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育子经验案例

2020-03-03 05:06: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家校协同教育育子经验案例

马卡连柯说“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可见,孩子这棵小树的茁壮成长是父母和老师协同合作,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的结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和基础。它早于学校教育,更早也更直接的影响着孩子,决定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父母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隐性教育,是人类行为举止在孩子心中的刻画。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点,我和孩子的妈妈从孩子落地开始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思教育自己,时时刻刻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比如:我们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而且经常与孩子交流书中的故事,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也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对鲁宾逊只身一人流落孤岛的传奇经历及其在孤岛上表现出的坚强、智慧、勤劳的品质所敬佩。每当有机会与孩子交流沟通时,经常讲起关于鲁宾逊的故事,时间久了,孩子也感兴趣了,她也读了起来,且从中受益匪浅。再比如:我们在日常的相处中始终保持一种和善、温暖、融洽和民主的家庭氛围。这样的氛围使得我的孩子愿意积极的和我们进行交流,而且性格开朗,举止大方;还有:我们常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和我的工作性质有关我做事情喜欢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并总是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我的孩子在我的影响下也习得了这种品质。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老师是学生能否接受科学的、领先的教育的关键。正如我前面说的那样,“孩子这棵小树的茁壮成长是父母和老师协同合作,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的结果”。

尽管我们很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可是在孩子入学后我们仍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现在想来,是以前我们对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存在盲点,不了解学校里的孩子,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而且没有更科学的教育办法来帮助孩子教育孩子。所以,我们常常不知道力往何处使,面对成绩一直不大理想的孩子真是茫然无措。可是自从刘老师担当班主任后,我们不仅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巨大变化,就连我们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新班主任接班不久她就和我们通了一次电话,她肯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也提出了孩子存在的毛病。她指出孩子的身上有好学生常有的自大,娇气的小公主习气,而且成绩一直不能冲高的主要症结在于她太马虎。并且建议我们试试用她提供给我们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她说:我们应该既要看到孩子的优点给予表扬、鼓励,又要看到他们潜在的和已经暴露的弱点和缺点,并及时的给以批评教育,帮助她克服和改正;不能因为孩子学习好,自觉性高,纪律表现好,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甚至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对她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使孩子在更高的起点上进步;引领孩子善于并严于解剖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和成绩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老师希望我们家长能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改掉不足。老师还说她会随时根据孩子的情况和我们进行沟通,同时也希望我们也积极的和她沟通并及时的把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她,以利于她在学校针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刘老师还针对不同的孩子制作了不同的家校反馈卡,以便于真正做到家校协同对孩子表现出的问题监督到位,常抓不懈。对还没有暴露的毛病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和纠正。刘老师的来电让我们心里豁然明朗。家校协同教育使得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弱点和不足,并且提供给我们更科学适用的育子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弱点和不足给予孩子有力的帮助了。

现在孩子每天到家总是愿意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讲班级里的新变化,新气象。对同学也不再是一副高傲自满,居高临下的态度了,孩子的朋友更多了。她现在不仅乐于说出自己的优点而且能够大胆的说出的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并且能够告诫和监督自己保证决不再犯。她把自己的座右铭写下来贴在书桌旁,时时激励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做事情变得仔细了,认真了,一改从前的马虎形象,在学习上变得斤斤计较,丁是丁,卯是卯了。当孩子拿着得了满分的考试卷给我们看时,我们做家长的真是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家校协和教育使得我们家的小树更加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

家校共育教育案例

教育需要家校协同

家校共育案例

育子经验

育子经验

家校协同教育研究综述

家校共育成功案例

家校共育案例1

家长育子经验

浅谈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

《家校协同教育育子经验案例.doc》
家校协同教育育子经验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