听门也是一种风俗。

第二天,新娘子早早地就起床了。有个小女孩要给她来端洗脸水。亲朋好友也早早地来了,看新娘子长得俊不俊,围着新娘子争着抢着要起了鞋垫,荷包。如果新娘子给得不利索,他们就会报复新娘子。有一种风俗叫放拜礼,就是拿到新娘子礼物对新娘子的一种回报吧。新人们要鞠躬才能拿到这个钱,姐夫姐姐,表哥表姐,哥哥嫂子,把钱全部换成零钱,故意来整整这对新人。一元的,五元的,每次只放一张,让这对新人鞠上几十次躬。新人们只能笑脸相迎,腰都弯酸了。

男方家今天也同样用女方家的方式招待亲朋好友,好吃的,好喝的尽管上。生怕在女方家面前显出小气,显不出自家的条件。吃席时,新人们要给所有亲朋好友敬酒,新郎倒酒,新娘把酒递给客人。这时吹鼓手在外面三吹三打,来到外公,舅舅酒席面前,这叫做响堂。外公,舅舅早已把换成十元,二十元钱藏在碟子下,装进烟盒里,夹在餐巾纸中,有的直接放到烧鸡的肚子里,藏得五花八门。唢呐师傅猜中,这钱就是他的。猜不中就要喝酒或是再吹一首。唢呐师傅常年在外不知道娶了多少回新娘子,知道钱最可能藏在什么地方,喝酒的少而又少。唢呐在他们手中,不管是流行歌曲,还是陕北民歌没有他们不会的。

新郎新娘敬完酒,总管就开始答谢亲朋好友。首先是外家客,总管大声说到“今到古,古到今,今古相连到如今。天上有个牛郎会,地上有个儿女亲。婚姻一事过三边,儿女外家最当先。支起桌子安起席,儿女外家嘴不离。烧酒瓶子手里提,不是敬礼就行礼。规章礼程走不完,坐在上席多得你出些钱”。接着是对媒人的感谢“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这虽然是一句旧言论,中间总要有个说话人。请媒人叫媒人,我把媒人来谢称。你为两家来回跑,丢下农活误生产,饥寒受冻打冷颤。媒人生来好说亲,不论谁请都答应。不挣银子不挣钱,误工跑腿他不嫌。挨骂受气他不提,跑了一回又一回。上洼磨得鞋尖尖,下洼磨得裤边边。现在婚姻大事成就了,气也受够了。过去是酒一瓶,肉一方,白面馍馍任你装。现在要拉到旧规程,没酒没肉也能成。媳妇好,婆婆夸,来年起来抱娃娃。你的功劳比天大,恳请媒人你喝下。双方亲戚好说话,财到礼够不挨骂” 还有对厨师的道谢“二位厨师地上站,身上围裙围好了。厨师进厨房,刀子,勺子都带上。你剥葱,他捣蒜,猪头头,羊脸脸,油花花,醋点点,糕角角,肉片片,干锅油烟嗓门钻,青衣蓝衫油沾满。厨师生的手又巧,鸡鸭鱼肉做得好。猪肉炒得美味香,羊肉做成鲜鱼汤。肉片薄得像纸张,筷子夹起照亮亮,来时青衣蓝衫,回时油剂裹捻”„„还有对唢呐,亲朋好友,送人亲戚一一谢完。婚礼结束后,亲朋好友各回各家,新人们又要回门了。

陕北人结婚,因循传统,注重排场,讲究热闹,喜好面子。现在有些传统的东西已经被取代,结婚的程序更加简单。比如用车娶亲,在酒店结婚,用高档烟酒等等,陕北人富裕了。

第二课 《陕北人的传统服饰》教案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成语

南北人过生日的比较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成语

新泗北人环境卫生监督员工作会议报道

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趣教小古文《北人食菱》

陕教职〔〕7号

陕师大学习心得

陕派相声

《陕北人结婚.doc》
陕北人结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