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内容

2020-03-03 13:17: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消防培训

第一节:消防工作的概念及其指导方针

消防工作就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的工作,它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工作指导方针;总体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补救,减少火灾的危害。 第二节:火灾的定义及其他危害性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的危害性随着社会发展已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比如:(1)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导致309人死亡,起火原因是无证焊工违章操作而引起.(2)2004年2月15日吉林省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烧死35人,重伤70多人,起火原因是在商厦底楼仓库里一个烟头引起易燃物所致.(3)2004年2月8日东涌镇三沙村维维音响制品厂,因电线起火引发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几万元.(4)据统计,2003年广东共发生火灾16133起, 死亡248人,伤334人,直接经济损失7821.5万元,日均发生火灾44.2起,日均损失21.4万元.第三节:预防火灾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于1998年9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我国消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在2002年5月1日起颁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此规定更加明确了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的具体职责。

1、预防火灾的措施:

(1)、严禁违章明火作业,或者携带烟火进入生产区及在生产区吸烟。 (2)、严禁违章用电,以及在高功率电器设备下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占用以及堆放物品影响通道畅通。 (4)、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加强管理,隔离存放,专人负责使用。(5)、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采取特殊的防火措施。

(6)、保持灭火器材、安全标志、应急灯、报警玲等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在位。 (7)、保持灭火器材位置通道的畅通。 (8)、严禁挪用灭火器材和破坏消防设施。 (9)、严禁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专用电源。 (10)、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第四节:扑救火灾

灭火的原理:任何物质燃烧必须具备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它们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根据这个原理,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燃烧就会停止。

1、通常使用的灭火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当燃烧物质的温度降到着火点时,就会停止燃烧。

(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使燃烧物质因得不到氧气而熄灭。在火场上运用,可采用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质表面,以隔离空气,也可利用水蒸气,不燃气体喷射到燃烧物质上,稀释空气中的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但须注意以下两点问题:A、适用于扑救燃烧区没有氧化剂存在的火灾。B、采用水淹办法扑救时,必须考虑到水与可燃物接触后是否会产生不良后果,如会则不能用。

备注:冷却、窒息、隔离灭火法,在灭火过程中,灭火剂不参与燃烧反应,属物理灭火方法。

2、灭火的种类及性能、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水:水的来源丰富,取用方便,价格便宜,是常用的天然灭火剂。在灭火中应用最广;但水在灭火中也有缺点,例如它具有导电性能,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不能扑救与水会起化学反应的物质(比如:金属钾、电石等),也不能扑救不溶水或比重小于水的物质引起的火灾(比如:易燃液体汽油、煤油等);还有精密仪器、文物档案、图书。

泡沫灭火剂:(分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泡沫的比重小,可漂浮于液体或附着一般可燃固体表面,形成一个泡沫覆盖屋,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同时阻断

(1) 火焰的辅射热,阻止燃烧物本身或附近可燃烧物质的蒸发,起到隔离和窒息作用;泡沫发出的水分能使液体温度降低,有冷却作用;由于泡沫比油类轻,对扑灭火油类火灾较为有效;但不适用于电气,忌水性物质火灾的扑救。并且使用时要先晃动使泡沫充分反应,同时要由四周向中间喷射,否则压力会使油类扩散。

(2) 二氧化碳灭火剂:(干冰)此种霜状温度-18.5度的干冰向火焰处立即气化,从而把燃烧处包围起来,起到冷却及隔离氧的作用,当二氧化碳占空气浓度30%以上,燃烧就会停止,因此它的灭火效率是很高的。二氧化碳不导电,所以可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的火灾,对精密设备最为适宜。二氧化碳能使救火人员窒息,因此应注意:A、不能逆风喷射;B、要接近火源,喷射距离在2-3米;C、应从燃烧最危险的一面喷起;D、在封闭场所或窄小场所使用后须迅速撤退;

(3) 1211灭火剂:它是一种液体灭火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中止燃烧,它兼有一定的冷却和窒息作用,它适用于油类易燃液体、气体等火灾;不适用于扑救金属和自身能供氧气的火灾。

(4) 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由能灭火的基料(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钾)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剂组成的一种化学灭火剂;它适用于易燃液体、忌水性物质、油类、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不宜扑灭精密机械设备火灾。因它的冷却性能差,所以容易发生复燃,而且使用前必须先倒置晃动,抖松干粉。

