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乡党员干部抗台救灾事迹

2020-03-02 06:26: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齐心劲足三昼夜 情系群众暖人心

--记富山乡党员干部抗台救灾事迹

受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至8月10日,富山乡降水量已达909毫米。面对强台风袭击,在富山乡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坚守抗台第一线,冲锋在前,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7日下午,面临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天气,富山乡随时会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倒坍等自然灾害,乡党委、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班子成员全部靠前指挥,到地质灾害重点村落实各项安全预防措施;全体机关干部与村党员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做好居住在危房、危险地段及地质灾害区人员的转移工作。

天渐渐暗了下来,在畴路村地质灾害区依然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十来个忙碌的身影,乡村两级干部还在忍着饥饿,冒着风雨转移地质灾害区域的群众。当他们来到戴金森家里时,转移工作再次碰到困难,因为戴金森的儿媳妇10天前刚刚分娩,小孩子甚至眼睛都还未能完全睁开,这样的情况下,任凭工作人员苦苦劝说一个多小时,他们一家四口仍然不愿意转移,怕淋湿了母子俩, 1

但戴金森家房子建在毛竹山上,而屋后又是高山断崖,随时有被冲垮的危险,转移工作不容迟缓,见此情形,驻村干部毕建勇脱下自己的雨衣,恳切地对老戴说:“我们用雨衣把孩子包裹起来,我帮你们把孩子抱下去,你们扶着你儿媳走吧,为了你们一家人的安全,晚上无论如何我们是不能让你们留在自己家里了,你如不走话,我们也就不走了。”听了这一名句句番肺腑之言,在老戴的再三犹豫之下,一家人终于同意了,当他们到了安置点后,而毕建勇早已全身湿透,老戴一家人此时早已倍加感动,但毕建勇一行人都没歇脚又冲进雨中开始了另一番工作。

时间临近七点,正在吃晚饭的乡长蒋智灵接到电话,说张里村有位70多岁的老人,因喝醉酒酣睡在床上,任凭村干部在门外大喊,迟迟不肯开门,情况危急,蒋乡长当时就放下筷子,顾不上吃饭驱车来到老人家,找来一根竹棒打开木门,见到老人时,她还昏沉地睡着,迷迷糊糊地说家里很安全,不想离开居住点。考虑到老人本来身体状况就不好,现在又喝醉了酒情绪不稳定,蒋乡长一边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一边安抚老人,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后,终于说服她安全撤离。

台风“莫拉克”还在步步逼近,截止7日晚上11时,全乡共转移405名群众,整整一个晚上,乡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以及各村党员干部几乎都是彻夜未眠。然而,8日早晨,气象台发布消 2

息,台风依然还未登陆,正以每小时5公里速度缓慢前行,乡村两级干部更加的忐忑不安。由于转移时间太长,好多在安置点的群众不听工作人员的劝说要求回家,为了群众的安全,各转移点的干部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当起了服务员,为群众准务饭菜和被褥,为防个别群众私自溜走,各位干部只能与转移群众同吃住,但由于被褥有限,工作人员累了只能在边上打个盹,这样坚持到了天亮。9日是风雨最强的一天,特别是台风“莫拉克”

登陆前后,狂风大作,连续几个小时的强降雨,山洪顿时呼啸而下,洪水夹杂着泥土直冲民房,此时乡防汛指挥部里电话不断,各村相继报告险情不断加剧,很多原来没有列入地质灾害区的山体都发生了滑坡、泥石流和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三处山塘水库相继告急,均已满至坝顶,一时间,全乡需转移群众迅速猛增加到2000多人,安置点的落实也已陷入困境,怎么办?乡防汛指挥部迅速做出了决定,下达命令要求各村就近安全转移受困人员,对拒绝转移的群众实行强制转移,不惜一切代价,以确保人身安全为最高宗旨。

