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泥石流救灾感人事迹材料

2020-03-03 12:08: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名援救者说:在地震灾区,救援队员可以根据声音等各种信号来准确判断出被救者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力学等科学原理制定出合理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的施救方案,然后利用机械设备把他救出来。只要方案合理,大型设备就不会意外地伤到人。但泥石流能够瞬间把人整个地活埋掉,一旦把头也给埋进去了,生还的希望就很小了。严严实实地埋在地底下,往往没有任何信息可供我们参考,设备派不上用场,胡乱用设备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基本上只能靠用铁锹挖等最简单的手段来救人,效率很低。几个救出来的人都是被埋得不深的。

被埋60小时残疾人奇迹生还

昨天上午,一名被埋在坍塌的房屋废墟下60个小时的老人被救出。从上午11时20分到12时50分,本报记者用相机记录了整个营救过程。

昨天上午11时20分,正在一幢被泥石流掩埋了一层的危楼下面挖掘的民兵报告说,废墟下面发现了一个活着的老人。这一消息让连续工作倍感疲惫的搜救人员立马兴奋起来。指挥官下令马上向上级汇报,请求支援。

11时22分,兰州军区的军医迅速赶到现场,并做好各项准备,将点滴瓶、氧气袋等必需物品拿在手上。其中一名战士脱掉上衣,沿着废墟上挖出的洞进入生还者所在的位置。

11时43分,军医将担架抬到洞口,随后,生还者被运送出来,先是双脚出来。全身出来后,马上放在担架上,几个解放军战士将其抬到比较空旷的地方,军医上前为其插上氧气管,扎上点滴针。

11时46分~11时52分,几名战士抬着生还者,走过泥石流留下的淤泥地,历时6分钟,辗转将近1000米的路程,来到一个军队用帐篷搭建的临时医疗点。

11时52分,担架到达临时医疗点,军医开始对生还者进行紧急救治。

12时50分,救护车赶到,生还者被送往医院救治。据参与救治的一位军医介绍:生还者没有太大的外伤,只是由于被埋在废墟下60个小时了,身体极度虚弱。

住在楼梯旁边赢得生存空间

在救援地点,生还者的侄子刘江告诉记者:生还者名叫刘马幸代,现年52岁。他生下来就身有残疾,双腿不好,不能说话,也听不见。所以一直未婚。他说,当天夜里将近12时他才到家,还没有进家门就听见房子后面的那条河发出很大声音,他就大喊着要家人离开房子,可惜声音很快就被雨声、雷声和河水声淹没。很快,大水就淹没了一楼,他父母从后窗户逃出来。而大伯则被困在屋子里。

水退后,刘江和家人就来到自家楼房前,告诉救援人员大伯所在的位置,由于他住的房间距离楼梯很近,他的腿脚又不好,不可能移动,因此我们很容易确定他的位置。刘江说。三天来,他们的亲戚和救援人员一直用双手和铁锹挖,直到昨天上午,部队的人用光学生命探测仪探测的时候,说下面好像有生命迹象。我们听说不少探测到生命迹象的地方挖出的人都已经死了,一直不敢相信大伯还活着。

刘江称,他们家的房子是土木结构,大伯就住在楼梯附近的屋子里,所以,坍塌的时候那个地方有空间,大伯才成为被困在废墟下面60个小时后的幸存者。

舟曲泥石流救灾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救灾 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救灾有感_8月[1]

8月党员舟曲泥石流救灾的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人为因素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救灾感人事迹材料.doc》
舟曲泥石流救灾感人事迹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