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教学设计 张晓芸

2020-03-02 12:53: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农一师塔里木高级中学 张晓芸

(电话:13657525998 邮编:843300)

【教学分析】

本节介绍了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能源物质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教师若善作比喻会使本节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例如将ATP比做小额钞票,葡萄糖比做大额钞票,多糖比做储钱的钱包或钱罐,脂肪比做银行,蛋白质比做固定资产。引导学生理解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各司其职。 【教学策略】

由于本节的知识较少、较好理解,因此老师多采用指导阅读、分组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例如在这部分内容中,设计了三个活动:1.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ATP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活动;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试拼ATP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3.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中,师生共同讨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在ATP的利用这部分内容,学生举例说出ATP的使用途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多媒体演示,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 (2)通过分析比较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如何生成又如何消耗,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本P90图5-7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猫咪扑捉蝴蝶,蝴蝶扇动翅膀这些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哪里呢? 〖问题探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相互传递求偶信号,以便交尾、繁衍后代。 2.萤火虫腹部后端细胞内的荧光素,是其特有的发光物质。

3.有。萤火虫腹部细胞内一些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只有在转变成光能时,萤火虫才能发光。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有机物。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直接利用它们吗?——引出ATP

一、ATP分子的结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8页,通过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ATP的结构特点。 问题:ATP的结构简式及其特点。 讨论:学生讨论。

总结:ATP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

结构简式:A—P~P~P ,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特点:(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储存了大量的能量。

(2)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大量的能量。

二、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问题: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为什么我们的各项活动能时刻顺利地进行呢? 讨论:学生讨论。 总结:

1、ATP水解释放能量

(1)反应式:A—P~P~P →A—P~P + Pi + 能量 (2)能量来源: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大量的能量 (3)酶:ATP水解酶

2、ATP合成储存能量

(1)反应式:A—P~P + Pi + 能量→A—P~P~P (2)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酶:ATP合成酶

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同时,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就转化成ADP(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播放多媒体课件:ATP与

ADP相互转化)。

教师点拨: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很少的。ATP末端磷酸基团的周转是极其迅速的,其消耗与再生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ATP的含量因而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的水平。可见,细胞内ATP系统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构成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ATP的利用

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

①细胞的主动运输(渗透能)。 ②肌细胞的收缩(机械能)。 ③大脑的思考(电能)。

④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需要化学能(化学能)。

⑤生物体用于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ATP,如萤火虫的发光(光能)。 ⑥用于恒定体温(热能)。

教师讲解: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1分子葡萄糖所含的能量,约是1分子ATP所含能量的94倍(指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能量)。

2.有道理。糖类和脂肪分子中的能量很多而且很稳定,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这些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成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

【板书设计】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分子结构

ATP(三磷酸腺苷)

结构简式A—P~P~P,是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2.ATP与ADP相互转化

ATP和ADP在体内总是处于不断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 ADP+Pi+能量3.ATP的利用 (1)渗透能 (2)机械能 (3)化学能

ATP

(4)电能 (5)光能 (6)热能

【布置作业】

课本P90习题

【教学反思】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从探究实验入手帮助学生理解ATP的生理作用。教学过程应注意对一些有机化学名词进行解释.由于高中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较强,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对几种能源物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

ATP教学设计

ATP教学设计

ATP教学设计

ATP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新集张芸

张晓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张晓娜 陋室铭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反思(毕晓芸 11)

策划书(张芸嘉)

奋斗杨晓芸经典语录

《ATP教学设计 张晓芸.doc》
ATP教学设计 张晓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