下达命令之后,乡党委书记徐道楚再也安奈不住,带领指挥部人员直奔现场,亲临指挥抗台工作。然而此时,他们刚到险情最重的畴路村时,乡内唯一的主杆道也已发生多处山体滑坡,交通中断。无奈,他们只能走小路,下村徒步以最快速度赶往各村。 3

当到达双坑桥时,双坑溪的洪水呼啸而下,拍打着前面的路面,震的整座桥都有些摇晃,对面的半岭堂村此时已被洪水围困,双坑、半山、西岩、畴路的溪流全都汇集到了半岭堂溪,半岭堂两岸的堤坝已进水,随时都有溃坝的危险,全村的房屋都有被冲毁的可能性,村内已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地方可供转移。就在这时,驻村干部王永明再次向指挥部求救,想转移人员到乡避灾中心,但由于道路已被洪水冲垮,无法转移到乡避灾中心,雨还在肆虐的下着,风吹的人站不住脚,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几位领导一边艰难地行走,一边和宁溪镇取得联系,争取外援帮助,尽快落实人员转移工作;另一方面,驻村干部王永明在将村民集合后极力做好转移群众的情绪安抚,承诺一定要把他们安全转移出去,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下午5点,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将第一批需转移群众安全转移到了宁溪中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转移第二批人员时,一位生患重病、长期卧床的老人因家人极力反对, 转移工作陷入僵局,驻村干部王永明在苦苦劝说后,老人的家人依然无动于衷。“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看着公路上方的水不断冲向村庄,房屋基本上都已进水,整个村庄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可能,情况十分紧急,他再次和村干部商议,最终决定和村干部一起将老人抬出去,一方面,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即使转移了,还是随时有生命危 4

险,于是,他又急忙联系了宁溪120急救车,以便最快速度将老人送至医院。做好准备事项后,王永明就和两个村干部一起冲进老人的房间,一打开房门,一股臭味迎面扑来,原来,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加之又大小便失控,身上几乎已全是屎和尿,但此时此刻,王永明二话没说就招呼两位村干部一起将老人抬到一张椅子上往外跑,一步一步艰难地把他抬向公路边上安全地带,当救护车载着老人奔向宁溪的那一刻,王永明和几位干部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此时他们才感觉到了自已身上有一股恶臭,一看身上全是粪便,就这样他们随便用水冲了一下又投入到了转移当中,当他们把最后一批群众送到安置点时,已是晚上9:40,此次,半岭堂共转移群众221人,无一人伤亡。

在畴路村,驻村领导张璐生早已发挥独立作战的精神,迅速成立了以驻村干部为组长,当地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为骨干的抗台抢险小组,忙而不乱地开展转移抢险工作。他们首先对深陷塌方处群众实行安全转移,而后两人一组立即奔赴新出现的16处地质灾害户,紧接着又马不停蹄赶到不愿意撤离的群众家,逐户做好安全转移思想工作……就这样,畴路村抗台小组反反复复跑了50多个来回, 最终成功转移全部危房村民共103人.那一晚,他们一直奔波到凌晨两点,之后又来到集中安置点安抚群众的恐慌心理。在这次抗台当中,乡村两级干部就这样度过了第三个无眠之 5

夜,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三天三夜的抗台过程中,有些干部仅仅睡了3个小时左右,而台风过后的次日早晨,全体干部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村里全面巡视统计受灾情况,直至10日下午,才在村民的一片赞扬和感谢声中撤离战场。

台风无情人有情,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同时还在半山、双坑等村上演,让富山的群众在无情的天灾面前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关爱。此次台风共转移群众2285名,参战党员干部250多名,实现了“不死一人,不伤一个”的战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基层党员干部抗台抢险的新乐章。

管委会抗台救灾工作总结

管委会抗台救灾工作总结

抗台主要事迹

抗冰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管委会抗台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抗台心得

抗台措施

抗台通知

抗冰救灾总结

抗冰救灾报道

《富山乡党员干部抗台救灾事迹.doc》
富山乡党员干部抗台救灾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