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厕所修建方案

2020-03-01 17:18: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篇1:丹马小学公厕改建实施方案

丹马小学公厕改建实施方案

小学公厕改建工作是学校改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改厕的一个薄弱环节。为切实推进丹马小学公厕改建工作,结合丹马小学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的意义

学校公厕是学校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其卫生状况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校园及周边的环境卫生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作为培育下一代的场所,使用卫生厕所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与习惯,有利于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卫生习惯形成和健康水平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原则

学校厕所建设应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做到布局与设计合理、卫生、安全、方便、实用,并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以防止对周围环境及水源造成污染。

三、工作内容 (一)农村中小学公厕新(改)建对象。主要是榆楚乡各小学校的公共厕所按照国家规范的技术要求,建立无害化卫生公厕,参照卫生公厕标准改建公厕,丹马小学可以改建公厕。

(二)学校公厕选址与厕所数量。独立设置的厕所应位于教学和生活建筑物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位,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相距30米以上;避开教室和活动场所,距教室不宜太远;厕所基地排水通畅,不易被雨水淹没。厕所数量应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丹马学生人数较多宜设置多座厕所。

(三)学校公厕改建类型。主要是结合本校是有自来水的学校,可以改建水冲式大三格式化粪池公厕。

(四)组织实施和经费保障。学校公厕改建责任主体是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本校负责做好本小学改厕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小学公厕改建项目需纳入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所需资金纳入学校建设经费预算。

(五)维护和管理。本小学公厕改建后,将建立厕所保洁和清扫制度,落实维护管理的责任人,保证建成后的卫生厕所清洁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厕习惯。同时,要定期做好化粪池的粪渣清理,保证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正常处理功能。

无害化公厕改建实施方案

2012年9月

日 17 篇2:老湖镇新村小学厕所改造实施方案

老湖镇新村小学厕所改造实施方案

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彻底改变我校厕所卫生状况,结合学校实际,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切实抓好厕所改造工程,与建筑方积极配合,以确保本项工程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6人,男生252人,女生224人,教职工28人.现有露天厕所10间,均为旱厕所。厕所由于年限已久,造成墙体裂缝,蹲位水泥脱落;水泥地已严重损坏,厕所房顶漏雨,墙体粉刷剥落,砖块风化,椽木严重变形岌岌可危,时刻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且厕所属老式坑式厕所,粪便囤积容易滋生细菌,传播疾病。蹲位较少,不能满足师生需要。

二、改建目标:

建砖混结构,水冲式厕所10间,长约30米,宽约8米,附化粪池,造价共约20万元。

三、明确目的意义

改建厕所既是解决学校师生如厕难和改变厕所脏乱差现象的有效途径,又是实施绿色环保的必要条件。搞好这项工作,能够有效减少肠道传染病发生,保护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同时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构建温馨校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改造要求

1、地点:座落学校教学楼以西,校园西墙。

2、修建男教工厕所间建筑面积 平方米。配有有化粪池。

3、建筑材料:选择的产品及材料应坚固耐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环境保护。水泥制件应选择c20以上标号,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质量鉴定报告并保留其复印件。

4、建筑要求:砖混结构,墙体砖砌,水泥砂浆抹面,墙体、便槽和地面用瓷砖砌面。

5、蹲位安排:男 蹲位;女 蹲位,男小便池共计 米。

五、建立领导工作小组,做好工程建设的监督工作。

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穆玉如

成员:崔兴元、王成宁、赵方春、方绪刚、赵广民、陈吉军

六、严把质量关,做好过程监督,履行工程过程验收程序。 施工过程中,工作小组成员应轮流值班,跟踪检查,强化各施工环节的质量认可及验证。 老湖镇新村小学

2012年9月 篇3: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实施方案

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修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00座。其中:新坝乡670座,巷道乡500 座,南华镇150座,宣化镇210座,合黎乡210座,城关镇70座,骆驼城乡80座,罗城乡50座,黑泉乡60座。

二、资金筹措

计划投资320万元,国家和省上补助80万元,县财政配套10万元,不足资金由受益乡村补贴和受益农户自筹。

三、进度要求 3-4月,培训乡、村、社管理和技术骨干,下发健康教育宣传材料;5-6月,各乡镇按计划建设农村卫生厕所,并开展农村改厕健康教育活动,县爱卫办开展项目督导;10月,县项目办提交验收申请,市上组织验收,并上报验收评估报告。

四、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县卫生局成立高台县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组 长:赵国林 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王延明 县财政局副局长

邢 彬 县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陈

睿 县卫生局副局长、疾控中心主任 吴 燕 县卫生局纪检员

闫作万 县爱卫办副主任

王培义 县爱卫办副主任

雷光锋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殷长有 县财政局社保股股长

李玉珍 县卫生局财务股干部

康中北 县疾控中心地病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爱卫会办公室,闫作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科学管理,保证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靠实责任,确保项目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3、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行。设立基建项目专户,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按工程进度拨付项目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4、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规范实施,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以质量求效益,使项目建设达到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五、质量要求和检查验收

按照《2009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张掖市技术方案》和《甘肃省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及《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考核验收评分表(试行)》实施。

六、工作责任

挂项领导:朱德忠 县政府副县长

牵头单位及负责人:县卫生局 赵国林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实施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篇4:2014年西坪镇圆潭村学校旱厕改造方案

