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感受物价飞涨

2020-03-02 17:24: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在大学校园感受物价飞涨

来源:搜狐博客 时间: 2013-06-13 11:20 作者:赵红军

原先最坚决地不买房的人,现在都成了实实在在的房奴。当然这些本身就是影响房价的最重要因素。

六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但对于感受物价的变化而言却已足够。六年前,我带着博士毕业时的热忱、理想,离别了自己所在的211,到了一所非211高校就业。刚来学校的时候,周边的气氛让人感到特别的冷清。学校周边不通地铁,单程两个-两个半小时的汽车,让很多教师抓狂。听老教师讲,大学城未建立之前,周边的房价只有2000元左右每平米,大学城一搬来,旁边的房价就跳到4000-4500。记得当时周边很多房产公司到学校来推销,喊出4300元的价格,就这,当时很多教师还唏嘘不已。估计大家心里都在想同样的问题——又没地铁、又没高铁的,两个半小时的坐车,搭上这些,这里的房价只比市区低2000-3000块,这那里划得来?结果,绝大多数教师都采取了消极等待的决策。

时间一晃,六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大学城再看看就发现,一切全变了。当时的周边冷冷清清,现在的周边只要不是假期,通常都热闹非凡。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学城所在的那条街道,不仅车辆密集,而且人流如织。街道两边的台阶上摆满了摊位,有卖丝巾、连衣裙的、有卖拖鞋、洋娃娃的,有卖书架、手电筒的,还有卖手机贴膜、眼眉膏的,理发店、书店、打印店、水果店、服装店、手机店一应俱全,宾馆、歌厅、卡拉OK一字儿排开。可以说,只要你想买,什么东西都有的买。

不仅如此,现在大学城周边的公寓价格也一路狂涨到1.5万-1.6万。原先,学校引进一个人才,只要付出50-60万,就能招来211甚至985高校的业务骨干,可现在要想引进一个人才,没有100万,别人通常免谈。就拿吃一顿中饭来说吧,原先一碗普通的炸酱面就4.5-5元,如果吃不饱,顶多再加一个0.6元的菜包,基本就能搞定,可现在面条根本就没有4.5-5元这个价。最基本的一碗炸酱面,价格也已经涨到7-8元,而且份量比原先少了很多,所以根本吃不饱。如果要想跟原先一样吃个饱的话,那么至少还得再加两个菜包,因为现在的两个菜包加起一起的份量只比原先一个的稍多一点,可是价格却是原先的两倍多(现在每只1.3元),这样,吃一顿饭的价格就在10-13元之间。六年前,女生最爱吃的凉皮价格都在2元到2.5元,现在价格则普遍涨到4-5元。北方同学最爱吃的肉夹馍,原先2.5元,现在馍缩小了三之分之一二,价格几乎涨了一倍。

当时刚去大学城时,很多教师几乎都选择在外面吃饭,原因是,外面的市场化程度高、价格低、选择多。可后来,随着大家对外面情况的了解,去的人渐渐少了。因为,在我吃饭的那些年中,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工商局、质监所、卫生防疫站的人,但六年来苍蝇、蚊子却从没有间断过,紧接着,地沟油、三聚氰胺、氨水豆芽,一个接一个地就暴露出来。曾经有一年,我给市政府相关部门写过一篇严查地沟油、加强大学生食品安全检查的提案,好像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复。

再到后来,因为市区房子的更快上涨,我被迫无奈就来到了郊区买房。由此,我还在《茶座》写了一篇“我即将成为房奴”的短文,被《读者》杂志转载,结果,很多同事们、同学们由此就熟悉了学术论文之外的我。现在,我的确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房奴,一天都不敢停歇地工作着,尽管艰辛,但吃桌面条,唱着歌,痛苦并快乐着。记得当初买房贷款的时候曾经签订过合同,但到后来才发现,国内的贷款合同不同于国外,这里房子的利率并不是按照当初定下的利率支付的,而是按照市场利率上下浮动的。猛然地心里就想,这样的贷款合同到底还算不算合同?

在这六年间,上海的情形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原先大学城不通地铁,现在通了,这乃是一种交通上的革命;原先绝大多数老师都住在市区,现在,已经有约四分之一的教师搬到了大学城周边居住,这种新的居住格局已经快速成型;原先最坚决地不买房的人,现在都成了实实在在的房奴。当然这些本身就是影响房价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要进行一个因素分析的话,要问带动这里物价、房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交通的革命,地铁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郊区与市区的通勤时间,而且迅速导致了郊区化的出现。随着郊区人口的增加,外围房价开始上涨,接着水价、电价、租金价格、面价、米价、菜价也纷纷上升。可以肯定地说,现在郊区的商品价格已普遍高过六年前,并迅速向CBD靠拢,甚至很多价格已经超过市区。

其实,除了交通带来的革命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物价上涨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垄断与市场的不充分竞争。比如,大学城周边的房子被很多温州人从楼底到楼顶全部买下,然后,通过不断转卖获取利润。又如,大学城周边的繁华地段,主要的商场都由乡政府、镇政府、生产队买下,然后再转包给餐饮公司,餐饮公司再装修,另转包给个体户,于是,租金不断上涨,价格便层层加码。比如,大学城就出现这样的怪事情,本来是学校修建的地方,但学校硬是将这个地方承包给外面的商户,然后,外面的商户再以租借的方式将这个地方租借给学校使用,结果,在这里开出来的学生食堂的饭菜价格就高得离奇。

如果以此来看过去这六年的物价或者说通货膨胀,其实还是感到非常之错综和复杂,因为它既有与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相通的地方,比如,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也有供给力量推动的通货膨胀,但与此同时,还有与西方非常不一致的地方,那就是行政性、地方性、垄断性的势力联合而成的、通过对特定地理位置的土地供给垄断而带来所谓单边垄断,再加上相关学校的引导,就带来了额外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的源头不在商家的贪婪,而在于政府监管的缺乏。其结果就是,需求、供给、市场、非市场力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物价的螺旋式上涨。

最后,如果要对过去六年的通货膨胀进行一个比较圆满的因素分析的话,恐怕还得讨论一下过去几年我国货币发行的速度及其所扮演的作用。弗里德曼曾经说过,“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恐怕总是一种货币现象”,对于中国而言,这个说法是否仍有相当的解释力?其实,大家只要看看中国人民银行过去这几年的货币发行数据,大家就会知道,在这一点上,要让弗里德曼先生闭嘴,恐怕是非常之难的一件事。

八大经济热点话题 物价飞涨是最直接感受

物价飞涨的年代

食品:物价飞涨 安全堪忧

排球在大学校园的发展

珍惜在大学校园的美好时光

中国电信在大学校园的市场营销方案

中国电信在大学校园的市场营销方案

大学校园广播稿

大学校园广播稿

大学校园安全问题

《在大学校园感受物价飞涨.doc》
在大学校园感受物价飞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