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建筑

2020-03-03 21:56: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南通建筑业

0809040808英语四班缪晶晶

【摘要】在南通建筑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建筑龙头企业,集聚建筑产业优势,成为地区建筑业的实力与象征,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文章讲诉南通建筑业的历史,突出南通建筑的重要性,后来又提出了建筑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龙头企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南通建筑业;历史;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南通的建筑队伍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南通的建筑业越来越获得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认可。作为一个南通人,这是值得我骄傲自豪的,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就浅谈一下南通的建筑业,希望大家更加了解南通的建筑业。

一、[讲诉南通建筑业的历史,突出南通建筑的重要性]

(一)简述南通建筑业的悠久历史

南通建筑业历史悠久,中外闻名,素有“建筑之乡”美称。大批新类型建筑陆续出现,近代建筑工人队伍壮大,资本主义性质的营造厂应运而生。接受过日本工程教育的南通建筑师孙支厦,引进和传播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建筑设计思想,提高了南通近代建筑的设计水平;掌握着我国传统技艺的工匠在施工实践中接受从国外、上海传来的近代建筑技术,使营造业不论在行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50年代,南通建筑业除承担本地区的基本建设任务外,还派出队伍支援外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南通市建筑公司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2906万元,占全省建工系统的7.92%。1958年以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的施工和设计任务随之大幅度增加。是年,职工总数达3900人。197

8、1979年,南通地区派出建筑队伍支援大庆油田和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建设,创出了工程“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交付使用”的业绩。此后,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组织队伍进城出省。1979~1983年,队伍人数、施工产值、净产值以年平均12.7%、34.4%、34.6%的速度递增。1983年,完成施工产值10.63亿元,是全市社会总产值的10.9%,工农业总产值的

11.9%;上交国家所得税1178.8万元,占全市各业所得税总额的2.2%。外出人数超过12万,占队伍总人数的46%,另有680名职工出国施工。实现了由内向型建筑经济到外向型建筑经济的转变,奠定了建筑业在南通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1984年以后,实行从市到乡的行业归口管理,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形成设计、科研、施工、生产的整体优势,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大幅度增长。1987年,建工系统在册职工25.83万人,遍布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跻身4个国家,以很强的合同履约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完关闭成竣工面积1073.76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28.1亿元,净产值9.28亿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69.8%、164.3%和236.9%,超过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出市施工人数、施工产值、竣工面积、总收入均占全省同行业首位。南通、启东、海门、海安和如皋5个县建筑收入超亿元。

(二)南通建筑业取得的卓越成就

南通建筑队伍更以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作风被誉为“建筑铁军”,在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无可估量的品牌价值。建筑业是南通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更是富民产业、品牌产业。南通建筑队伍被誉为“建筑铁军”。建筑业是南通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2005 年,南通建筑业增加值216.2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2.2%,经济总量、施工能力、工程质量、市场覆盖率等指标均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全市 50多万的建筑队伍90%来自农村,有力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2006年,南通建筑业增加值相当于全市GDP的12%,经济总量、施工能力、工程质量、市场覆盖率等指标不仅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和谐南通、魅力南通、活力南通,风光无限。“十一五”时期是南通建筑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抢抓发展商机,坚持稳重求进,好中求快,开拓进取,有效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诸多难题,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过去的五年,是南通建筑业整体推进最快,指标增幅最高,发展态势最好的时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与“十五”相比发生了明显质的变化,实现了五个重大突破。

二、[提出了建筑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南通的建筑业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拖欠工程款问题依然严重。拖欠工程款问题已成为制约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拖欠工程款是多年来困扰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了清欠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旧帐未清新欠又增”的现象,拖欠工程款总量居高不下。截止2007年末,全市建筑业企业被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高达213.94亿元,其中竣工拖欠97.63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加 40.46亿元、6.4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7.1%。

二是境外建筑市场有待拓展。2007年南通建筑企业在境外完成的营业额为

5.85亿元,仅相当于建筑业总产值的0.37%,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依存度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已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调研发现,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将“走出去”作为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重点战略,而一些特大型企业,更是将“走出去”战略列为重中之重。

三是企业发展后劲还不足。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相当缺乏,特别是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紧缺。

四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出家族控制的特色,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

三、[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龙头企业发展战略]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南通建筑业该怎么做呢?

首先,加速推进组织结构转型,尽快形成高资质、龙头企业。南通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一,拥有15家特级资质企业,占全市建筑业总量的54.1%,苏州建筑业总产值虽位居第三,但苏州拥有在境外上市的“拳头企业”“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目前仍无境外上市公司,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市场,只有注重品牌效应,创出自己的一流品牌,才能长期领先与本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其次,大力发展建筑企业的“科技兴企”战略。在科学技术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激烈竞争时期,很多企业决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为企业配备高素质的科技骨干,大力研究开发具有本企业特点和较强竞争力的技

术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节省成本降低消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力争在微利时代,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然后,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企业改革改制,实行政企分开;二要对传统的乡镇管理模式、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要改革项目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内部竞争。

最后,加强建筑防震、抗震设计施工,增强房屋建筑结构抵御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5.12汶川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房屋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不适合(地震多发地带、特殊版块)当地特定自然环境的问题,砖混结构建筑极难符合抗震标准,即使钢筋混凝土建筑,也须改变以刚性剪力墙为主的现存建筑规范,转为以拼装为主的柔性结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设计标准还是以钢筋水泥的钢性结构为主,而拼装为主的柔性结构,可以在发生意外时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给救援者减少搜救的难度。中国的建筑在设计理念和结构上还需要一次新的革命。

作为江苏省的第四大经济地市,是江苏省建筑业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南通的建筑业将来一定会发展的更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经济师》2006年 第12期

[2]《建筑》2010年 第13期

[3]李小冬 张智慧 关柯.中国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行为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

[4]朱剑,乔桂银,陈昭锋;南通建筑业发展特点和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年04期

[5]宋艳华 金维兴 张文荣.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建筑经济,

南京、南通建筑施工企业考察报告

南通一个项目的建筑设计说明

南通城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

江苏南通及浙江部分建筑企业

人文南通

南通导游词

南通导游词

南通自考

南通概述

南通姓氏

《南通建筑.doc》
南通建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