2014年西坪镇圆潭小学旱厕改造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抬高教育底部,拉伸补齐教育短板,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迎接国家对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复核认定,根据省督导评估组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县创建“教育强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我校实际,现拟定如下旱厕改造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为抓手,大力在学校率先实施厕所改造工程,消除旱厕,建设改造水冲式厕所,不断完善学校服务功能,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塑造良好学校形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绿色学校、生态学校、宜居学校。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度完成我校旱厕改水冲式厕所任务,此项工作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所有旱厕改造项目必须于2014年12月31日前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三、改造标准 1学校旱厕改造成通槽式水冲式厕所,防滑地面,内饰墙砖高度不低于1.5米,厕所外观和色彩的设计应与学校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计划新建男性蹲位4个,女性蹲位6个。县财政补助金额5.5万元。

2同时配套建设从厕所到教学楼的露天通道进行改造。改造成不露天的安全通道。

四、实施安排

(一)准备阶段

1、制定方案。首先深入学校调查摸底,根据学校生源、发展需要,按照男生30人一蹲位、女生15人一蹲位、师生厕所分设标准,合理确定水冲式厕所建设规模,制定切实可行的旱厕建设改造实施方案。

(二)建设阶段

1、规范实施,保证质量。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预决算制、合同管理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管理,有序实施。旱厕改造项目以乡

镇为单位按规定程序组织招投标。

2、建设项目完成后,各中学、职校、县直学校、中心学校应成立验收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校或本辖区基层小学建设项目的验收。验收工作要对照招标采购标书要求的产品规格、技术参数、产品品牌、型号、数量进行逐项验收,并对设备安装调试情况进行验收。届时,县教育局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抽检。旱厕改造项目验收合格后由教育局审计室逐校进行专项审计。

五、资金安排

旱厕改造项目资金分两阶段下拨,项目完成前下拨80%,经审计后再下拨20%。对项目投入资金总额少于下达指标数的,将按比例扣减财政补助资金。

篇5:沙井镇小河学校水冲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究研报告(实施方案) 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

水冲厕所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沙井镇小河学校

二〇一五年一月三十日

沙井镇小河学校水冲厕所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甘州区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沙井镇小河学校水冲厕所建设项目

(二)项目主管单位 甘州区教育局

(三)项目建设单位

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四)项目法人代表

(五)建设性质

新建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甘财教

[2013]168号)精神,结合本校实际,计划在学校校园内东南角(原旱厕地址)新建水冲式厕所一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南北长24米,东西宽7.6米,建筑高度3.4米,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体系,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达到七级抗震要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项目包括厕所主体工程,化粪池、给排水、采暖、供电、场地硬化等附属工程。

项目建成后,首先可以解决我校师生如厕难的问题,其次也是改变我校厕所脏乱差现象的有效途径,也还是实施绿色环保的 必要条件。搞好这项项目工程,能够有效减少全校师生肠道传染病发生,在保护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同时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对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为全体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温馨校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项目建设地点:

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校园内东南角

(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沙井镇小河学校水冲厕所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概算投资40万元。全部争取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资金。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始建于1950年,位于甘州区城西312国道线2678公里处。是甘州区、临泽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集贸繁荣。2003年根据全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建成发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508.9平方米,服务半径20公里,服务人口约1.6万人。现有建筑面积8851平方米包括3686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2800.4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一幢,476平方米的学生餐厅一幢,1307平方米教师周转房 一幢,其他辅助用房1057.6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6个,在校学生902人。其中小学部现有教学班级12个,现有学生302人;中学部现有教学班级14个,现有学生600人,寄宿生532人。学校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75人,工勤人员1人,临时聘用人员16人。学校现有标准化科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等16个,图书室藏书量达19000册。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和硬化水准高。目前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已适应和逐步满足现代教学之需要。

学校自创建以来,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全体师生与时俱进,认真贯彻“每位学生都成长,创办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开拓进取,不断进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成绩名列甘州区农村学校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张掖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2010年又被命名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2014年被命名为“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目前,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民的满意度指数日益提升。

四、项目建设的条件

(一)地理位置

甘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100°6—100°52,北纬38°32—39°24之间,南依祁连山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东连镍都金昌,西连古郡酒泉。内地西通新疆,南出扁豆口与唐蕃古道相交,可达青藏高原,北出镇夷峡,沿居延古道,可抵蒙古大漠,历来为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东西长65公 (二)工程地质条件

该项目位于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院内,根据西北地质勘察基础公司第五工程处2013年5月份的勘察报告志,项目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该项目场地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骨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层结构相对简单,属黑河ⅱ级级阶地地貌单元,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微弱,场地内无断裂横行穿越,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砂土液化现象,场地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三)气候条件

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隶属甘州区,其主要气象参数为: 风向及风速: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最大风速42米/秒。

气温:历年平均气温为6.7℃,极端最高气温为38.5℃,极端最低气温为-31.5℃,平均日温差14℃,年无霜期155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3000小时。 湿度:历年相对湿度为47%,年蒸发量1638-2270毫米,大气干燥度5.8。

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9毫米。

最大冻土深度1.23米。

(四)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本项目建设位于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校园内东南角。

厕所修建合同书

厕所修建合同书

学校厕所修建申请报告

学校厕所修建申请报告

韩庄小学幼儿园修建厕所的申请报告

小学修建厕所的预算报告 2

农村小学修建围墙申请报告

宏寺小学厕所修建项目立项报告

农村厕所改进

宣汉县三河学校修建厕所化粪池报告

《农村小学厕所修建方案.doc》
农村小学厕所修建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