3、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1)、1211灭火器:拔出保险栓,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即可,但不可倒置使用,在封闭场所或窄小场所使用后,须迅速撤离,防止中毒。

(2)、干粉灭火器:先倒置晃动抖松干粉,再正立拔掉保险栓,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即可。 (3)、Co2灭火器:拔出保险栓,对准火焰根部正立喷射即可。

(4)、泡沫灭火灾器:先晃动使泡沫充分反应,再拔出保险栓,对准火焰,直立喷射即可。

(5)、消火栓:往起火方向伸展水带,连接好消防水带、水枪的接头,打开阀门对准燃烧物喷水,先控制燃烧物的火势曼延,然后再扑灭燃烧物。但必须注意水源接头、水带、水枪的管口直径必须一致,要不然就必须有转换接头方可使用。管口直径分别为65MM和50MM两种型号。

注明:1

211、干粉、泡沫三种灭火器是否有效是通过瓶口侧的压力表来判断的,压力表指针在红色区域表示瓶内压力过低已失效;压力表指针在绿色区域表示瓶内压力正常,处于完好状态;压力表指针在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大,有危险;Co2灭火器则是通过重量判断是否有效。 第五节:火情报警 (1)、火警号码:119 (2)、报火警时的注意事项: A、B、C、讲清楚火灾现场的详细地址及公司名称。 讲清楚是何种燃烧物及火势的大致情况。 讲清楚火灾现场附近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及场所。

第六节:灭火时消防员遇到哪些危险 (1)防止触电危险

(2)防止轰燃危险 (3)防止爆炸危险

(4)在浓烟中行动危险 (5)防止中毒危险

(6)注意破拆危险

(七)、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

(1)、先探明火势情况:A、利用窗户、阳台等进行观察B、利用电话与外界联系,及时打“119”报警C、根据火势情况,选择逃生的途径。 (2)、准备好湿毛巾。

(3)、寻找逃生途径:A、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建筑结构的特点逃生B、自制救生绳C、利用阳台或窗台翻至室外,避开烟熏烤D、利用配备的逃器材逃生

(4)、与火灾搏斗:A、要关紧迎火面的门窗,打开背火面的门窗,保护自身安全,等待外界求援B、要将房内物品弄湿,淋湿易燃易爆物品,防止起火或爆炸,将门窗淋湿进行降温,把毛巾、衣服弄湿塞住门缝C、要设法把房门顶住,防止房外的热气膨胀把门推开D、打开排气扇,降低温度和烟气浓度 (5)、要正确选择临时避难场所

选择临街的房间便于观察火情与外界联系B、选择有阳台的房间,有较好的通风条件延长救援时间C、选择从楼梯间便于接近的房间,便于救援人员营救D、选择有门的 A、公厕,有水且无易燃品E、充分利用毗邻建筑逃离火场

(6)、火灾逃生中的注意事项 A、必须看清疏通标志B、烟气环境中不能直立行走C、千万不要乘电梯D、千万不要误入“袋型走廊”E、在高层建筑中不要只顾往外跑F、尽可能不要跳楼G、不要轻易重返建筑物

车间消防检查事项

1、

2、

3、

4、

5、

6、

明火作业看护保安须知:

一、接到动火通知单后,要及时到达动火现场,先评估动火区域的火险程度,若一人无法看护或危险严重的情况下,须及时向上级汇报处理。 灭火器是否在位及有效情况

消火栓、水带、水枪是否配套在位,消火栓是否有水 消防增压水泵是否正常

消防应急灯、安全出口标志牌、安全通道指示牌、报警铃是否完好在位。 消防安全通道和灭火器材位置通道有无堵塞现象。 其它有无违反消防管理制度的现象。

二、根据动火区域内可燃物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措施加以防范。

三、做好充足防范措施后,作业人员方可动火,看护保安员须高度警惕,密切留意动火区域内情况。若发现有防范措施不足或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的现象时,须立即停工,加以纠正并上报处理。

四、动火期间,看护保安员不可擅自离开动火区域,若有特殊情况也须经上级同意并做好安排后方可离开。

五、动火结束后,看护保安员要仔细检查动火区域有无火险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并要将灭火器材收拾归位。

消防培训内容

消防培训内容

物业消防培训内容

消防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物业消防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矿山救护队培训内容

《消防培训内容.doc》
消防培训内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