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思卡尔总结—电磁组

2020-03-03 03:08: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飞思卡尔赛后心得

通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学习和制作,我们组的作品最后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华东赛区取得电磁组三等奖的成绩,虽为未能取得二等奖以上而遗憾,但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使我们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两天紧张的比赛结束了,第六届“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华东赛区的全部比赛也到结束了,在长沙,我们体验了西湖风景的美丽,也体会了各院校在“飞思卡尔”项目上的强大。

最终三等奖的成绩,可喜可忧,喜在能在众多高手中,获得此成绩实属不易,忧的是下一步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可以使我们的电磁车跑到更快。现在确实发现在“飞思卡尔”上我们所不懂的知识实在太多太多,尤其是在机械上,车辆的机械改造对于我们是一个陌生的一块,如何通过改造,将模型车的性能更好的发挥出来,还是我们的短板。像四轮定位、重心选择、舵机安置等方面几乎是空白,这是我们下一步尤其要努力的地方。

这四个多月的竞赛准备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前期不够重视,投入时间太少,以至于很多任务被推到最后一个月去解决,这也是我们止步三等奖的主要原因。而这些一定以及肯定要在下一届“飞思卡尔”比赛中去解决。

比赛结束了,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过去几个月的学习和制作,我们觉得很多东西需要写出来,算是对自己这几个月的总结和反思吧,也是为下届参加飞思卡尔小组提供一些参考。

1、前瞻过短。这是直接影响车速的问题所在,我们在制作由于前瞻过短,导致小车在判断弯道时,反应时间过短,车速一快,小车就直接传感器就丢失信号。因此也就注定,小车无法高速行驶。在下届的比赛中,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在加长前瞻的同时,最好想办法使前瞻大小可调,方便测试时调整。

2、电机驱动模块过热问题。比赛中我们使用的IRF4905与IRF3205构成桥式驱动电路,并采用双并联方式分流作用,解决过热问题,但未达到理想效果。下届,要在小车的硬件构建时,一定要充分多实验,选择最佳方案。

3、“做智能小车,不是做电子设计”,这是我和杭电的一位同学交流时,他说的一句话。其实意思就是制作智能车电路,要尽量简洁,尽可能做PCB板,这不仅体现做智能小车的心态,也可以减小信号在线路中的相互干扰。

4、车辆机械改造问题。在比赛中,印象最深是杭电的电磁车,由于后一名就是杭电选手,我得幸能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车。他们的车采用三舵机控制,一个控制车辆转向,一个控制前方探头,就是“摇头”检测,另一个调整车子的转弯性能。前两个,大家都可以理解,最后一个,或许有点难理解。第三个舵机通过两个减震弹簧与底盘相接,倘若车子向左转弯,此时舵机就向左转,压迫左侧弹簧,同时拉升右侧弹簧,使车子的重心向内侧偏移,这样车子的转弯性能就能提上去。

我们队在做车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他们的真诚让我们知道了友情是多么的重要,是他们的鼓励使我们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是他们的行动指引我们走到了比赛现场,有太多的事值得我们终生记忆。 探索者2队 电磁组 2011年7月25日

飞思卡尔实验报告

飞思卡尔HC08

飞思卡尔智能车总结

飞思卡尔实习报告

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总结

飞思卡尔直立车经验总结

单片机(飞思卡尔)课程设计报告

飞思卡尔智能车邀请赛毕业论文

飞思卡尔智能车获奖感言

飞思卡尔技术报告个人小结

《飞思卡尔总结—电磁组.doc》
飞思卡尔总结—电磁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