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理论课讲稿

2020-03-03 23:44: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篮球理论课讲稿 第一讲

篮球运动概论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现代篮球运动源始于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即春田市),由基督教青年会的一所干部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他受启示于当地孩童仿效果农采桃置筐而自发耍喜的一种游戏。

二、其活动的手段、若以其活动的方法和规则完善的过程划分,演进发展的阶段和时期,可划分成以下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第二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末的二十年间) 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70年代末的三十年间) 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80年代末的二十年间) 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20世纪90年至21世纪初期)

三、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与特征

特征:事物外观的征象,即篮球运动外在活动形式给人留下的表象感觉印象。 特点:事物内在的本质,即篮球运动内在本质具有独特规律的活动要素。 现代篮球运动的具体特点反映在下面几个方面:

1、集体性特点

2、对抗性特点

3、转换性特点

4、时空性特点

5、增智性特点

6、综合性特点

7、智艺性特点

8、职业性特点

9、商业性特点

四、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1、大众篮球运动在全世界普及,比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高。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观赏性加浓。

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呈现新特点。

五、中国的篮球运动

为了便于了解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通常可以按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的社会变迁,篮球运动及其技、战术在中国的发展和重大国内外竞赛活动、事件等综合(或分别)将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分成3个时期,7个不同阶段。

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传播缓慢普及时期,期间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95--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 第二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 第三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

2、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有限推广、停滞困惑、复苏发展时期,期间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 第三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高阶段

3、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即中国篮球运动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进入总结经验、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攀登的新阶段。

第二讲

篮球基本技术分类分析

篮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大部分。

衡量运动员技术的标准: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的方法,达到自动化程度;完成技术动作具有的准确性和实际效果;在各种困难、复杂的条件下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各种对抗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控制、改变技术动作节奏、动作方法的应变能力。

一、移动

1、概念:是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为了控制身体,改变位置、方向、速度,争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总称。

2、作用:篮球比赛中完成各种攻防动作(无论是否持球),都需要有脚步动作的参加,移动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基本技术。

3、移动技术分析:把持正确的准备姿势,控制好身体重心,身体各部位要协调配合。

二、传球

1、概念:传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

2、作用:传球是队员之间互相配合和组成进攻战术的纽带,准确、及时、隐蔽、多变的传球能使五个队员联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从而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

3、传球技术分析:持球方法(双手持球方法、单手持球方法),传球用力,球的飞行路线,球的落点。

三、投篮

1、概念:持球队员运用各种正确的手法,将球从篮圈上方投入球篮所采用的各种动作方法成为投篮。

2、作用:投篮是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竞赛中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而防守队员的积极防御也是为了阻挠和破坏进攻队的投篮,投篮是比赛中拱手对抗的焦点。

3、投篮技术分析:握球方法(单手握球方法、双手握球方法),瞄准点,力量的运用,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球的旋转,抛物线及入篮角。

四、运球

1、概念: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技术叫运球。

2、作用:运球不仅是进攻队员摆脱防守创造传球、突破、投篮得分的桥梁,而且是进攻队员发起快攻,组织与调整战术配合,瓦解防守阵型的重要手段。

3、运球技术分析: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接触手的部位、运球动作、按拍球的部位),球的落点,手脚协调配合。

五、持球突破

1、概念:突破是控制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相结合达到超越对手的一种进攻手段。

2、作用:突破是攻击力很强的一种进攻手段,合理运用突破技术,能直接插入篮下得分或造成对手犯规,有效地增加个人进攻威力。

3、持球突破的技术分析:假动作吸引,脚步动作,转体探肩,推放球加速。

六、防守对手

1、概念:防守队员合理的运用防守动作,积极抢占有利位置,破坏和阻挠对手的进攻意图和行为,并以争夺控制球权为目的所采取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2、作用:防守对手是个人防守技术,也是集体防守的基础,防守的目的在于阻止和破坏对手的进攻,并力图从对手手中将球夺过来转守为攻。

3、防守对手的技术分析:防守的位置与距离(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防守姿势,移动步法。

第三讲

篮球战术分类分析

战术基础配合是两三人之间所组成的简单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攻防战术的基础。

一、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传切、突分、掩护和策应配合。

1、传切配合:是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所组成的简单配合。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传切配合是一种最基本的简单易行的战术配合,

2、图分配和:是指持球队员突破对手之后,遇到对方补防或“关门”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时机最好的同伴进行进攻的一种配合方法。

3、掩护配合:是指进攻队员采取合理的身体动作,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同伴防守者的移动路线,使同伴得意摆脱防守,创造接球投篮机会或进攻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

4、策应配合:是指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与同伴的空切或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

二、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包括挤过、穿过、交换、关门、夹击、补防、围守中锋等配合方法。

1、记过配合:指对方采用掩护进攻时,防守者为了破坏对方的掩护配合,当掩护着邻近的一刹那,被掩护着主动靠进自己的对手,并从两个进攻者之间侧身挤过去,继续防住自己对手的一种配合方法。

2、穿过配合:指当进攻队员进行掩护时,防守者为了破坏对方的掩护配合,防守掩护者要及时提醒同伴,并主动后撤一步,让同伴及时从自己和掩护者之间穿过,继续防住自己对手的一种配合方法。

3、交换配合:指进攻队员掩护成功时,防守者为了破坏对方的掩护配合,防守者及被掩护者之间及时交换自己所防守对手的一种配合方法。

4、关门配合:指邻近的两个防守队员协同防守持球突破的一种配合方法。

5、夹击配合:指两个以上的防守者采取突然地行动,封堵和围夹持球者的一种配合方法。

6、围守中锋动作:指当对方中锋攻击力强,为削弱中锋在内线进攻的威胁,外围防守队员协同内线防守队员防守对方中锋的一种配合方法。

第四讲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律性文件,是篮球竞赛唯一的理论依据。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员的工作方法,指导裁判员如何完成一场竞赛的裁判工作。

一、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 违例及其责罚:

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裁判员应该根据下列基本原则来判断是否违例: ●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队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责罚则是发生为例的队失去球权,由对方在最靠近违例的地方的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后的地方除外,如果球进入球篮但投中无效,随之而来的掷界外球应在罚球线延长线界外处。

裁判员宣判程序:鸣笛并作停表手势 违例手势 新的进攻方向 违例包括:运球违例(两次运球或非法运球),持球移动违例(走步),球回后场违例,球出界与掷界外球违例,时间类违例,干扰球违例,脚踢球与拳击球违例,跳球——交替拥有

篮球理论课讲稿

篮球理论课讲稿知识点

篮球理论课教案

篮球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讲稿

[跆拳道理论课讲稿]

体育理论课讲稿

短跑理论课讲稿

跆拳道理论课讲稿

武术理论课讲稿

《篮球理论课讲稿.doc》
篮球理论课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