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2020-03-04 05:08: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重点) 2.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难点)

3.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语言中透露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一人之辩,终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我们就接着来学习《晏子使楚》领略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的风采。在正式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结合上节课的课后作业,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最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2、教师:同学们根据对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简单说一说自己对楚王与晏子的印象分别是什么。

过度:看来,楚王与晏子都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他们二人给你留下的印象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二)研读赏析,品悟语言

1、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楚王与晏子给你留下的印象在课文之中是如何体现的?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在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同学共同学习(1)楚王的印象

故事一: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就叫人把城门关了,让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1)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3)从楚王的表现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性格? (将学生回答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故事二: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既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1)师:楚王问晏子的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什么?该怎样读这句话?

(提示学生抓住反问的语气,以及课文中表示人物动作神态的“瞅、冷笑”等词语。)

(2)根据学生抓住的关键词句,变换字体颜色,指名读,全班读。

(3)师:这句话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

(专横、无礼、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设计意图:楚王在第二个故事中问了两个问题,而问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讽刺齐国没有人,也是说晏子是个无能之人,言外之意就是你晏子也配访问我楚国!专横、无礼的人物性格显而易见。除了楚王的语言,学生还可能会抓住“瞅”、“冷笑”这两个表示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根据学生找到的关键词句,将其变成不同的颜色,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加深对人物性格的体验。)

故事三: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1)师:楚王说这句话是要侮辱齐国人什么?联系上下文解释。

(2)指名回答。

(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过渡:

同学们刚才通过集体合作,我们通过:初步印象——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细心体会——验证人物性格、品悟文章语言的学习方法,看到了楚王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还真多!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2)晏子的印象 A、能言善辩 请同学们根据:初步印象——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细心体会——验证人物性格、品悟文章语言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对晏子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并完成以下填空: 故事一:

(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是哪个句子? (2)指名回答。

(3)师:晏子为什么这么回答?他这么说的结果如何呢? (4)生:

晏子根据楚王的逻辑进行推理: 因为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 访问狗国钻狗洞, 楚国让我钻狗洞,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结: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从这次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了晏子怎样的特点?(能言善辩) 过渡:晏子并没有说出最后的推理结果,但是这结果却是现而易见的。那么晏子的语言是不是都如此巧妙,他是不是真的能言善辩呢?同学们自己根据前面总结的学习方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推理后两个故事。 故事二:

因为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 我是最不中用之人,访问楚国。 所以楚国是最不中用的国家。 故事三:

因为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所以楚国是强盗之国。

B、爱国情怀

(1)师:晏子作为一名使臣,他应该极力的维护自己本国的尊严,在反击的过程之后总他分明可以利用自己的推理直接指出楚国是狗国;是不中用之国;是强盗之国以此贬低楚国,维护国家尊严,为什么他却没有这样做呢? (2)学生回答

(机智 爱国 不卑不亢)

(3)晏子的能言善辩和爱国情怀等仅仅体现在这三处吗?你还能找出相关的句子吗? (4)学生回答

(证明齐国人数多时所说的话也是有力证据。他利用了“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肩膀挨着肩膀,脚尖挨着脚尖”夸张的语言来说明齐国人多。) 同学们,课文中表示齐国人数多的句子可以用哪些成语代替呢?出示古文与课文内容.(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5) 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配合读文

(设计意图:将学生再次引入文本,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将自己的理解入情入境的表达出来体会楚王的蛮横与晏子的能言善辩,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晏子对国家尊严的维护,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积累运用,总结方法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能言善辩的晏子,也看到了一位蛮横无理的楚王。希望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重文章之中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表达方式,并从动作、神态等方面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晏子,你将如何应对楚王的侮辱?从三次对话中任意选着其中的一次进行反驳。

(六)作业安排

将课文中的小故事排练成课本剧,加以展示;推荐《晏子春秋》中《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晏子

楚王

学习方法: (1)初步印象

能言善辩

蛮横无礼

(2)抓住关键词句

语言巧妙

(3)反复朗读、细心体会

正义凛然

霸道阴险

(4)验证人物性格,品悟文本语言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案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说课稿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doc》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