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案:6 侯银匠

2020-03-04 03:04: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6 侯银匠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探究题的解答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感悟人性美。

掌握小说中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学会探究题的解答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准备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睦邻友善等。作为父母更是为儿女操碎了心,儿女们又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侯银匠》这篇小说,感受一下女主人公的鲜明形象和性格。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2.生难字词

(1)字音 砧(zhēn)

噗噗(pū)

镯子(zhuó)

簪子(zān) ....寒碜(chen) 廊檐(lánɡ yán) 账簿(bù) 錾(zàn) .....掸(dǎn) 毽子(jiàn) ..(2)词义

【砧】挫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小定】旧时缔结婚姻的初步手续,男家向女家用饰物等作为定礼。 【寒碜】丢脸,不体面。 【做脸】增添光荣。

【廊檐】廊顶突出在柱子外边的部分。

【掸】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自读自悟,自悟自得。 2.熟读小说,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出嫁前:1~10;出嫁:11;出嫁后:12~21。

交流展示:本篇小说的情节有:选女婿、打陪嫁首饰、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朗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交流展示:小说主要讲述了侯银匠为女儿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最后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的故事。

2.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交流展示:①早已打算要花轿,可见其聪明;②改装花轿,表明她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3.文题是侯银匠,为什么要花更多篇幅描写侯菊?

交流展示:①小说用许多文字写了侯菊的精细、勤劳等,而这些品质正是继承于她的父亲,所以写侯菊意在表现侯银匠。②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表面在描写侯菊,实则烘托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③正面描写侯菊是为了侧面衬托侯银匠,小说主旨是为了突出侯银匠的人性美。

4.侯银匠和侯菊是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展示:侯银匠是一位生活在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善良勤劳、精明能干、具有朴实深沉父爱的普通父亲形象。

侯菊是一位生活在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精明能干、心灵手巧、自尊自强、有心计、有虚荣心的普通女儿形象。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这句话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复杂心理?

交流展示: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在侯菊的身上寄寓了作者对传统女性的人格理想:在传统道德观念浸染下的自然淳朴健康。在

家里: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勤劳能干、精打细算,对命运不屈服,对人生态度积极;到婆家:通情达理、尊老爱幼、乐于奉献、任劳任怨。

2.拓展延伸

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送给父亲。(体会父爱,懂得感恩) 交流展示:①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收获;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受伤的心。父亲的爱,无处不在!②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让人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却令人生畏,让人激奋。

3.布置作业

选择你欣赏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并为其概括形象特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交流展示: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关爱学生的好老师。 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

侯银匠

侯银匠(长辈):勤劳、能干、精明、善良、体贴深爱女儿 侯菊(晚辈):精明能干、自尊心强、心灵手巧(间接烘托)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小说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师生交流互动成为亮点。这堂课我就是依靠师生互动渐渐打破开局时的沉闷,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迸溅。如在理解“为什么要花更多的篇幅刻画侯菊”这个难点时,学生开始只能从二人是父女关系,感情很好的角度浅谈。我先用“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语反向启发学生“女之教,父之功”,让他们概括父女二人有什么共同点,再从刻画二者的侧重点和详略的角度提醒学生思考作者的匠心,终于使学生理解到明写侯菊,实写侯银匠的巧妙构思。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案:6 侯银匠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6《一厘米》教案 语文版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教案:11.成功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4《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案:15 与韩荆州书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一厘米》教案教案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8《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语文版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平凡的世界(节选)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2 心声教案 新人教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案:6 侯银匠.doc》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案:6 侯银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