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花

2020-03-03 16:18: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生命如花,绽放感动

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大自然在天地之间最辉煌的杰作。生命是何等的宝贵,它就像那喷泉一样,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它就像二月的鲜花一样,是那么的美丽却短暂。生命也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溜走。

冬夜的昆明,寒气逼人,江水刺骨。2010年11月9日凌晨,昆明市桃源街盘龙江边,23岁的酒吧服务员周鑫听到有人在江中呼救。得知有人落水,他毫不犹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救人。由于江水冰冷,加上水草众多„„等不及民警和120的到来,周鑫永远地离开了。在那个漆黑的夜里,周鑫绽放出了人生最绚丽、最后的一团光华。

尽管被救者女子及其家人“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让人齿冷,但无数市民却以自己的良知、善意、同情、悲痛,共同凝聚起一股温暖人心的“感动力量”。

曾以为,这是一个道德被拜金击垮的时代,是一个人人自我中心、人情冷漠的时代。我们也因这种“以为”深陷道德的迷茫:为老人倒地无人搭手而心寒,为有人落水遍地看客而忧伤。慢慢地,心结痂了;假装成熟的冷漠,把自己紧紧包裹,并习以为常。

从被救者事后面对周鑫家人的冷漠来看,这种担忧似乎不无道理;而从更多人对周鑫家人的热情来看,这种担忧却显示出一个“小”字来。4000市民自发为这位青年送行;三个小时募集到捐款96180元零1角;有陵园愿意免费提供墓地;网友制作的写着“周鑫,有你 1

的天堂更温暖”的8米长横幅,不到一小时便被市民签满了字,他们将它送给周鑫家属,“想周鑫的时候就摸摸这块布吧”„„

这些募捐者,这些签名者,平日里或许也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沉默并不等于冷漠。蛰伏在大家心底的,是一种向善与向上的追求。周鑫这样一个平凡好人的出现,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的呵护热情,触动了冷漠表情下充满善良的人性。我们不必将周鑫拔高到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楷模,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不相信“物欲横流与人情冷漠”的“80后”;我们也不必夸大参与悼念者的行为,这只是隐藏于芸芸众生的一种真性情。这种真性情,才是我们社会的真实力量源泉。难能可贵的是,媒体与舆论没有纠缠于对被救者态度的简单谴责。如果只剩下对被救者的道德谴责,那么这种谴责未免有些无力,毕竟,我们不可能奢求每一个人都成为高尚者。如果说被救者的冷漠是一盆冰水,成千上万人的行为则如同一股股煦风,驱散着大家心中的寒意。这是当今社会最大的稀缺品,我们可能对很多东西都不满意,但最终我们仍然要在一一关联中现实地生活,只要能彼此观照到心底的向善,便不必恐惧并可以傲然蔑视个别的冷血。

最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潜伏于大多数人内心向善向上的因子,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存在,而让大家有那么多的忧虑?这或许仍需要来自有关方面的引导与作为,很多网民认为对周鑫见义勇为的事迹认定应破例加快流程,他们需要看到好人最大程度得到“好报”;有人认为周鑫父母应该由社会尤其政府来赡养,提供廉租房等应该考虑„„

这就是流淌于社会之间的民众善良与智慧。这种社会自发呵护道德的力量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与最大张扬,需要得到一种确认。的确,一个周鑫捂不烫所有人的心房,但周鑫身后得到的告慰,却让我们对人性保持希望。好人是一种力量,呵护义举、善待好人,就可以聚集起无边的温暖力量。感动不是终点,行动才有一切。

生命如花,美丽却短暂。我们在被生命之花感动的时候,不应该只是感动,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这个世界冷漠很多,我们却可以用更多的温暖去驱逐冷漠,驱散阴霾。

生命如花,它开过一季又一季。花谢了,还会再开。美丽的生命不在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还在,留给我们的感动却还在,它将继续闪耀它的光芒,去驱逐那些不该有的冷漠。

生命如花,美丽绽放,感动长留心间。

生命如花演讲稿

生命如花演讲稿

生命如花演讲稿

让生命灿烂如花

珍惜如花的生命

让生命灿烂如花演讲稿

生命灿烂如花,安全重于泰山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生命如花》

真爱如花生命、拒绝三无食品

《生命如花.doc》
生命如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